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研究
2017-09-15赵建吉王艳华刘丽夏宏
赵建吉++王艳华++刘丽++夏宏
[摘 要]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于引领支撑河南创新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剖析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现状、与中部地区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对比分析基础上,基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6-16-4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in Zhengzhou-Luoyang-Xinxiang
Zhao Jianji1 Wang Yanhua1 Liu Li1 Xia Hong2
(1. Research Center of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2. Financial Department,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Zhengzhou-Luoyang-Xinxiang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Hena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of Zhengzhou-Luoyang-Xinxiang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and carried out comparative research with other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in middle China.Based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of Zhengzhou-Luoyang-Xinxiang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during thei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Luoyang-Xinxiang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Key word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Zhengzhou-Luoyang-Xinxiang
1 鄭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现状
1.1 建设成效显著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郑洛新)是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1]。自获批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郑州、洛阳、新乡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创新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郑洛新拥有全省1/3的经济总量,1/2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方面,2016年新增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0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郑州市获批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洛阳市获批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新乡市获批为国家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试点城市[2]。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创新型龙头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家、227家和500家,分别占全省的60%、64%和70%[3]。高新技术产业入园企业占全省总量的55%。郑洛新示范区所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全省的90%以上。郑洛新三个国家高新区在全国排名稳中有升,其中郑州国家高新区跃升至全国第12位。
1.2 郑洛新内部发展不平衡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个片区创新发展水平差别较大,郑州高新区一家独大的现象较为突出。郑州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部分关键指标进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上升至第七位,综合排名上升至第十二位,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上升至第七位,在2016年科技部发布的高新区孵化培育能力评估中,郑州高新区位居全国第二位。从总体发展概况看,郑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13亿元,分别是洛阳和新乡高新区的4.2和2.9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1%,远高于洛阳和新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备案科技中小企业数量、上级以上研发平台、上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器、专利授权量等指标均大幅领先于洛阳和新乡高新区(见表1)。
从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投入产出情况看,2014年,郑州市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达到 81家,分别比洛阳高新区和新乡高新区多18家和51家;占全部136家规上企业比重的59.56%,分别比洛阳高新区低1.02个百分点,比新乡高新区高11.94个百分点。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拥有71个研发机构,分别比洛阳高新区和新乡高新区多59家和37家。郑州市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13.3亿元,分别比洛阳高新区和新乡高新区多7.18亿元和8.32亿元。郑州市高新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3.25%,比洛阳高新区市和新乡高新区分别高出0.31个百分点和1.34个百分点。郑州市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927件,分别比洛阳高新区和新乡高新区多199件和595件。其中,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为22.65%,分别比洛阳高新区低20.48个百分点,比新乡高新区高0.06个百分点(见表2)。endprint
2 郑洛新创新发展水平在中部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位置
2.1 郑洛新入统企业数量少且高新技术企业比重低
从中部地区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入驻企业看,入统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武汉东湖,是其他三个示范区入统企业数量的1.87倍;郑洛新与长株潭、合芜蚌等示范区入统企业数量基本相当。但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远远落后于武汉东湖、长株潭和合芜蚌,高新技术企业占入统企业的比重仅为21.45%,分别比上述示范区低15.72、19.73、28.84个百分点。从示范区营业收入看,郑洛新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三,仅仅高于合芜蚌。但是,郑洛新示范区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5.66%,与长株潭基本相当,比武汉东湖和合芜蚌低12.57和6.78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在中部地区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比重最低,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排名第三且与排名第四的长株潭基本相当(见表3)。
2.2 郑洛新创新人才数量及比重排名较为靠后
从示范区从业人员看,武汉东湖吸纳的从业人员数达到51.19万人,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位,这也与其入统企业数量最多紧密相关。郑洛新排名第三,为43.14万人。从留学归国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的比重看,合芜蚌排名第一,达到1.36%;郑洛新排名第二,为0.68%,仅为合芜蚌示范区的1/2。郑洛新示范区大专以上和中高级职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3.47%和12.29%,均位居中部地区第三位,除了与武汉东湖的差距较大外,与长株潭、合芜蚌的水平基本相当。总体而言,郑洛新示范区从业人员数量以及各大专以上、高级职称等技术人才的比重基本稳定,均在四个示范区排名第三。留学归国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的比重表现相对较好,排名第二,但与合芜蚌的差距还较大。表明近年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载体,吸引海归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模与力度加大,成效显著,但还需继续提升(见表4)。
从中部地区四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发活动看,武汉东湖R&D人员数量、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在四个示范区排名均位居第一位,R&D经费内部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排名第二,表明武汉东湖示范区的科技研发投入以及人员投入处于领先地位,这也与其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18.23%)位居中部地区首位相一致。郑洛新R&D人员数量、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等五项统计指标均位列中部地区末位,表明郑洛新在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表5)。
