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2017-09-15张文武
【摘要】教育进入“立德树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困惑萦绕着我们,中学生的现状令人堪忧,要让学生在新世纪中学会生存、发展、有良好的品质,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具备正确的学生观,要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的教育。
【关键词】树立 学生观 走向成功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8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是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精简和深化,更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独特的价值。
抗美援朝胜利后,一位参加过战争的美国指挥官无奈而又充满敬意地说:“中国军人是不可战胜的, 而中国男人更是绝对意义上的真正强者, 照这样下去,这个国家的崛起谁也无法阻挡,假如要瓦解这个国家,必须要瓦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气节,要瓦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气节首先要从精神上、灵魂上瓦解可怕的中国人,这是重新战胜中国的最重要前提。” 在21世纪的今天,一位教育工作者曾这么说:“过去的炮弹在兵工厂的流水线上,现在的炮弹在你们最优秀男孩子的脑袋里。那种不顾一切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将摧毁优秀男人的创业敬业精神和爱国报国精神,埋没掉无数的科学精英、技术精英、工业精英、体育精英及社会其他精英,葬送掉他们最优秀男人的聪明才智、创新智慧和技术革新与创新能力。”教育,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竞争时代,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困惑萦绕着我们,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啦?
一、中学生思想现状令人堪忧
1.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深。许多做父母的人费劲心血,孩子却总不如意;有的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有的父母节衣缩食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孩子却满不在乎、不满足;父母的谆谆教诲被孩子视为唠叨,甚至对父母不满,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2.“酷学生”越来越多。卡通上、明星堆里的“帅哥”、“靓姐”越来越让学生青睐,学生不但发型打扮模仿他们,就连行为也在效仿。他们认为“酷”就是前提,而忽视了人应有的内在品质,把肤浅“酷”文化当作一种生活时尚来追求。
3.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许多学生他们在网络上是英雄,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敢面对,他们没有什么责任心,不清楚自己的未来究竟想要什么?在网上一天天地消耗着自己的青春,消耗着父母的钱财,同时也把自己的未来的希望悄悄地埋葬。他们不崇拜英雄崇拜明星,他们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不考虑家人为他们担心,更不会考虑中华的未来需要他们的努力。在他们的眼中有的只是花花绿绿的打斗画面,有的只是不断的升级。
4.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不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都要求家长要买手机,理由是帮助学习,作为农村家长只能省吃俭用满足孩子要求。手机在学生手里只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在浪费父母的钱财和自己的宝贵时间。
5.厌学队伍日渐扩大。许多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想好好读书,但没有毅力,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6.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出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校教育不仅使学生为明天的辉煌而辛苦的获取与储备,教育更需要满足学生今天的精神生活,体验成长的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管学生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们都需要得到教师的良好教育。
正确的学生观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
1.学生是有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得到尊重。不能讽刺,挖苦、歧视。
2.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年少缺知需要教育,应允许他们淘气,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玩,不能把他们当成“成年人”,不能要求他们十全十美。
3.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他们不是教师手中的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任何教育都要经过学生主观的过滤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强迫是不行的,单凭教师主观愿望也是不行的,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学生是有潜力的人。要用发展眼光看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潜力很大。
5.学生是终究要长大的人。要让他们锻炼,让他们逐步独立,让他们在风雨中、挫折中成长。
三、使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立德树人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学会做人,是万事的前提和根本。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的教育。
1.让学生认识自己。一个人的人生说到底就是在不断地认识和调节中,时时纠正自己的偏差,逐步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认为要让学生“以教育成就自己,由认识自己而革新自己,由革新自己而成就自己。” 引导学生把自己放进历史中去反思,放进家乡去反思,放进父母的生活中去反思,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勇敢地接受自己。因为毅力产生于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学会调节自己,控制自己。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人唯一可以发觉自身内心的需要,并启动强大的主观能动性的一把金钥匙,启发学生懂得责任感是树人的关键,没有责任感的学生,缺少追求,不会尊重别人,只会享受,没有动力的源泉。有一份责任感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我们教育的关键,学生责任感的建立是素质教育的支撑点,也是学生创造力与学生兴趣的出发点。教师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为。
3.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實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做出感恩的行动,并因此形成一种善良的心态。从学校的感恩系列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加强感恩之心教育的重要性,否则,我们整个学校都将因此而付出善良流失的代价。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感谢社会、感谢学校、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的高贵之所在。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语)” 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样中国强大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真的来临了。
参考文献:
[1]宋崇鑫、葛大汇主编:《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
[2]马丁·妮普著,曾伏华、李扉南等译:《教师成功的秘笈》——创新教育八法
[3]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4]明刚编著:《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
张文武,男,1959年12月出生,汉族,云南石林人,在职研究生,高级教师,云南省特级教师,石林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高中数学、学校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