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积极心理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7-09-15汪婧祎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语文课堂

汪婧祎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激发人性中积极乐观的一面来提高人的体验、幸福感和满足感。语文教学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采用“说学做”教学,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增加主观体验、幸福感和快乐感。本文主要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并由此提出了可行的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大学语文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揭示了其本质特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动力大,积极性就高;心理动力小,积极性就低。大学生作为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人经历高考,在学习上有一种挫败感,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表现为意志力差、自控力差,缺乏自信和能力。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语文等级考试获得证书,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导致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动力弱,表现被动,缺少积极性。因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已成为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

一、积極教学法理论依据

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与教的“乐观主义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

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布卢姆提出:“学生从事每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认知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就越积极。”他认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新的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及其以后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

(二)学生积极的情感

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布卢姆认为学生成功地学习一门学科与他的情感特征有较高的相关性。那些具有较高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高峰的学习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增强了学习意愿,形成了成就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大大增强。

(三)反馈—矫正性系统

布卢姆曾经提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内容的及时反馈和教师的适时矫正才是正确的学习策略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及时对当前教学步骤的有效性进行评判,并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这样才能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记牢。

二、采用“说学做”语文快乐教学法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潜力和积极性的发挥是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自我肯定,注重追求潜力和积极性发挥的过程及体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获得表现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说学做”积极教学法,通过运用兴趣和情感等积极心理因素解决语文学习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一)积极地“说”,培养兴趣

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说”,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用语文“开口说”的机会,避免不说、不用、不学语文的现象发生;同时教师努力降低“说语文”的难度,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体验。如在课堂热身环节设计课文生词挑战赛,即课堂上教师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词,学生分组比赛猜词,一个同学用语文“说”出相关内容,另一个同学猜。运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享受到“说”语文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二)积极地“学”,体验快乐

经过一段时间“说”语文的热身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欲望和进一步学好语文的渴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他们学习的内容,选择他们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思考,同时教师适时对他们良好的表现,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不吝惜夸奖和褒扬,使语文学习成为他们愉悦的体验,使语文学习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

(三)积极地“做”,产生动力

在“做”的环节,针对大学生语文学习目标不明确、忽视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运用语文,把听懂语文、会说语文等语文运用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例如要求学生每天都用语文和自己的同伴交流,从说语文单词、语文句子、进行语文对话到欣赏语文影片,把听懂语文、说出语文和运用语文当作学习的乐趣。

作为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的基地,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大学语文教师应深入研究和运用积极心理学,努力钻研教材,分析和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潜能,积极、主动学习语文,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英.浅谈语文教学的积极心理学重塑[J].教育,2017(14).

[2]吴春芳.积极心理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艺术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3]羌金云.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纳入和贯穿积极心理学[J].语文天地,2014(33).

[4]许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5]杨惠勤.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大学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