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群体抗癌新跨越

2017-09-16豆子

至爱 2017年7期
关键词:宝山区艺术团抗癌

文|豆子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群体抗癌新跨越

文|豆子

不要问社会能给予我什么,而要问我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上海的夏天总是伴随着绵绵的丝雨,重重的雾霭遮挡着太阳的光芒。2017年6月12日上午,也是一个阴雨天,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宝山区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袁建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淞浦路470号希爱康复俱乐部(以下简称“希爱”)的活动场地。屋外的阴云细雨遮挡了太阳的光亮,却挡不住眼前这些人在此共聚一堂的脚步。他们是谁?他们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他们都患有癌症,他们因为相同的爱好走到一起,他们一起用真情呼唤生命的春天—他们是来自希爱的艺术团成员。

这是一个有规模的、荣誉的组织

1989年11月7日,一篇题为《上海有家癌症患者俱乐部》的报道在《解放日报》上刊登,标志着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的诞生。这个非政府组织发展至今已成拥有14 000多会员、20个成员分支机构、167个社区块组(“块组”是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在各区县内按街道划分的单位)、300多个活动小组、11个按病种分类的康复指导中心的民间法人社团。俱乐部连续8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1993年11月8日建立了上海市癌症康复学校,至今已举办100期康复培训班,为癌症患者重树生命的希望。

希爱(原名宝山区癌症康复俱乐部)隶属于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成立于1994年4月17日,成立之初只有十几名会员,创建者以“群体抗癌、超越生命、淡泊名利、奉献人生”作为旗帜,引领着癌症患者自救互助、劈波斩浪,前行了23年。2017年希爱已有会员1191名,建有10个街道(镇)活动块组,1个希爱艺术团和1个希爱讲师团。在这1000多人的队伍里,已拥有145名注册志愿者及百余位块组长活跃在希爱的各个岗位,为区域内会员及社会患者开展服务。希爱已连续8届荣获宝山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宝山区文明单位”称号;2012年荣获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人民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共同颁发的“上海市先进社会组织”称号;2013年通过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的规范化考核,荣获中国社会组织“AAA”评估等级。

这是一个真抓实干的、严谨的组织

希爱的主要工作内容旨在宣传抗癌知识,提供抗癌理论咨询,总结交流康复经验与康复服务,帮助癌症会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力提高会员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努力提升会员思想道德品位,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引导会员以感恩回报社会为重点,以融入社区、共建社会和谐活动为载体,为确保社会一方平安,构筑社会和谐而努力。

希爱的会长朱莉详细介绍了组织的章程和制度,“希爱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会员代表大会决定的。”每4年一次的会员代表会拥有指定、修改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监事会工作报告,制定会费标准,决定其他重大事宜等职权。朱莉说:“只要患病在5年以内,年龄在70周岁以下,有意愿加入本会并能参加希爱组织的群体抗癌活动的癌症患者,都可以加入到希爱这个大家庭中。”

何坤指挥希爱艺术团合唱队进行演练

这是一个重群体、善友爱的组织

希爱自成立以来坚持高举“群体抗癌”旗帜,坚持为会员康复服务的宗旨,努力顺应形势需求不断开拓创新,以对会员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做到与全体会员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用爱心搭建属于会员共同的家园。

每个星期一是希爱固定的会员活动日,会员们雷打不动地准时出现在吴淞街道社区文化中心的活动室。希爱副秘书长兼艺术团总监何坤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希爱艺术团的具体情况:“艺术团现在分为4个部分:合唱队、舞蹈队、戏曲队和器乐队。经过精心的演练后,我们会以团体演艺的形式去到敬老院、监狱、部队、社区等地方演出,展现我们集体抗癌,笑对人生的精神状态。”谈到会员们参与排练的出席情况时,何坤很认真地说:“每周一次的活动,大家都很积极。别看我们身患疾病,但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情况允许谁都不会缺席。每一次演练,都是一次集体融合的过程。例如今天上午正在练习的合唱团,现在分为4个声部,每个人都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个大家庭缺一不可。”

