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2017-09-15梁慧
梁慧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优化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教育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激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55-0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优化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教育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激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促进作用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广泛运用,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闰土所做的四件事的动画图片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缤纷的色彩,优美的音乐,独特的动作,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唤起了学生一次次的高呼,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种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状态,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多得多。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扩大信息源,增强教学 效果。它可以生动、形象地模拟课文情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声情兼备。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力。如,我教学《桂林山水》是,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优美的自然风光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把他们带入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给学生形象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抽象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现代的、低年级的孩子对大自然的了解少之又少,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的应用就能很好地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比如我在讲授《曹冲称象》一课时,我采用了多媒体的演示方法,可爱的动画图像让学生很快地具体地了解了曹冲称象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办法的依据,从而突破了重难点。
再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学生对更赢只拉弓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下来感到不理解,于是我设计了一幅抽拉活动片,并录制了拉弓声和大雁嘶鸣声。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演示投影片并播出配音,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对雁落的情况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创造性推测:更赢听到大雁叫声悲惨,判断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于是就拉弓振声,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后振翅速飞,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通过声像并茂的电教演示,难点突破了。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引发争论,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破学生的定式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