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溪县不同类型油茶林产量与改造效果分析

2017-09-15吴玉珍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尤溪县产油量低产

吴玉珍

(尤溪县林业局城关林业站,福建 尤溪 365100)

尤溪县不同类型油茶林产量与改造效果分析

吴玉珍

(尤溪县林业局城关林业站,福建 尤溪 365100)

采用实地调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尤溪县6个坡度级和4种经营类型的油茶林的分布面积和产量及3种经营类型(低产林)的改造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尤溪县油茶林2008年的面积13519.03 hm2,主要分布于斜坡地和陡坡地,两者共占总面积的91.28%,不同坡度级的油茶林产量的变化幅度为61.90~110.62 kg·hm-2,缓坡地以上的林分产量随着坡度级的加大呈降低的趋势;现有油茶林经营类型以中和差为主,约占整个种植面积的89.78%,油茶林产量与经营等级呈正相关,好、中、差、荒芜4种经营类型的油茶林产量分别为313.42、102.73、64.83、27.59 kg·hm-2,总的年平均产量为93.92 kg·hm-2;中、差、荒芜3种经营类型的油茶林改造后3 a的平均产量与改造前3 a相比,产量比值分别为2.4、2.6、7.1,平均增产150 kg·hm-2左右,且改造后林分增产幅度与经营类型密切关联,经营类型越低则增产幅度越大。

油茶;经营类型;坡度;产量;低产林改造

油茶(Camelliaoleifera)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其加工制成的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美誉[1]。油茶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丘陵山区,主产于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省(区)[2]。作为我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福建省近几年油茶发展势头迅猛,2008年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17.4万hm2,2010年油茶籽产量达9.48万t,油茶种植面积和产量同步增加[3-4]。位于福建省中部的尤溪县是福建省油茶主产区和我国油茶之乡,2008年油茶林面积达1.35万hm2,分布在14个乡镇和230个村,总产值达2500多万元[5-7];油茶生产已成为当地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近些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油茶的政策扶持下,尤溪县油茶林新植和油茶低产林改造稳步推进[3,8],2009—2014年新种油茶面积0.35万hm2左右。由于前期种植的油茶林品种杂、经营粗放和近期发展的油茶林立地把关不严、管护措施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现有油茶林分产量不高,且相当一部分为低产林[7,9],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和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一些学者针对尤溪县油茶生产存在的问题和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探讨[5,7],对油茶丰产林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6];但从全局角度调查尤溪县油茶不同经营类型和林分产量以及评价低产林近年改造的实际效果的相关研究则鲜有涉及。因此,笔者分析了尤溪县现有油茶不同坡度级和经营类型及其林分的产量,总结低产林改造取得的效果,以期为油茶林科学经营和优化油茶区域布局,进而推动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闽江西南侧,戴云山脉北段西坡,地处中亚热带,北纬28°48′—26°24′、东经117°48′—118°36′,为亚热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具东南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水势条件优越,年均气温18.9 ℃,年均日照时间1764.6 h,年无霜期299~332 d,≥10 ℃的年积温4482.7~5974.6 ℃,年太阳辐射量397.7~427.1 kJ·cm-2,年降水量1400~1800 mm,最高年份达2324 mm,年均降水量1599.6 mm,年均蒸发量1323.4 mm,常年相对湿度达83%左右。尤溪县素有种植油茶的传统,在2009年之前已发展油茶林面积1.35万hm2;2009—2014年期间,人工整地新植油茶林0.23 万hm2,钩机建园新植油茶林0.12万hm2,分布于全县除尤溪口镇以外的14个乡镇,海拔70~1065 m的地区。

2 研究方法

2.1 不同坡度和不同经营类型的划分与年产油量的调查

采用实地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与统计。基于1∶10000的地形图资料,结合实地核查测算小班平均坡度、海拔分布上下限和小班面积;然后根据平均坡度划分不同坡度等级,0~5°为平坡、6°~15°为缓坡、16°~25°为斜坡、26°~35°为陡坡、36°~40°为急坡、>40°为险坡。经营类型以年全面除草松土抚育2次以上为好,以年全面除草松土抚育1次为中,以年全面劈草抚育1次为差,以连续2 a以上无采取任何抚育措施为荒芜。小班年产量调查,以小班林相为基础,访问大部分农户2006年、2007年平均的产鲜果量推算出小班产鲜果量,再按5%折算成相应小班2006年、2007年的产油量。

