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

2017-09-15段景合焦志峰

魅力中国 2017年24期
关键词:管理优化机械设备

段景合 焦志峰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建筑行业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廣泛。机械设备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部分,质量是否过关,管理是否合理,操作使用是否科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有效的实施,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增加企业的综合效益,提高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力,保证机械安全正常高效的运转,就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优化。

关键词:建筑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优化

引言

机械设备管理作为一项工程具有庞杂性和系统性,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的紧密配合,发现问题时要做到及时反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就是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从而使其在施工中能够完好运转,并且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维护意识,最终推动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应用、发展机械设备有效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及效率等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问题随之出现。由于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被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以往的登记造册、擦洗加油、摆放整齐等传统管理办法已无法适应现代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实际需要。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操作使用不当、发生故障以及流动性作业等因素屡屡引发现场安全事故,使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相关单位的经营等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由此可知,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至关重要、紧迫。

二、加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没有对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并确保其质量,这样可以很好地增加建筑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并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在当前的机械设备管理中并没有做好这一点,在机械设备应用中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观念比较弱、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这使得在建筑施工建设中管理人员不重视管理工作。

(二)管理者注重机械设备使用,忽视保养

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维护能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机械设备的养护,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所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建筑工程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现场的使用过程中,管理者只重视使用,而忽视保养,管理者只注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根本不关注机械是否在超负荷工作,不关注机械的使用寿命。机械设备完成每天的工作后,不对机械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维护,这样会存在很大的隐患,当机械设备不工作时,势必要花上很大的价钱和时间去维修,这样便会严重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有效实施。

(三)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意识比较落后

提升在建筑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由于对机械设备前期管理的工作重视程度低,缺乏对机械设备的选型、设备的构成等内容的系统规划和管理,对于已经使用且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原有机械设备的构成和力度,缺乏科学的分析,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设备管理的意识、管理规划等缺乏长远的工作计划。

三、提升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任何企业中都是必不可少,举足轻重的。在各行各业都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现场发挥高效的作用,企业势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真正做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管理者有章可循。将机械的管理落到个人头上,实行责任制,管理者和领导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让各个负责人从上到下高度重视机械的管理。制定好相关规章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下去,不对任何人开绿灯,不可有一刻的懈怠。

(二)科学选择机械设备维修模式

1.不同设备选择不同维修模式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中的维修工作要始终坚持弹性化原则、多样性原则、复合化原则,原因在于施工单位现场机械设备不仅有很多种类,且各具特性,为有效避免维修不足、维修过剩等问题的发生,务必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维修模式。尤其是在当下的建筑施工现场,路面机械设备、土石方机械设备等的应用较为广泛,它们大多都是液压的、涉及先进电子技术的进口机械设备,结构很复杂,出现故障之后的维修难度较大,要以状态监测维修模式为主;而钢筋加工、木工等机械以及钻探、破碎等设备都属于小型的、较简单的机械,它们在发生故障之后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可采取事后维修模式;混凝土的拌合站、搅拌运输车以及输送泵等在发生故障之后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应选择预防维修为主、状态维修为辅的复合维修模式;事关人身安全的机械设备、机构,包括转向系、制动系等,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危及生命,并造成巨大损失,务必要选择预防维修模式,按照施工情况科学安排有计划的维修工作,并依据一定的周期、标准点检机械设备。

2.不同部件选择不同维修模式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各个零部件的运动方式、工况以及可靠度要求等并不一致。因此对技术先进、结构复杂的动力、执行、控制等元器件选择状态监测维修模式;对发动机、制动系、转向系等部件要选择预防维修模式;挖斗、铲斗、履带、车架等部件则可选择事后维修模式。

(三)优化配置,合理采购

对于那些功能衰退,已经到达使用寿命的,老化的,不符合安全条例规定的机械设备要进行淘汰,对于那些污染严重,耗能高不符合生态发展的机械设备也要合理的进行淘汰,不能为了节省开支而使用不合格的机械。淘汰旧设备,必然要引进新设备,在引进新设备的时候必须要进行安全检查,要进行技术论证,充分考虑机械本身的安全使用。对于采购人员也不可以放松管理,坚决杜绝采购员为了节省开支,从中获取回扣而采购一些不符合国家机械安全使用规定的机械设备,一经发现类似事件,要严肃处理,严重的给予开除。

结语

建筑工程现场实施中,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优化是保障整个工程顺利实施进行的前提条件,我国所有建筑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避免因机械设备故障对工期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建筑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使用才能更规范化,我国的建筑业才能更好更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山,林建芳.工程项目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J].2015,(28):165.

[2]卢继东.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2007,(4):4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优化机械设备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浅谈
论提升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研究分析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储位分配优化研究
论货运机车管理优化策略
浅析建筑安装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
浅析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及其管理维护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