APP下载

大豆过敏原β-伴大豆球蛋白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2017-09-16蒋栋磊葛攀玮俞程凯葛庆丰方维明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豆球蛋白过敏原提取液

□ 蒋栋磊 葛攀玮 俞程凯 郭 伟 葛庆丰 方维明 扬州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豆过敏原β-伴大豆球蛋白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蒋栋磊 葛攀玮 俞程凯 郭 伟 葛庆丰 方维明 扬州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豆蛋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其致敏性却给大豆敏感人群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其中7S伴大豆球蛋白是一种主要过敏原。本实验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大豆中分离纯化出β-伴大豆球蛋白(7S伴大豆球蛋白)。通过设置浓度、料液比、pH、提取液的单因素对比实验,研究对大豆球蛋白提取的影响,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 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提取的7S伴大豆球蛋白进行了纯度分析。结果显示,使用pH9.0、浓度为0.10 mol/L的Tris-HCl缓冲液在料液比1︰18的条件下,7S伴大豆球蛋白提取率为47%。

大豆蛋白;分离纯化;正交试验

大豆蛋白质是高品质植物蛋白质来源,营养价值非常高[1-2]。而大豆蛋白却是一种主要的过敏原,其能引起人体严重的过敏反应[3-4]。大豆中约有35%~40%的蛋白,以不同的沉降系数,可分为2S球蛋白、7S球蛋白、11S球蛋白和15S球蛋白[5-8]。其中,7S球蛋白和11S球蛋白约占大豆蛋白质总量的70%[9-10]。

本实验以大豆中的7S球蛋白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提取条件,通过对目标蛋白的分离纯化,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用电泳成像仪对结果进行对比鉴定,建立快速高效提取大豆过敏原蛋白的方法,为大豆过敏蛋白的检测以及大豆过敏蛋白标准品的制备,提供一定的基础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材料与试剂:优质黄大豆、丙酮、10%过硫酸铵溶液、Tris-HCl缓冲液、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巯基乙醇和电泳凝胶制备试剂盒试剂等。

实验仪器:HJ-4A型磁力搅拌器、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微型垂直电泳系统、凝胶电泳成像仪和多功能酶标仪等。

1.2 方法

1.2.1 大豆脱脂

粉碎机将大豆粉碎成粉末,过60目筛,收集过筛的大豆粉,4 ℃保存。大豆粉与丙酮溶液按1︰5混合(m/v),磁力搅拌1 h后进行抽滤,收集固体,重复上述步骤数次,直至上层液体无色,4 ℃离心取沉淀,-4 ℃保存。

1.2.2 大豆蛋白浸提

控制浸提液浓度为0.05 mol/L、pH9.0、料液比1︰10,设置不同种类提取液:PBS缓冲液和Tris-HCl缓冲液;设置不同pH:pH7.0、pH8.0、pH9.0、pH10.0;设置不同浓度提取液:0.03、0.05、0.10 mol/L和0.20 mol/L;设置不同的料液比:1︰10、1︰15、1︰18、1︰20。提取率计算方法为:提取率=大豆提取蛋白质量/脱脂大豆蛋白粉质量×100%。

1.2.3 SDS-PAGE分析

建立蛋白浓度标准曲线,检测样品中的蛋白浓度,并将大豆蛋白样品于PBS溶液中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1.2.4 大豆致敏蛋白纯化和分析

将样品封装于透析袋(36 mm)中,透析24 h后,浓缩干燥,进行SDSPAGE分析。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目标蛋白浓度。

2 结果分析

2.1 单因素对大豆致敏蛋白浸提的影响

由图1(A)可知,Tris-HCl缓冲液的提取率都高于PBS缓冲液的提取率,故选用Tris-HCl缓冲液为提取液;由图1(B)可知,料液比为1︰18时,能够提取大部分的球蛋白,故选取料液比1︰18作为最佳提取料液比;由图1(C)可知,当Tris-HCl提取液浓度为0.1 mol/L时,7S伴大豆球蛋白的提取率最高,最终选取0.1 mol/L为最佳提取浓度;由图1(D)可知,pH9.0时提取率最高。最终选取pH9.0为最佳提取pH。

2.2 大豆蛋白的纯化

由图2可以发现,与Marker相对比较,7S球蛋白经纯化后,杂蛋白被除去,只留下7S球蛋白的主要蛋白含量Gly m Bd 30K,可知纯化成功。

2.3 大豆致敏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蛋白标准曲线:y=0.020 5x+0.147 6,其中,R2=0.991 8。经纯化透析后的7S球蛋白约16 mL,并测定其OD值为0.17,计算得纯化后的蛋白含量为1.1 mg/mL,获得7S球蛋白总量为17.6 mg。

3 结论

依据单因素对比实验及正交试验,最终确定提取大豆致敏蛋白的最佳条件,并经过SDS-PAGE验证鉴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液浓度pH9.0、提取液浓度0.10 mol/L、Tris-HCl缓冲液、料液比1︰18。通过最佳工艺提取出来的蛋白样品,此条件下可获得含量为1.1 mg/mL的7S球蛋白。

[1]乔娟.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2]朱 .大豆过敏原的生物去除[D].无锡:江南大学,2013.

[3]Lehrer S B, Horner W E, Reese G. When are proteins allergic Implications for biotechnology[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1996(6):553-564.

[4]李 ,张施敬, 之蕴,等.乳铁蛋白纯化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4(14):123-124.

[5]杨伟强,李鹏,袁涛,等.从花生蛋白粉中提取花生分离蛋白的条件优化[J].中国油脂,2009(1):34-37.

[6]张宇 ,王强.花生蛋白的开发与利用[J].花生学报,2005(4):12-16.

[7]S a m p s o n H A. U p d a t e on food allergy[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5):805-819.

[8]周大寨,朱玉昌,周毅锋,等.豆蛋白质的提取及超滤分离研究[J].食品科学,2008(8):386-390.

[9]马丽,潘宁玲,马亚群.手术中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诊断和处理[J].医学综述,2014(24):4608-4609.

图1 单因素对大豆致敏蛋白浸提的影响图

图2 透析纯化的大豆球蛋白电泳图

[10]Thanh V H, Shibasaki K. Betaconglycinin from soybean proteins. Isolation and immun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nomeric forms[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1977(2):3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2719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60153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BK20 16045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编号:16KJB550008);扬州市社会发展前瞻性研究项目(编号:YZ2014177)。

蒋栋磊(1986—),男,江苏无锡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检测。

方维明(1965—),男,江苏扬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

猜你喜欢

豆球蛋白过敏原提取液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亚麻木脂素提取液渗透模型建立与验证
穿山龙提取液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山香圆叶提取液纯化工艺的优化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富集分离研究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脱脂豆粕预处理对大豆球蛋白结构的影响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