2.2 不同经营类型低产林改造示范片的调查与统计

选择3片最具代表性经营类型的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其基本情况见表1。结合树体改造(伐除过密及病、老、劣树,选用良种大苗按密度进行定穴补植,保留1500~1650株·hm-2,采用合理整枝修剪,形成扇型或园头型等丰产树形)和土壤改造(进行带状深翻垦复,沿水平做梯带整地,畦面外高里低,内壁开竹节沟,建成“三保山”;2011年、2012年的2月下旬追施复合肥0.5~1.0 kg·株-1,2011年、2012年、2013年每年的9月锄草松土1次)进行低产林改造。采用入户访谈方式调查2008—2010年(改造前)油茶林的抚育管理情况及产果量,以实地调查方式统计示范片2011—2013年(改造后)的油茶抚育管理情况及产果量,再以鲜果量的5%折算成产油量。

表1 不同经营类型油茶低产林改造前基本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坡度级油茶林分布面积和产量

从表2可知,尤溪县2008年共有油茶林面积13519.03 hm2,其中已投产面积为13298.31 hm2;油茶林均分布于6个坡度级,但主要以中间等级的斜坡和陡坡为主,这2个坡度级的油茶林共占90%以上,而平坡、缓坡、急坡和险坡的分布比例分别为0.51%、6.20%、1.97%、0.04%。

不同坡度级的油茶林产油量差异比较悬殊,其产量的变化幅度为61.90~110.62 kg·hm-2,其中以缓坡地产量最高,以平坡地最低;除平坡地之外,油茶林的产量有随着坡度级的加大呈降低的趋势,但在斜坡、陡坡和急坡间的产量差距偏小;不同年度的油茶林产量差异较大,2007年的产油量几乎是2006年的2倍,表明油茶林结实存在明显的大小年。

表2 尤溪县不同坡度级油茶林分布面积及林分产油量

图1 不同经营类型油茶林面积的分布比例

3.2 不同经营类型油茶林分布面积和产量

尤溪县油茶林经营类型主要为中,其面积比例占73.80%;其次是差,面积比例占15.98%;这2种经营类型约占90%。而经营类型好和荒芜的约占总面积的10%(图1)。不同经营类型的油茶林产量存在显著的差异,经营好的年平均产量为313.42 kg·hm-2,而经营荒芜的产量仅为27.59 kg·hm-2,两者相差10多倍;经营中和差的油茶林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2.73、64.83 kg·hm-2(表3),说明不同经营措施对油茶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经营措施越好则林分产量也越高,尤其经营类型好的增产最明显;总体上,尤溪县油茶林的年平均产量为93.92 kg·hm-2。此外,经营类型好和荒芜的油茶林2007年与2006年产量的比值为1.3左右,而经营类型中和差的2007年与2006年产量的比值均超过1.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约经营或粗泛经营均有利于减缓油茶林结实大小年的发生。

表3 尤溪县不同经营类型油茶林分布面积及产油量

3.3 不同经营类型低产林改造效果

选择剑溪片、西华片和苏峰片3个片区,对不同经营类型低产林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片区油茶林改造后都取得显著成效。改造前的2008—2010年,经营类型为中、差的油茶林年产量剧烈波动,其变化范围分别为68.51~156.72 kg·hm-2、42.57~115.76 kg·hm-2;而经营类型为荒芜的油茶林产量变化不大,年产量不超过40 kg·hm-2。改造后第1年,3种经营类型的林分产量急剧增加,均超过250 kg·hm-2,尤其以苏峰片产量最显著,从27.15 kg·hm-2攀升至256.73 kg·hm-2;改造后第2年产量与第1年相比有所降低,但与改造前的最高产量相比,仍有较大幅度的增产。总体上,改造后林分产量的增产幅度与经营类型密切关联,经营类型越低则增产幅度越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与改造前3 a的平均产量相比,改造后3 a油茶林的平均产量增加150 kg·hm-2左右,中、差、荒芜经营类型油茶林改造后与改造前的产量比值分别为2.4、2.6、7.1(表4)。

