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学互鉴 携手未来黄金

2017-09-15鲁克

神州学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青少年

鲁克

“中国塑造了我”

一个东盟的来华留学生,前不久回了趟母校泰国清迈大学,差一点被母校当成中国游客,并被要求去游客接待处登记。

他,是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的泰国留学生,中文名叫彭文彬,一个没有任何中国血统却把普通话说得跟中国人一样地道的泰国人。7月28日,在贵阳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彭文彬分享了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小时候,彭文彬离当地一所华人学校比较近,便从小在这里学习中文,对中文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小学校六年级,由于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他准备转学到另一家免费公立学校。当时,彭文彬已经穿上了新学校的校服,到华人学校去办转学手续,但校方表示,既然已经在这里念,那就继续念下去,学费的事儿先放一边。最终,彭文彬幸运地留在了华人学校,这让他对继续学习中华文化的未来之路心生憧憬,也开始真正与中国结缘。

高中毕业后,彭文彬考取了清迈大学,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汉语专业。在大学三年级,他荣幸地获得了一个到中国北京进修一年汉语的机会。在彭文彬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第二个转折点。这一年的进修,彭文彬的中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被清迈大学孔子学院推荐参加2011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泰国赛区的角逐,并幸运地作为泰国学生代表来华参加复赛及决赛,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大学毕业之后,彭文彬获得了孔子学院总部授予的赴华留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奖学金。当接过硕士学位证书时,彭文彬说:“作为一名热衷于汉语、热衷于中国文化的青年,既然要走这条路,那就要走到底。学更多的知识为泰中两国服务。”他下定决心继续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

听到彭文彬的故事,开幕式现场有一片掌声特别热烈,声音来自一群统一着装、有着不同肤色、年龄不等的青少年。他们是一群特别观众,衣服上都印着三个字 ——“汉语桥”。

这些青少年来自东盟9个国家的15所孔子学院,有300多人,是“汉语桥”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华夏令营的成员。以东盟周为契机,他们在贵州进行为期一周的汉语学习文化体验。

以文化交流活动为平台,切实加强中国与东盟青年一代的交流,增强相互学习和友谊,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重要使命,而已经成为国际品牌的“汉语桥”正是达成这一使命的重要人文交流载体之一。

事实上,“汉语桥”等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品牌,正在浸染着东盟和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们。参加过“汉语桥”比赛并获大奖的彭文彬说,来中国的这6年,作为一个外国青年,他见证了中国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昌盛,见证了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胸襟。来中国这些年,中华文化中“仁爱”与“善泽天下”的价值观深深地感染并影响着他。彭文彬强调这就是他在中国的最大收获。

“中国塑造了我,我要用我学到的知识,为未来东盟与中国交流尽一份力。”彭文彬表示,学习汉语让他与中国结缘,也为他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他将把从中国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人,并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中国与东盟交流的使者。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本届东盟周上,像彭文彬这样愿意成为和平使者的东盟青少年还有很多。他们也积极在各种活动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关乎中国,关乎东盟,关乎世界,关乎“一带一路”。

在习近平主席曾经到访过的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互学互鉴携手前行——中国-东盟青年携手未来论坛”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百余名青少年代表,他们欢聚一堂,交流探讨,共叙未来。

活动现场,百余名青少年代表围绕中国和东盟青少年的留学成长、文化交流、互学互鉴、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各国代表踊跃发言:有的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及其间的无数次第一次,如第一次骑共享单车,第一次完全用中文上课;有的分享自己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如中国的孝文化,“父母在,不远游”;有的赞叹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借鉴意义,如便利的高铁;有的分享在东盟各国交流期间的精彩故事,如怎样与当地同学打成一片;更有东盟青年表达对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的感恩之心,愿意留在中国,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中……

他们身上,洋溢着朝气,更彰显着属于青年那份独特而又沉甸甸的责任感。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来这里留学,就应该成为中国和新加坡友好的使者。”新加坡留学生林家怡告诉记者,今年是她在中国留学的第四年,她高中时有幸得到新加坡城隍艺术学院的支持,远赴北京开始专业习舞,现在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专业。开幕式前一天的庆典晚会中,她表演了《丝路之美》中的荷花独舞。荷花在佛教中寓意着纯洁、清廉、吉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以荷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友谊的象征。林家怡表示,她想通过舞蹈,表达对“一带一路”的祝福。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一句名言。林家怡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各有特色,虽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有所差异,但在文化艺术领域上,大家是和谐的。林家怡认为,儒家思想引导青少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她呼吁各位来自中国-东盟的青少年代表互学互鉴,吸取各个国家的优秀知识和文化,融入自己国家的发展需求,并且勇于创新和发展。

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来华留学生惊叹的同时,也让他们对中国多了一份敬意和认同。活动组织者针对东盟来华留学生的调研发现,留学生最想带走两样东西,一是高铁,二是支付宝。在活动现场,不只一名来华留学生表达了想留在中国工作积累经验再回国发展的意愿。

老挝留学生许诺表示,他參加了很多中国和老挝的交流活动,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多样性让他爱上了中国。留学期间,他特意进行了一次苗寨之旅,体验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他强调,他是真的喜欢中国,他的梦想是毕业之后留在中国。endprint

娄缃旖是马来西亚留学生,目前在天津大学跨文化教育专业读硕士研究生。本次东盟周庆典晚会上,她参演了《中国-东盟:我们的美好未来》朗诵节目。

世界经济正在复苏,

经济的巨人已经在准备站起来,

东盟十国手牵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然后一跃而起,

……

睦邻友好也可以互利共赢,

我们本来就应该不分彼此。

面对在场近百名观众,娄缃旖即兴为大家朗诵了一段。对于中国,她爱得沉淀。“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中国的就业政策再开放一些,让我们留学生有发展的机会,很多留学生都会欢迎。而我,会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回国发展。” 娄缃旖期盼说。

“中国学生也应该补一补东盟知识”

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不只是东盟留学生引进来,还体现在中国学生甚至教师走出去,去了解和参与东盟。

活动现场,一位中国80后特别引人注目,他刚刚获聘为老挝、泰国和新加坡等3个国家高校的客座教授。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留学泰国的中国学生。他叫沈麟,是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从第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学生身份成为志愿者,到今年以教师身份成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工作人员,沈麟已经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整整10年,并因此与东盟各国烙下深深的友谊印迹。沈麟认为,中国学生到东盟留学,应该抓住机会好好学习知识,在传承祖国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和融汇留学所在国文化。“中国学生也应该补一补东盟知识。”沈麟表示,他正筹备在贵州大学开设东盟国家概况选修课。

110多年前,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中国和世界各国青少年也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广西民族大学的越南留学生阮芳草认为,中国和东盟青年应该携手互学互进,一起搭建中国和东盟友好的桥梁。

其实,为未来东盟与中国交流尽一份力量,中国和东盟青少年已经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本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参加中国-东盟青年携手未来对话论坛的全体青年代表向全体中国和东盟青少年提出广泛倡议:“希望各国青年要传承中国和东盟的传统友谊;相互尊重各国多样文化,加强交流、增进理解、相互借鉴、凝聚发展共识;各国青年要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充分发挥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为中国-東盟合作新局面和各国的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 (摄影/本刊记者 蒙梓)endprint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青少年
学汉语
青少年发明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