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孙连城式“懒政”员工该怎么办
2017-09-15海问
◎海问
遇到孙连城式“懒政”员工该怎么办
◎海问
斯科茨曼制冰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 王晴
引子
不久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起广泛热议。剧中身为京州市光明区区长的孙连城颇有些意思。区别于为己逐利的各路官员,他不谋升迁,也拒绝贪腐,但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做官不勤,同样为百姓侧目。现实中的公司不乏有像孙连城这样的“懒政”员工,喜欢安逸、得过且过,因循守旧、抗拒成长。试问: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是否有一良计,激励他们重拾奋斗的初心,实现咸鱼大翻身?
负面影响可不小
海问:说起公司里的“懒政”员工,他们往往有哪些共同特点?
王晴:这类员工在企业里多多少少都有。比如工作上偷工减料,甚至都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目标。再或者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但为了伪装延宕的毛病,在领导关心进度时,还刻意表现得非常忙碌。还有一种人,上班正事从不积极,却在暗自忙着干私活;不钻研业务,却醉心于办公室政治,对上级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当然,孙连城式的特点也更典型,无私无欲、但求无过,工作之于其像是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们缺少热情,因而没有盼望。
从我的观察,偷懒的员工不太会出现在初创或是小型的公司里,因为在那里大家逐利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一致,如果懈怠了,歇业回家就是迟早的结局。相反,当一个组织机构越来越大,存续的时间越来越久,各种内部制度越发稳定不变时,就易于出现所谓的“懒汉”问题。
海问:员工“懒政”对于一个组织的负面影响大吗?
王晴:当然。好比有些怠惰的基层员工,喜欢隐瞒遮盖小问题,能糊弄一天是一天,等到问题被发现时就难以修复了。有这样的人,还容易造成部门与部门间的推诿、内耗,在一些具体案例中,蝴蝶效应甚至最终波及整个产品质量与公司业绩。
如果是管理者做事迂腐、得过且过的话,将极大地败坏集体士气,让下属有样学样。像《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身为一区之长,竟然每天掐表上下班,一刻都不耽误。市长让其改进信访窗口,他随便买了几把小凳子就应付了事。这样的领袖,怎能期待他手下的人会办事亲民?
以上都是从显性的负面角度说的。我们再来换个视角。如果你持有一只股票,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过去了,股票未涨也未跌,你觉得你是赔了还是赚了?一定是赔了,对不对?因为你投入了时间,却没有获得与时间相匹配的回报,当然就是赔了(还不如当初直接存银行)。同样的,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如果一名员工进入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其专业技能还是职业能力都没有成长,或者曾经成长过却在某个时刻停滞不前了,这就是公司人才投资的损失。所以,但凡立足长远发展的企业,都会格外注重人才团队的建设。真正理想的状态,就是公司与员工共同成长,两者彼此助益。公司的成长会为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员工的成长又能将公司的事业推上一波又一波的高峰。
客观环境是主因
海问:那么,造成“懒政”的原因有哪些?
王晴:员工工作怠惰的原因很复杂。首先,个体内在动力的差别肯定是不能忽略的。有些人考公务员是为了为人民服务,而另一些只在乎它是个砸不碎的金饭碗,两者哪怕是在同一岗位,带来的绩效表现都肯定不一样。这点不难理解。
但如果我们只从主观角度来解释员工偷懒的理由,也会有很大的偏差,因为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就我多年的经验,员工“懒政”,要么缺能力、要么缺热情,更多的情况是两者兼而有之。那么,他们是怎么一步步“沦落”至此的呢?比方说刚刚入职一家公司的年轻人,他们能力虽弱但积极性高。而如果在日后的岁月中,公司没有注重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平台(这包括直线主管的管理不当,绩效考核不对,以及激励尺度不对等)的话,那么这群原本可以被提升的新鲜人,就容易倒退成为能力与积极性双低的懒惰分子了。
再来说说像孙连城的公司中高层人士,他们的“懒政”也可能有诸多客观因素。孙连城可以从众多的公务员中一步步擢升为一区之长,勤奋、才华与理想肯定都是有的。也就是说,他原本是一个能力高、积极性也高的人。但这些人因为在熟悉的环境待得太久,没有遇到新的挑战(通常是晋升通路被封堵,与之连带的薪酬奖励缺乏等),渐渐产生厌倦感,慢慢地就从能力、积极性双高的人,滑向能力高、积极性低的中间阶段。之后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技术的更新迭代,他们因为积极性不高,难以掌握新技能,就再次“蜕变”为能力低、积极性又低的一类人了。
激励机制来鞭策
海问:所以,如果发现了欠缺能力与热情的“懒政”员工,公司可以怎么做?
