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少教多学”
2017-09-15张永兵
张永兵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怎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做到“少教多学”呢?一、“少教多学”,转变教育观念;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少“教”;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多“学”。
【关键词】高中 少教多学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36-01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教师多教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师就会在课上进行大量的知识、概念的讲解,然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并非如想象的那样。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少教多学”的方式。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怎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做到“少教多学”呢?
一、“少教多学”,转变教育观念
近几年,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深入,很多教育学工作者提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指引学生主动学习,并能像以往一味地传授知识,最终使学生真正做到想学习、主动学习。在“少教多学”的模式指导下,教师的讲授的时间少了,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在以往已知基础上领悟、理解来获取知识。并且学生要亲自参与实践,进行小操作,搭建一些模型来获得的知识,这样对结果才会印象深刻。教师重点工作是根据实际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是要督促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教师要把课堂打造成“少教多学”,师生共同参与的生动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在进行分组讨论时,要实现优秀生带动学困生学习的目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组中成员,优秀生和学困生的比例要合适,促进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上学生讨论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不要为了赶进度,流于形式,草草了事,要让学生研究讨论,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讨论的问题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要有深度,有价值。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少“教”
现在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因为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不敢放手,恐怕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全,有所遗漏,这样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要向课堂要效率,教师在课上要进行必要的讲解,语言要精炼,要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要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研究、探索,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关系的判定”这节课时,教师要对“平行关系的性质”这一知识点进行回顾,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师生共同回顾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具有平行关系的事物,那么我们要怎么去判定事物之间的平行关系呢?同学们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平行的物体有哪些呢?”提出问题后,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很高,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各组之间进行有效的引导,由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适当的开展有效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多“学”
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独立的进行多“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和学生必须进行配合。教师要充分利用“快乐学习”这一宝物实现学生多“学”的目标。为了让学生融入到教师的课堂里,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必须的。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营造出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的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时间。所以教师要做到放手,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体验生活、探索自然中真正体会到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教师要做到及时评价,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双赢。
例如,在教学多面体时,教师要先让学生观察自由走动进行观察、寻找,看看教室中有哪些是多面体,有几个面?观察完成后,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出观察的结果,从而對多面体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学生对多面体的性质归纳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搬出一些多面体的模型,让各小组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究、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的学习。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进行良性互动,做到“少教多学”,只有教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少教多学”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有效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国建;以学定教 少教多学 打造快乐数学课堂[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04期.
[2]刘兼.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蔡林森.永威课改的 10 条定理[N].中国教育报,2011-
10-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