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社会视阈下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9-15成建东何赳立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公民社会中学德育

成建东 何赳立

【摘要】本文从公民社会的视角来审视现阶段的德育,使将步入社会的未成年人对“公民身份”进行体认,对“公民心理”进行培育,对“公民能力”进行养成,提高中学德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和和谐社会的形成。

【关键词】革命伦理 公共伦理 公民社会 中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240-02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有其极为特殊的作用。“德育为先”,随着学校教育追求内涵的发展,对德育的思考范式的滞后,已经使德育在目标、内容、模式、方法上陷入了僵化的状态。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觉醒并日益增强,传统的学校德育方法已经无法完成培养现代公民的使命,更难以培育学生在公民社会中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职责和义务的文化、心态和能力。

一、传统德育工作的弊端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

公民社会是由具有自由人格和主体权利意识的公民有机结合而组成的联合体。公民之间人人平等又相对独立,公民之间不存在人身依附的等级关系。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觉醒并日益增强,传统的学校德育方法已经无法完成培养现代公民的使命。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对象的单向化——学生的主体性被抹杀

在公民社会中,人与社会之间的规范,不仅是外在地控制人,约束人的行为,而且应是人在完成自我人格与生命时的一种内在的需求。现代社会人的個性得到张扬,人的主体人格、主体地位、主体权利得到尊重,人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人要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这必然要求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而目前的中学德育在许多方面忽视了学生这一德育对象的主体性需要。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是学生的向导、指导者、领导者,也是主体价值的学习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德性充分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符合学生自己的实际需要。德育工作者不能把学生这一德育对象视作为自己要改造与加工的对象,通常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好比工厂里的工人对产品进行加工,把一个个不同个体的德育对象加工成同一规格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学生被物化了,否认教育对象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自为性。这种德育实质上是对对象主体性的漠视与取消。

2.德育内容的肤浅化——德育工作缺乏层次性、时代感

首先,目前大多数中学德育工作仍停留在抽象的要求原则上,道德教育的内容以逻辑推演与论证为重点,主要是一些笼统的要求,缺乏层次性,德育内容大而无当,宽而无边,目标高不可得,不能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德育目标的序列化来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相脱节,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这对身心尚不成熟的中学生而言,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必然产生逆反心理,使德育效果不佳。其次,道德作为上层建筑,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社会在发展,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面对市场经济和21世纪的社会要求,一些德育内容需要改革、调整、充实。中学生的有些德育内容超越了学生思想的接受能力,如谈太多的马列主义的抽象原理,缺乏时代性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减弱了学生主体对德育的兴趣。

另外,道德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和契约精神引导。德育的内容实际上也就是价值和契约精神引导的内容。因此,价值和契约精神引导不能离开德育对象主体构建的可能性,德育内容的选择及其组织都必须从德育对象的品德实际、心理特点等前提出发。目前,我们的学校把德育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作为一门单纯知识进行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不能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品德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出现了高分低能,知识高而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学生把德育的内容当作条条框框背诵、记忆,当作进入重点中学和理想大学的敲门砖。即使有德育活动,也是求形式,不讲实效。这样的德育,必然使学生知行脱节,德育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德育方法的教条化——不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没有一种教育活动是不需要教育方法的。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科学化的基本条件,是完成德育任务、完成德育目标的关键因素。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很多,如行为规范训练,系统道德知识的灌输、榜样示范、舆论监督以及表扬奖励措施等等。这些方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德育方法存在的不足日益显露出来。

首先,学校德育没有完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去展开工作。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对社会和身边发生的事具有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但目前中学德育仍采取单一的说教灌输的方法,而不顾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从而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进而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在心理上对学校的说教产生反感。

其次,德育不能体现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点。道德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心理倾向。这就要求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法也要体现时代性,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当代中学生活泼好动,求新、求异,开放,民主等。而传统的德育方法却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民主气氛少,必然不能引起他们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另外,在德育课堂上进行封闭式的、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不能调动学生内心的激情,积极参与德育过程,学生感受不到德育的真正价值所在,不能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格,不能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也就是不能培养学生自己判断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从而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公民社会视阈下中学德育的三个转向

1.将对“公民身份”的体认作为中学德育目标确定的基础

公民身份的体认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身的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认知与觉醒,正如凯思·福克斯(Keith Faulks)所言,公民身份是一种成员地位,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对于公民身份的理性认同,是形成合理的公民观念和公民教育理念的基础。

2.将对“公民心理”的培育作为中学德育方法选择的根据

要系统研究和真实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与以往几代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经济市场化,思想多样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个人价值凸显,个性得以张扬。同时,学生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主要体现为在家庭中对父母教导的背离;在集体生活中自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在思想观念上由被动接受者为独立思考者,求新、求异、开放。因此,我们在保护好学生优点的同时,针对他们自主选择能力的不足和在优越的条件下生长起来而缺乏必要的艰苦锻炼和耐挫力的事实,加强正面引导和有意识的心理健康锻炼,使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能自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培养品德能力。要珍重他们,信任他们,与他们一道在道德两难选择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改变忽视学生主体的灌输式的封闭式的德育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现实社会,感受生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养成良好的德性。

3.将对“公民能力”的提升作为中学德育内容建构的重点

学校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归根结底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决定、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学校德育内容应在保持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新内容。进入公民社会时代,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没有及时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道德教育方面都存在一定偏差,不符合我国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应该做出相应调整,优化德育内容,体现时代性,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为适应公民社会的发展,中学德育内容必须舍弃从抽象到抽象,从理论到理论的逻辑演绎,必须改变与社会发展,与中学生心理特征相脱节的背离倾向,突破内容固定化、一般化的局限。中学德育内容要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中学生心态。因此,必须增加公民社会的新知识、新观念,增加公民社会普遍的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与公民社会相适应的质量、效益、人才、民主、平等、法制等觀念,使学生具有竞争、拼搏、协作、开放、创新等意识。

课题项目:本文是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公民视阈下中学德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参与者有成教东、何赳立、罗傲中、杨端明、杨涵、姚连生、谢强。

猜你喜欢

公民社会中学德育
公民社会治理主体作用及其角色的历史性分析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善治视角下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完善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洛克公民社会财产权视角下的中国房产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