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

2017-09-15杨宏艳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摘要】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是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四个方面。其中,汉字占据基础性位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不仅是基础性的环节,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环。笔者于2015年9月开始至2017年6月,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留学生的读写课教学,受到留学生的喜爱,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不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主要分析了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现状,针对其不足和问题,总结一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策略,希望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希望为提高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效率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不仅是汉语语言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流传具有重要作用,故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教学,不仅有利于留学生学习汉语,还可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欠缺足够的重视程度,发展相对滞后

听、说、读、写是对外汉语语言的四项技能,为了提高相应的技能,学校开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写作课等课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一直存在,但是,还是欠缺足够的重视程度。教学者把汉字教学贯穿于词汇教学或者综合课教学和读写课教学中。这不仅影响汉字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汉字文化的传播。虽然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以后,汉字教学才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发展相对滞后,汉字教学还处于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因此,教学者应该增强对汉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为了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学校除了设置汉字课,还需要增加课时量。因为一周两个课时太少,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全面进行汉字教学,既不利于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巩固也是有影响的。

(二)教学对象自身差异较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对象的国籍比较复杂,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背景不同,母语、文化、宗教信仰、习惯、个人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比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学习汉字的速度要快,掌握得也较好。但是,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学生虽然对汉字有一定了解,但是他们掌握的汉字属于繁体字,不是简体汉字。一些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的初学者不会英语,母语是法语或者其他语言,他们在学习汉字时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繁体字和简体字这个问题,还需要对一些不会说英语和汉语的初学者多加投入。

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除了自身情况存在差异外,他们的学习目的也有所不同。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了解到一些留学生学习汉语是因为兴趣、工作或者旅游等,他们来中国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学习一些实用的汉语,以便工作、旅游,故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小,他们学习汉字的动力相对较小;一些留学生的学习是有升学压力的,比如预科的一些留学生,他们要系统学习汉语,并在中国继续深造,做相关研究,因而他们学习汉字的动力较大。

(三)汉字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汉字最大的特点是它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而且汉字的数量大,大多数汉字的结构相对复杂,笔画也较多。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没有规律可循。针对汉字的这些特点,大多教学者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只能运用比较傳统的方法:一笔一画进行教授,并分析其结构。此外,一些汉字教学法比较本体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相对容易理解。但是,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课堂中,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教学法。长此下去,留学生会产生疲劳感,学习兴趣下降,有些学生上课睡觉,甚至有些学生出现旷课等现象,这不利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因此,这需要教师熟悉相关教学法,并对这些教学法进行内化,创新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汉字。这种良性循环,不仅有助于学生习得汉字,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效率。

(四)欠缺相对系统的汉字教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以及写作都有比较系统的教材。但是,由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发展相对滞后,比较系统的汉字教材相对欠缺。在现有的一些与汉字有关的教材中,教材内容设计不太合理:有的教材以汉字部首为主要内容;有的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展示汉字。笔者在初级班教授读写课的教材中,也涉及汉字的学习,其中汉字既没有图片展示,也没有例子解释,笔者认为这种设计有些单调;甚至有些汉字的难度对于初级留学生来说较难,这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教师的教授也有难度。

以上是目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现状的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不足。这个分析有助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总结一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教学策略,希望对提高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策略

(一)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汉字是音义结合的文字,它不仅数量多,而且结构也复杂,故学习时难度较大。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形声字,这有助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汉字教学方法,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注意汉字的语境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本义或者语境义。

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母语、文化与中国的相比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对汉字的形体有一定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日韩学生的语言负迁移,比如韩国所学的汉字是繁体字,在习得过程中,学生容易受繁体字的影响;而对于非汉字圈的学生,他们对汉字的拼音比较熟悉,但是他们对于汉字形体的学习要求比较严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不仅要严格规范自己的书写,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这不仅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endprint

(二)注重汉字教学顺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不仅要注重汉字学习的次序,还应注重每个字的学习具体步骤。每个学期,教师需做好整个学期以及每课时的教学计划,对于一些初级阶段出现的较难的汉字,应该调整学习的顺序,把较难的汉字延迟放在合适的时候学习。具体学习单个汉字时,教师先教学生认读,然后再拼写强调笔画、笔顺。尤其在初级阶段,留学生逃避写汉字,此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需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认读汉字,明白汉字的意思,帮助学生记住汉字,之后再进行汉字的拼写。这不仅能减轻留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效率。

(三)对汉字进行分类教学

汉字的数量较多,其中形声字的数量居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区分所学汉字是否是形声字。对于非形声字,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技巧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比如“木”“山”“水”“日”等象形字,可以利用与字形相同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于形声字,教师应注重形旁和声旁的作用,形旁可以用于总结归纳一些汉字,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白汉字的意义,比如“江”“海”“河”“湖”等漢字都有相同的偏旁,且都与“水”有关。声旁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所学的汉字,也有利于猜测不认识的汉字的读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汉字进行分类教学,不仅有助于识记所学的汉字,还对猜测生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注重汉字教学方式和技巧

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借鉴的方面,但是,只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技巧。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卡片、实物以及一些汉字学习软件进行教学,把生硬的汉字具体化、形象化、动感化,把无意识的记忆变成有意识,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汉字,还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此外,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做一些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我,不仅有助于学习,可以培养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对增强留学生的自信心也有所帮助。

(五)学以致用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图和记忆规律,对于已经学过的汉字,如果不加以练习并实际运用和及时复习巩固,学生很容易遗忘。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师方式、技巧,学生学习汉字以后,应设计合理的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用汉字组词,再说句子,最后引导学生写在笔记本上。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辨认、动作演示等方法,复习学过的汉字。笔者认为课后作业也是必要的,运用所学的汉字写句子,逐渐过渡到成段表达。每次布置的课后作业,下次上课教师必须检查并且评价。只有学以致用,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久而久之,这不仅可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培养留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六)及时巩固,增强记忆

汉字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记忆的功能,对所学习的汉字进行及时复习和巩固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记忆规律,及时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汉字。当然,复习巩固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本文第五方面提到巩固的一些方法,实际运用是巩固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新的汉字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比如学习“戴”这个字,可以问学生这个字里面有几个学过的字,这既能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新知识的效率,同时还能调动课堂气氛。

(七)注重文化差异

汉字本身蕴含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中华文明的流传有重要作用。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教师在讲练汉字时,需要注意跨文化的差异。比如讲解“赢”这个汉字时,在举例子的时候就不要用1:0,因为前段时间中韩足球比赛成绩是1:0,这会让韩国学生心里有一种失落感,从而影响课堂质量。这不仅是时事,也是文化之间的差异。此外,对于一些敏感的词或者数字,教师在讲练汉字时,不要涉及。在教学中,注意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避免一些课堂尴尬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语

汉字不仅是汉语语言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流传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汉字教学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获得一定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一些学校不是专门开设汉字课,而是把汉字习得融入汉字课或者其他课型中。此外,课时量较少。虽然这么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留学生很难全面习得汉字。因此,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不断发展,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言文字应用,1999(1).

[2]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3]胡文华.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吕必松.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吕必松.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朱志平.汉字构形学说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7]翟汛.对外汉字教学刍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作者简介:杨宏艳,女,1989年生,山西朔州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文字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