王晴:一个人持有的股票3年未涨,他会怎么办?第一,将股票抛售,去买入更有竞争力的其他股票;第二,继续观望,“按兵不动”。类似的,企业通常对待绩效平平的懒惰员工,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如果负面影响不大的话)就听之任之了。但无论何种方法都会带来风险以及经济利益的损失。好比前者,公司想在合同期限内合法单方解除,前提必须是员工犯下重大过错,否则就是双方协议解除,需要支付一笔经济补偿。但无论是哪种,我想问,如果不是个别人而是有一群人在“磨洋工”,该怎么办?
所以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本不在个案处理上,而是应着重建立一套激励人才的管理机制。这样,即使懒惰是人的天性,在“形势比人强”的外部环境下,更多的员工可以从平凡成为优秀,从优秀变为卓越。因为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是人性使然呀。
首先,定期了解员工的需求。国内外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已相当成熟,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等,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前提,还需要企业自身对员工需求的切实了解。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可以激励到他的着力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期望获得职位的晋升,有些人期待更多的收入,还有人在乎阶段性的出国培训机会……不一而足。所以,员工在职业上的真实想法若能顺畅地被管理层知晓,这已做到可以激励他们的第一步了。当然,不可能所有的需求都被满足,但对企业来说,这些珍贵的一手资料将有助于使建立的激励机制起到最大作用。传统上,这项工作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展开,可以用问卷调查、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不过一些非刻意的形式有时更有效果,好比上一级在日常工作中对下一级的关心,午餐时刻的私人聊天;团建活动时同龄人在一起的畅所欲言等。所以,员工的心思其实并不难猜,重要的是细水长流地关注搜集。
其次,构建清晰的成长通路。很多人的惰性始于倦怠,而倦怠则源于不变的工作环境。让一名员工在组织架构内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蓝图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他就可以一直向着阶段性的小目标专注奔跑,而在实现过程中,他的环境就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这个“环境”不是狭义的意思,指的可以是他的工作内容变化了,或职级提升了,或收入更多了,或获得了外派机会、在职培训机会等。所以,我说的是“成长”通路而非“晋升”通路,因为必然的,可以攀登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将越来越少,光从职位晋升这一条轨道去实现员工流动不可能普惠大部分人。而成长通路就不同了,它可以囊括的更多。
再次,建立多劳多得的薪酬体系。对公司管理层级的员工来说,中长期激励、分段奖励是比较有效的薪酬方式,个人业绩与企业业绩挂钩;对于中层和核心骨干员工,年薪制是有效的激励方式。基层员工的嘉奖要与每月薪资挂钩,要及时直接,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可以提高奖励幅度。
除此之外,我想再聊些个人的经验体会。对于新入职的年轻员工,公司要把握好他们在这个阶段的热情,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假以时日,他们中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就会迅速成长,成为既有能力又有热情的骨干力量。一个不错的实操经验是,每次开会都先让最年轻的员工发言,因为在很多公司最年轻的人往往是最后一个说的,当他们听了诸多“前辈”的发言之后,更多的就是附和点赞了。而第一个说,没有蓝本可循,往往就是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成熟与否先不论,至少一定原创。这是对年轻人很好的鼓励方式。
而像孙连城这种不与时俱进,光想躺在功劳簿上的中高层员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他们调离现在的岗位,如果他们还想在单位里继续发展,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诚惶诚恐起来,这时他们的潜能会被激发。当然,如果他们已经变得懒惰,调岗后工作态度不见好转,那么这种人就不应该再留了。即使解约的经济补偿相当可观,公司也不能顾惜,因为他们会带给他人很坏的影响,也封堵他人的晋升通路。
拓展阅读
PIP:来自谷歌的懒汉“变形计”
PIP,即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又称“表现提升计划”。进入这个计划的人,需要在定期内(一般是一个季度到半年)改进绩效表现。
从直属领导至人力资源部门对PIP员工要有一系列的管理手段。首先,针对他们的问题制定特别的辅导,这既包括提升业务水平的训练,也包括对工作态度和时间管理水平的监督。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在管理上会有相应的措施。不过,对于这一类人,下面4条措施是普遍使用的:
1.加强PIP员工的时间管理。虽然上下班时间比较灵活,但绩效不好的员工常常占这个便宜,晚来早走、中间溜号。因此,对于这些员工要严格考勤;
2.制定周计划并监督实行。PIP员工要在周一制定一周的工作计划,并发给直属领导,领导要在周末和PIP员工面谈,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3.1对1的专业辅导,这件事可以由经挑选的资深员工进行;
4.多给PIP员工介绍他们自己工作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