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17-09-15郭静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

郭静

【摘要】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很大,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薄弱,很容易丢分,影响了语文的总得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本文以高考试卷的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了加强对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分值较多,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很容易在这方面丢分,影响了语文学科的高考成绩。所以必须要重视文言文的阅读教学,通过高考试题的研究来改进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创新,从而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近三年语文高考文言文试题分析

(一)文章内容方面

2014年—2016年高考文言文都选自历史人物的传记,在选文内容方面与往年高考变化不大,人物传记主要是进行人物生平的记叙,内容偏重故事情节,所以学生不会觉得阅读困难,学生在做题时要根据情节的叙述来推测文言文实词的意义。

(二)设置的试题类型方面

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部分的试题包括选择题、断句题、翻译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也考查学生表达文言文信息的能力。近三年试题除了对语句的翻译之外,还对提取的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这说明文言文的考查难度在增加。

(三)考查的知识点方面

近三年文言文的高考试题都紧扣考纲,考查的是学生对实词、虚词、句式和文言的翻译能力,虽然每年的题型发生了变化,但是考查的知识内容基本不变,所以研究好考纲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差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采用单一的“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主要是进行分析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法,没有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死记硬背,知识不能有效迁移,未形成规律性的认知,造成了文言文教学难度大、进度慢、收效差的后果。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高中生处于与文言文作者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的现代社会,受到网络用语、快餐文化等的影响,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但会抵触文言文,从思想上认为文言文过于陈旧,学习起来没有实际用处。

高中阶段文言文从语言和内容上都较难,很多学生用了较长时间进行学习仍然很难学懂,于是就开始厌学。在这种消极学习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恶性循环,也影响了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

教師要发挥引导作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教师也要不断加强文言修养,在课前要精心备课,上课时要灵活应用名人逸事、名句等进行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精妙之处,对教师产生仰慕,就会激发学好文言文的热情。

(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课文,实行快乐式教学

目前,学生面对的是要背诵一些没有生命的文字,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例如在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就要了解作者的遭遇,从而理解这篇文章中作者深沉的情感;在学习《鸿门宴》时,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刘邦、项羽的恩怨,这样才能了解宴会时的刀光剑影。

诵读时要准确发音,做到字正腔圆,并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句、停顿等阅读技巧,要注意诵读的节奏感。随着对文言文的理解开始加深,要让学生做到抑扬顿挫、表情传神,直到达到心口合一的诵读境界。通过长期诵读,学生可以熟悉文言文的内容,闭目就可以背诵,产生与文章意境的契合。

(三)要引导学生赏读全文,领略课文中的美感

在高考压力下,教师会将课文肢解为与考点对应的知识点,实行教条式的拆解和技术性的练习,学生在听讲训练中失去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进行整体性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自主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教师要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阅读,让学生进行整体式阅读,注重课文的文气和文脉,要引导学生进行亲身感受。例如在阅读《归去来兮辞》时,在阅读中学生要感受陶渊明的那份淡泊、落寞的情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审美趣味,对一些名句和名段要带着学生进行反复品读、仔细揣摩。例如在学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佳句时,学生感受到其美的意境,要深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述的澄明的天地、生命在天地中的自在。体会到了这种境界,也会拨动读者的心弦,学生就会产生美的感受。

要发挥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的精神,通过阅读来理解词句的精彩。例如在学习《石钟山记》时,学生要抓住课文中的“笑”字,追溯笑的渊源,探索笑的真谛。这样学生就在教师引导下领悟作者的独具匠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长了审美能力。

要让学生形成比较阅读的习惯来提高鉴赏水平。比较阅读就是将相关的作品放在一起阅读,通过阅读来评价两者的异同,在对照中可以更准确地认知课文,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鉴赏水平。例如在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可以让学生对照着阅读苏辙的《六国论》,对比两人论点的不同之处和相通之处。

四、小结

综上所述,要提高高考文言文的分值,在课堂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梳理文章的中心思想,并采用有效的翻译方法。一般来说,直译会比较受推崇,同时也要进行记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高考语文分值。

参考文献

[1]中国语文杂志社.语法研究和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庄文中.中学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3]陈蒲清.文言文基础知识问答[M].长沙:岳麓书社,2012.

(编辑:陈岑)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阅读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何为“言”,何为“文”——从“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
文言文阅读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