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插图的美丽

2017-09-15张志燕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补白理解积累

张志燕

【摘要】引导学生看插图来把握课文的主线,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看图给文本补白,训练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背诵、积累,提高朗读能力。

【关键词】美丽的插图;把握主线;理解;补白 ;积累;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配有一些插图,这些插图或惟妙惟肖,或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阅读想象的空间,也给教者又一把解读文本的神奇的钥匙。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利用插图,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解读文本。

一、美丽的插图,把握主线的罗盘

整体把握文本,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生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凭借文字整体感知的能力较低。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当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他们往往要么把课文复述或读出来,要么就只抓住一部分,无法把握整体。教材里安排了很多插图,如果引导学生看插图来把握课文的主线,则能另辟蹊径,孩子们往往能准确、简练地把握住课文的大意。

如《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配了两幅插图,一幅是松鼠埋松果,另一幅是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松树。学生阅读课文时,让他们结合图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他们则能完整、简练地把大意说出来。又如《失物招领》中,学生借助孩子们丢垃圾、领垃圾这两幅图,也能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大意。

二、美丽的插图,理解的催化剂

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阅读经验都较匮乏,单纯凭借文本,在理解一些语句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这时的插图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理解的催化剂。

如《夏夜多美》这篇课文里,读到两个比喻句:“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飞机和小灯笼各指的是什么呢?”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此时我引导学生看图,学生恍然大悟:蜻蜓长得像飞机,“飞机”指的就是蜻蜓;萤火虫尾部发光的部分像灯笼,灯笼指的就是萤火虫会发光的尾部。这样,理解的障碍就迎刃而解。

三、美丽的插图,文本的补白

生动逼真的插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阅读空间,它们给文字注入了眼睛看得到、手摸得到、心灵感受得到的感动和生命力。当我们利用这些插图去挖掘、拓展文字之外所蕴含的内容时,学生往往为我们呈现的是感动、精彩。

如在教学《两只鸟蛋》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孩子们看插图,把学生带进那个境界中,然后问:“男孩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他会说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就被激活起来,有的说:“男孩会说:鸟儿,对不起,我刚才错了,差点儿伤害了你,请原谅。”有的说:“男孩会说:鸟儿,鸟儿,快快钻出蛋壳吧,我们来做好朋友。”……

又如在教学《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看第二幅图,观察松鼠的动作、神态,设计了“松鼠____,说:‘____。”这样的说话训练。有的学生说:“松鼠手舞足蹈,说:‘吃一个松果,埋一个松果的办法真好。”有的学生说: “松鼠唱起歌、跳起 舞,说:‘我们种的松树长得这么高了,我们还要种很多很多的松树。”……这样,学生看图给文本补白,既训练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让人文教育得到提升,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水乳交融,互为渗透,达到完美的结合。

四、美丽的插图,积累的收藏夹

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背诵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背诵,是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好办法。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的、具体的。所以,我经常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背诵、积累,学生也借助这些可感的插图,很快就把抽象的文字内化、积累起来。

如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诗的内容都体现在画面上,在熟读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看插图来背诵,学生很快就把课文背下来了,还在美丽的画面感染下背得声情并茂呢!又比如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这篇课文,诗一般的语言中不同的动作词、比喻句中不同的喻体会给学生的背诵造成一定的障碍。此时,我让学生看图,借助图画把文中各种事物收进脑子,再看图引读,理解不同的动作词、不同的喻体,进而把全文背起来。这样,学生便很快就把文本上的语言内化了。久而久之,看图、想图背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心中由文生图,由图生文,图文辉映生趣,使学生脑中积累的收藏夹中具有无数的美文美图。

五、美丽的插图,朗读的金翅膀

《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不借助具体、直观的插图,要让学生入境入情地读,那简直就是在空中搭楼阁。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的直观性,引导学生看图。模仿图中角色的神态、动作来进行朗读训练,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朗读的感触点。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看电视》时,我让学生看图,模仿爸爸和我兴奋的动作、声音,学生就读得非常口语化,学得惟妙惟肖。又如在教學《月亮的心愿》这篇课文时,学生朗读珍珍和妈妈的对话时,我又让学生看图,模仿妈妈、珍珍的声音、语气读。在插图的帮助下,学生的声音从妈妈转换到珍珍是那么自然、水到渠成。再如在教学《棉花姑娘》时,学生看着四幅插图,就自然而然皱着眉头、苦着脸、带着哭腔来读棉花姑娘难受时说的话,眉开眼笑地读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消灭害虫后说的话和有关的句子。插图,给朗读插上了美妙的翅膀,让孩子们的声音飞扬了。

总之,美丽的插图带着缤纷的色彩,带着好闻的气味,总是勾住孩子们的视线,让孩子们留恋其中,乐在其中。图为我用,借图学文,相得益彰,其乐无穷也。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补白理解积累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