“风雨同舟,群体抗癌,同心同德,尽心尽责”是希爱一直坚守的团队精神。在“群体抗癌”的旗帜下,希爱始终坚守着为会员营造喜闻乐见的康复活动,如:“5岁”庆生活动,第三届“康乐杯”运动会,走进医院,到进戒毒所,走进敬老院等。在这些活动中都伴有希爱艺术团的精彩表演,给每一次活动增添风采。

希爱艺术团—传播正能量,戒毒所内献表演

2016年2月4日希爱艺术团一行14人,舟车劳顿地来到上海青浦青年戒毒所,举办“感恩有你,梦想成真”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为了传递社会正能量,让戒毒人员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艺术团的队员们精心编排了一场集舞蹈、魔术、葫芦丝独奏、独唱等节目的文艺演出。演出现场高潮迭起,掌声雷动,台上台下互动热烈,爱的暖意涓涓流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希爱会员童道义的一首独唱曲目《重头再来》,使演出达到了高潮。精彩的表演,引发了场下全体戒毒人员的强烈共鸣,他们的眼里饱含泪水,满怀对亲人的愧疚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袁建民(右二)与希爱班组成员

欢迎扫描《至爱》杂志官方微信二维码

希爱艺术团—百善孝为先,敬老院里显风采

猴年春节期间,希爱艺术团队员冒着刺骨寒风,奔波于宝山区各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使他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1月23日,希爱艺术团的队员们来到月浦天怡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了舞蹈、沪剧、魔术、上海民谣、独唱等节目。队员们还和老人们现场互动,一起拍手唱歌,一起分享队员带去的糖果,一起合影留念。这天,天怡养老院的老人们沉浸在一片掌声和欢笑中。

春节刚过,希爱艺术团的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上海大场长乐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欢快多彩的文艺节目。老人们边看边拍手,边看边流泪,临别时依依不舍地拉着队员的手,纷纷说道:“你们要常来表演节目哦!”院领导也表示:“这里老人不愁吃穿,他们需要精神关爱,渴望幸福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

希爱艺术团参加第三届“康乐杯”运动会

希爱艺术团—学习燕群展翅飞,团结互助齐抗癌

各种艺术表演只是希爱艺术团实现群体抗癌,展现希爱风采的形式之一,希爱会员之间更加重视人与人关系的紧密结合,病友与病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块组与块组之间的团结互助。多年来,“希爱人”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人印象深刻,感人至深的故事。

孙壁阿姨是希爱艺术团的一分子,今年已经69周岁了,是宝山区经济委员会的原党办主任。孙壁在2001年被检查患有结肠癌,2003年加入到希爱这个大家庭中,在这十几年的抗癌历程里,她不仅自己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还感染、帮助了很多身边人。刘和新就是众多被孙壁帮助过的人之一。刘和新是一位退休的语文老师,因为写得一手好诗,也是希爱微信群中的“网络红人”。随着病情的发展,刘和新的病情严重了,腹腔积水,手脚发肿,人也不像之前一样愿意和其他会员一起互动、交流。孙壁知道后多次组织会员去刘和新家里探访,自掏腰包购买保健品,并为已经无法正常行走的刘和新按揉双腿,促进血液流通。后来没过多久,孙壁发现刘和新竟然终止了医院的治疗,她当即再次来到刘和新的家里,当面劝说,并为其联系医院。在孙壁坚持不懈的鼓励和帮助下,刘和新决定相信自己,再次接受治疗,给自己一次重生的希望。十几天后刘和新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水肿已经消退,自己也可以走路了。出院后他想回老家看看,希爱的小伙伴也都支持他的决定,现在他已经回到了家乡—湖南省益阳市。

你们是一个平凡的集体,但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你们或许随时承受着痛苦与威胁,但你们依然笑对人生。你们是团结的集体,是战斗的集体,是光荣的集体,是让人骄傲的集体,你们值得被歌颂!

猜你喜欢

宝山区艺术团抗癌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无愧于时代的少儿文艺创作——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创作实践为例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坚持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引领 为“小淞果”打好人生底色——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工委工作的探索
“小淞果”在大学校里幸福成长——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先队活动掠影
抗癌之窗快乐摄影
阎维文 陪妻抗癌30年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安康通老年基金向宝山区老年人捐赠安康通呼叫设备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