3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提供了重要机遇。金融危机后,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日益明晰,全球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与历次科技产业革命不同的是,在此次科技产业革命的许多新兴领域中,中国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领域优势突出,应积极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赢得创新发展主动权。
第二,河南发展实践亟待通过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其中一张牌就是“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当前河南省工业结构重、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依然突出。冶金、建材、化工、纺织、能源五大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高达45.7%,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占比仅为7.7%和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工业企业利润落后全国,表明对传统产业依赖严重,发展转型滞后。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亟待突破,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与制造业相配套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等急迫问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要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第三,“一带一部”区位优势以及新一轮中部地区崛起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来新机遇。国家统筹推进“四大板块”与“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急需河南加快融入。通过郑洛新示范区建设,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向北与京津冀对接,向南与长江经济带联动,构建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同时,与邻近的武汉东湖、长株潭、合芜蚌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同发力,为新一轮中部地区崛起以及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第四,“三区一群”国家战略的统筹联动与协同发展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三区一群”战略引领国家已经批准我省的相关战略实施与战略平台建设,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发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通过加快系列制度创新,加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构建对外开放平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通过中原城市群建设,全面郑洛新三地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完善区域合作与产业协同机制。
第五,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临建设任务重、区域竞争压力大的挑战。郑洛新虽然汇集了河南省的主要创新资源,但创新平台不多、创新环境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中西部地区面临武汉东湖、长株潭、合芜蚌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强劲挑战。
4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打造高端创新集群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培育一批“百千万”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与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高端化,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配套关系,打造高端创新集群。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强产业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推进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打造现代种业和食品产业集群。加快先进技术在建材、冶金、化工等传统行业的应用,增强产业链终高端产品带动能力。endprint
4.2 打造由创新领军企业为引领的高科技企业梯队
以创新领军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瞪羚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构建促进创新领军企业持续涌现的高科技企业梯队,为创新领军企业培育储备优质资源。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瞪羚企业培育工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的科技中小企业抚育体系,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并上市。
4.3 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开放协同的创新系统
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设计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企业工程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4 建设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加快推进郑洛新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突破外籍人才永久居留和创新人才聘用、流动、评价激励等体制和政策瓶颈。依托中国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载体,结合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世界一流、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经验的领军人才,以及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带动产业转型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依托中原学者、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人才工程,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4.5 增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鼓励引导社会创业投资机构及投资人,通过多种形式为创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风险投资的成长。借鉴硅谷银行经验,探索培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为主要业务的科技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发起设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
4.6 发挥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效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借鉴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武汉光谷等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创新创业、科技金融、創新人才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实践,结合我省实际打造创新政策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行政审批目录化管理,探索实行“多证合一”模式,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在高端人才跨境流动、跨境投融资与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孵化与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许贵舫,闫道锦.三大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比较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2):93-98.
[2]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2016年河南省科技工作报告[R].http://www.hnkjt.gov.cn/2017/03/08/1488939464432.html,2017-08-14.
[3] 尹江勇,马雯.强力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回顾与展望·综述篇[N].河南日报,2017-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