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初探
2017-09-15曹敏
曹敏
摘 要:以某高职院校为例,针对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在明确高职语文课程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提出深化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明确该学科教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改革
2015年8月20日,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对《意见》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带着多年对高职院校语文学科教学现状的困惑,对语文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重新进行了思考。要实现《意见》中强调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语文学习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科地位低下、定位模糊等诸多问题。现以贵州某高职院校为例,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不良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适合高职特点的语文教学规律。
一、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学科地位低下
国家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含高职)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在贵州该院校的五个系各专业课程设置中,均被列为公共基础课进行开设。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学科地位时有动摇,教学随意性现象十分严重。
主要表现为:
(1)专业教育要求高,实践性教学比例大,经常挤占语文课时;
(2)实用主义性开课。有的系仅开设与专业有关的写作课程,例如“财经应用文写作”,以之取代大学语文;
(3)學时安排很不稳定。
长期以来,由于高职语文课程定位的偏差与错位,致使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因此,高职语文学科地位低下现象严重影响该院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教材选择困难
该高职院校各系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数为任课老师自行选定,随意性较大。加之现今,全国共有50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其共同特点是以古文为主,偏重文学作品,突出思想教化,忽视能力训练,且多数针对大学本科编写。即使有专门针对高职高专编写的教材,很多篇章与高中教材重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使用。一些自编教材,由于面对的生源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教材内容仅仅选取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内容,知识面狭窄,不具普遍适用性。
3.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多数为职业中专合并升格而成,高职语文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上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基本为原来的中职语文教师,且升为高职后,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改上了专业课。由于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低下,使得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课教学上,对大学语文课只是附带教学。
4.高职生语文功底薄弱
目前,高职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中职生。在语文能力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语文功底较薄弱。知识面不广,行文无逻辑,有的字写得潦潦草草,歪歪斜斜,有人把这一现象概括为“字不成体,文不成句”,写文章是“文章只到网上找,毕业难填求职表”。
5.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偏低
该院校由于教学设施不完备,优质的教学资源首先保证专业课使用,使得大多数语文教师授课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层面上,其教学效果是有限的。教学方法上,沿用中学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方法,或者认为高职语文是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的,教学内容只需与专业对口就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它的人文性,将本应是活泼生动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乏味的教条课。显然,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很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情绪,使高职语文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6.考核方式欠合理
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仍然沿用了中学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根本体现不出高职语文教育的特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单一的考核方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对教本知识的拓展性、实践性。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而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从而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即区别于中学语文,也不同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中学语文教育着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基本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识记,本科院校着重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素养。而高职语文应介于两者之间,包含培养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双重功能。作为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从本质上要求高职语文教学要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使语文课尽可能生动活泼,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也要重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思考改革措施如下:
1.高职语文教材亟待改革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选择好教材对高职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吕淑湘先生认为“要有一种引导学生入门的教材,分量不宜重,内容不要繁琐,要突出重点要害,让学生看了感兴趣,看完确定能入门”,这说明高职语文需要突出高职高专特点的优秀教材,内容上避免与中学语文教材重复。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选择高职语文教材时,不仅仅要考虑到教材本生具备的功能性和学习性,更要注重教材的实践和指导性。为此,这也无疑便对编撰高职院校语文教材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在选择教材内容编写上时,既要精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供学生阅读欣赏,又要有阅读写作技巧与方法的专门知识讲解。教材既要改革以往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还要从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角度出发,把人文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2.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亟待完善
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应丰富多样。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大学语文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既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同时也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表现了中华儿女的情怀节操、品格修养,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对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内容中应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内容均有所涉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的各种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中的一部分,为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可进行多方面尝试,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中得到多方面的能力锻炼。endprint
3.高职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亟待更新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是兴趣的源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很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授课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践性教学。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应该区别于中学教学的传统讲授模式,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人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可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图书馆,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带领学生创立校园文化,建立文学社团,提高学生的实践性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文学互动活动,如朗诵、演讲、情景剧表演、观摩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精神素养。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业余生活中参与各种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通讯社,创办校园文学报刊,写作校园新闻稿、校园简讯等,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2)高职院校加强对大学语文学科的重视,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教师使用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光盘,可通过制造全方位的人文环境,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审美感染,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体会作作家作品的人文情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要保证高职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实现,必须培养一支具备人文素养且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此,高职院校可设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定期安排高职语文教师进行培训,以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十分必要。同时,高职语文教师应具备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精神,只有与时俱进,方能更好的完成自身的职责。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选取一批具备大学语文教授经验的教师,成立语文教研室,这样一来,在教授高职语文时,不仅仅可以利用教研室的资源,还可以外聘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遇到问题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探讨,得出结论。另,师资水平要提高,还需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培养年轻教师,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机会,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胜任高职语文教学工作。
5.课程评价体系亟待改变
打破“一卷定成绩”的传统模式,围绕教学目标,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目标,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变以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不仅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水平,还要检测其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再次,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开闭卷结合式、口笔试结合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式、无标准化答案式(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式、见解主张等),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积极推行学分制,认真对待学生的全面表现,改变期末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考核。比如平时作业有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有记录,课外征文、演讲比赛等获奖要加分,鼓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年终任课教师从各方面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力求客观、公正。总之,避免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力求全面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改变高职语文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尴尬现状,走出学科困境,就必须革新教学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完善教学机制。可见,高职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養,方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时,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高水平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相应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能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做出正确的指引。在此期待社会、学院和广大师生共同形成尊重母语和传统文化,以提升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前提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华春.民办高职院校管理创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高雅杰,郝春生.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8):122~123.
[3]刘爱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0):110~111.
[4]胡欣育.高职语文要凸现人文性特色[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0~3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