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实例探析
2017-09-15郑锐
郑锐
【摘要】三角函数涉及的公式比较多,并且含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本文首先对其实践教学展开了论述,基于这种理论思想,以教学实例的方式,探析了四种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体现了各自具有的优势。根据图像的角、公式自身带有的特征以及三角函数来判断最佳求解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三角函数 高中数学 教学实例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080-02
高中数学的教学讲究的是“教”与“学”,可以将其看作为一种两个方向的活动。高中数学教学中三角函数所占比重大,由于此部分内容知识具有一定难度,故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1]。本文以实例分析的形式,论述了该函数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
一、共同完成数学实践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讲究的是系统性,需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理想教学目标[2]。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应该多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哪一个解题环节出现了问题,做好引导工作,给予一些解题思路,或者采用实例分析的形式,以一道题为例,让学生掌握该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与求解思路,从而在交流中破解难题。然而课前准备工作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在讲解知识之前就对三角函数教材深入分析,根据班级学情,制定出一套适合当代数学的具体教学方案,讓学生们觉得学习是一件轻松加愉快的事情,逐渐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实例探析
1.代入法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有所不同,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一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就是代入法,主要用于曲线的求解[3]。然而教师需要依据学生们自身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一些在能力范围内的问题,让学生们用代入法来完成求解,根据实际学习情况,逐渐加深题目的难度,培养其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接下来本文将展开实例分析。
例1:假设f(x)=B sin(σx+μ),其中B的值大于0,σ的值也大于0,并且|μ|π。该函数曲线的最高点D对应的坐标是(2,),曲线上一点C从D点开始运动,到达最低点E,这个最低点与其相邻,在点H(6,0)位置越过了x轴,(1)分别求解B、σ、μ的值;(2)求解g(x)的表达式,要求该曲线与曲线f(x)关于指定直线x=8对称。
解:(1)根据题意可以求得B的值,B=,并且=6-2=4,所以T的值为16,从而求得σ的值为,又因为题中给出的最高点D对应的横坐标为2,并且有=4,可以得到x0=-2,又因为x0=-,所以μ的值为。
(2)假设点B(x,y)为曲线g(x)上的任意一点,并且该点关于x=8这条曲线对称的点记为F(x',y'),由于所以可以得到,将这个结果代入到函数f(x)当中,可以得到g(x)的值,该值为。
在代入法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让学生将高中知识全部串联起来,让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出来,从而使得高中数学中的知识难度有所降低,加快知识的吸收,从一道习题中总结经验,今后遇到相同类型问题时,可以独立完成其他相近题目的求解,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改变解题思维
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有灵活的思维,充分运用其特点,解决多种难题。由于数学的解题方法有多种,如果选取的方法不恰当,就会增加解题时间,并且不能够保证最终答案是正确的。为了提高学生大脑思维的灵活性,本文以改变解题思维的方式简化求解问题,列举以下实例展开论述。
例2 函数y=2sin 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该曲线与直线y=2在平面上够成一个封闭的图形,现求解该图形面积的大小。
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为曲线y=sin x的平面图,根据题意,x的取值范围是,而曲线y=2sin x图像具有对称特性,可以通过割补法求取其面积。
解:根据三角函数y=2sin x以及该函数图像的对称特性,可以求得面积S=2π×2=4π。
在数学知识当中,所有环节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上述例题涉及的不仅是定义域知识,同时还运用了图形对称知识,除此之外,还包括图像位移以及求取面积方面的知识,可见涵盖的知识非常广,而且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想要求解这一类型问题,就必须将所有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而提高解题效果。
3.数形结合
这种解题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到初中数学,而且还可以应用到高中数学,与数学教学效果具有很大关联性,因此必须让学生掌握该解题方法。目前,大部分高中教师相互交流,总结出了一些利用该方法解题的思路,接下来列举如下实例进行说明。
例3:当x的取值范围是(0,2)π,求解方程sin 2x=sin x的个数(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解析:首先在一个平面坐标系当中,画出函数y=sin x的图像以及函数y=sin 2x的图像,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2π),通过观察坐标系中交点的个数,可以知道该函数在制定区间解的个数。
解:通过观察图2可知,在给定范围(0,2π)当中,函数y=sin x以及函数y=sin 2x的交点一共有3个,因此可以判断所求函数解的个数为3个,正确选项是B。
由于考试时间有限,不可能利用太多时间在求解选择题上面,如果采用以往的方法,会花费大量时间,而且还不能够保证求解过程不会出现错误,假如其中一个步骤出现了错误,就没有办法得到正确答案。可见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并且讲究巧妙解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求出答案,才能够获取理想成绩。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缩短求解时间,而且还能够提高准确度,在教授学生时,将培养思维方式作为重点内容,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综合分析法
除了上述三种求解方法,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综合分析法,该方法讲究的是“综合”二字,不仅包括小学知识,而且还包括初中知识,除此之外,高中知识也在其中,将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应用到实际当中,这样学生在求解这方面内容时,就可以有更大的自信去完成,逐渐超越自我,为数学界的发展带来希望。
然而其中的三角函数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并且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公式繁多,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除了掌握基本的公式以外,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大部分内容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虽然在求解这部分习题时比较困难,但是经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总结多年经验,制定出了一种新型解题思路。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具体概念,同时可以通透三角函数性质,将其图像以及方程作为解题依据。第一,观察图像的角;第二,观察已知三角函数;第三,观察公式特征。以综合分析的方式来求解问题,这三个观察步骤可以让学生找出最佳解题思路,通过不同种类习题的多次训练,逐渐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三角函数占据的比重比较大,在求解该问题时涉及到了大量知识,由于该项知识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会给学生的成长之路带来很大的阻碍,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引领工作,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上述四种方法,根据图像的角、公式自身带有的特征以及三角函数来判断最佳求解方法,以此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该问题的求解技巧。
参考文献:
[1]刘丽嫔.形式化与本质和谐共处——基于《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教学案例分析[J].数学之友,2015(8):26-28.
[2]韦莉.基于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要点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6(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