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腹泻病的调查报告

2017-09-16李玉秀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养猪场流行病学日龄

李玉秀

(甘肃省古浪县古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733100)

仔猪腹泻病的调查报告

李玉秀

(甘肃省古浪县古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733100)

仔猪腹泻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仔猪腹泻可导致生长停滞,甚至生长倒退,严重者引起死亡,给养猪生产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通过对仔猪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找出该镇发生该病的原因,多方面的对仔猪腹泻进行了阐述。

仔猪腹泻;调查;分析;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是现代养猪业中最常见的、最多发的仔猪疾病之一,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养猪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大型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场,由于饲料管理比较科学、合理,仔猪腹泻发病率有所下降;而农村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由于饲料管理较为粗放,仔猪腹泻已成为农村养殖场(户)的一大难题,笔者结合动物流行病学监测,对古浪镇中、小型猪场做了仔猪流行性腹泻调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调查时间 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限为一年。

2 调查范围 古浪镇范围内小桥村、峡峰村、丰泉村、联泉村、胡家湾村、暖泉村共6个自然村,27户规模养猪场及76户小规模养猪户。

3 调查情况 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仔猪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我镇的27户规模养殖场和76户散养户做了调查统计,共调查仔猪2500头,其中发病仔猪1475头。

3.1 发病时间:在这一年中,共调查仔猪2500头,其中发病仔猪1475头,其中:3-5月份发病的仔猪为456头,6-9月份发病的仔猪有149头,其它月份发病的共870头,其发病规模显示10-2月份发病数最多,发病率达58.9%。

表1 仔猪发病月份及发病数

3.2 发病日龄

根据对我镇27个养猪场和76个散养户2500头仔猪的调查统计,发病仔猪有1475头,其中1-120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共计1106头,1-30日龄的发病数754头,30-60日龄209头,60-90日龄的52头,90-120日龄的91头。其发病规模显示,1-30日龄发病率最高达68.1%。(详见表2)

发病日龄 1-30日龄 30-60日龄 60-90日龄60-120日龄 合计发病数 754 209 52 91 1106发病率 68.1 18.9 0.47 0.82

4 临床症状及分析

4.1 一年内,通过对27个规模养殖场和76个散养的流行病学及实验数据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养殖规模越大仔猪的腹泻发病率越低,养殖规模越小发病率越高;引起古浪镇每年冬、春两季仔猪腹泻主要要原因,是古浪镇地处祁连山北麓,海拔高度2070米,平均气温4.9℃,昼夜温差12.9℃。由于常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适应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传染性因素存在,该因素成为该病多发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当年10月-次年2月,因为气温的大幅度降低,仔猪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冷热刺激引起仔猪腹泻;猪舍的保温效果及养殖条件的好坏,也是引起该病多发的主要原因,保育床上养殖的仔猪腹泻发病率低,地面上养殖的仔猪腹泻发病率较高。另外,卫生条件差,拥挤,吃不好奶,也是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诱因,同时还受着饲养管理(如饲料的质量、饲料种类的突然更换、运输、应激、温度、湿度、水质等)等因素的影响。

4.2 通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仔猪主要以腹泻为症状,不同日龄仔猪,表现出不同的症状,1-2日龄的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7日龄后的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痢疾、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引起;10日龄以上各种年龄,急性、严重的水样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引起;一窝中少数猪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大和最健壮猪腹泻:大多为梭菌性肠炎引起;一窝中少数猪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小和最弱猪腹泻:大多为低血糖引起。

5 防控措施

结合规模化养猪场的成功防治经验和生产的实际及特点,现就古浪镇仔猪拉稀病的防治要点总述如下,供中、小型规模化养殖场(户)参考。

5.1 加强管理,减少环境变化造成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冬春季节,要做好圈舍保温措施,保持圈舍内的一定的温度(24℃~26℃)和湿度(50%~60%),防止温度突变,温差不能超过8度以上。

5.2 规模化养殖场要配备保育床等基础设施,同时,要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干燥。

5.3 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临产前1-3天,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揩拭母猪乳头和乳房。

5.4 仔猪出生后15分钟,灌服1ml的庆大霉素,再过15-20分钟后喂初乳,预防仔猪腹泻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在母猪1-3日龄投服母猪安,每天一包,分两次,早晚各一次,连投三天,对仔猪红痢、黄痢、白痢的预防也有很好的效果。一旦发生红痢,防治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但是疗效不佳,仔猪出生后2-3天肌注亚硒酸钠或硒牲血素。8-15日龄,多发生球虫病,可用氯苯胍、马杜霉素、三字球虫粉等抗球虫药物治疗。10-30日龄,多发生仔猪白痢,可用抗生素类药物。50-90日龄,多发生仔猪痢疾(猪血痢)。可用0.50%痢菌净按0.50ml/kg体重肌注。

5.5 合理选择仔猪饲料原料,并保证合适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配置营养全面、营养素比例协调的仔猪饲料;添加适量酸化剂或者健胃散。

S858.28

B

1003-8655(2017)04-0090-01

猜你喜欢

养猪场流行病学日龄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规模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