表4 不同经营类型油茶低产林改造实际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尤溪县油茶林2008年的面积13519.03 hm2,油茶林主要分布于斜坡地和陡坡地,这2个坡度级的油茶林共占总面积的90%以上,不同坡度级的油茶林产油量差异比较悬殊,其产量的变化幅度为61.90~110.62 kg·hm-2,缓坡地以上的林分产量随着坡度级的加大呈降低的趋势。

油茶林经营的主要类型为中和差,其经营类型约占整个种植面积的90%;4种经营类型的油茶林产量的变化区间为27.59~313.42 kg·hm-2,且油茶林产量与经营等级呈正相关,经营措施越高,则林分产量也越高;尤溪县现已投产的油茶林年平均产量为93.92 kg·hm-2。

不同经营类型油茶林改造后林分增产显著,改造后3 a的平均产量与改造前3 a相比,增加150 kg·hm-2左右;改造后林分增产幅度与经营类型密切关联,经营类型越低则增产幅度越大,中、差、荒芜经营类型油茶林改造后与改造前的产量比值分别为2.4、2.6、7.1。

立地控制、经营类型和改造技术等是影响油茶林产量的重要因素[9-10]。为提高尤溪县油茶林的产量、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和促进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选择适宜的林地种植、加强已建油茶林的经营管护和加大现有低产林的改造至关重要[5-6,11]。基于上述结论,结合尤溪县油茶林的发展现状,提出尤溪县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宜选择缓坡、斜坡为主,陡坡为辅的林地进行新植油茶,加大已建油茶林抚育管护措施,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并加强现有油茶低产林特别是经营比较粗泛的油茶林分改造。

[1]胡芳,谭晓风,刘惠民.中国主要经济树种栽培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庄瑞林.中国油茶[M].2版.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余会康,郭建平.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普通油茶含油率影响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1):87-94.

[4]兰思仁,李岱一,周有福,等.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历程、现状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0,37(4):113-117.

[5]王昂.尤溪县油茶低产林改造试验技术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2014,28(3):18-23.

[6]戴永务,刘伟平,洪燕真.农户油茶丰产林投资经济效益评价——福建省尤溪县案例[J].林业经济,2010(8):116-119.

[7]吴承文.尤溪县油茶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4):88-89.

[8]洪燕真,洪流浩,余建辉.农户油茶单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油茶地块投入产出调查数据[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6):26-29.

[9]王炳英.尤溪县梅仙镇油茶低产原因与改造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8):41-42.

[10]罗健,陈永忠,彭邵锋,等.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5):109-112.

[11]周席华,潘德森,罗治建,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J].湖北林业科技,2011(5):86-90.

Analysis ofCamelliaoleiferaYield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adients and Manage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w-yield Forest in Youxi County

WU Yuzhen

(ForestryStationofYangzhonginForestryBureauofYouxiCounty,Youxi365100,Fujian,China)

By using combination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visiting and by dividing Youxi into six types of gradient and four types of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rea and stand yield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adients and management at present in Youxi County,and describes the actual effect of transformation of low-yield forest in three types.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2008,Youxi′sCamelliaoleiferaforest mainly distributes in sloping land and steep land,accounting for 91.28% of the total area (approximately 13519.03 hectares);different types of gradients ofCamelliaoleiferaforest vary in yields ranging from 61.90 kg·hm-2to 110.62 kg·hm-2;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ient,the stand yield in gentle sloping land is decreasing;the management ofCamelliaoleiferamainly dominates by Moderate type and Poor type,accounting for about 89.78% of the total planting area;theCamelliaoleiferayield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anagement level,and the yields of four types in Good,Moderate,Poor and Wasteland are 313.42,102.73,64.83 and 27.59 kg·hm-2respectively,and the totally average yield is 93.92 kg·hm-2;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tand yield in different types of management by transforming the low-yield forest,rising about 150 kg·hm-2before and after three years of transformation;furthermore,after the transformation,the increase in stand yield closely relates to management types;the yield ratio of three types of management ofCamelliaoleiferaforest are 2.4,2.6 and 7.1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ansformat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ch proposals as choosing land area (gentle sloping land to) eligible for afforestation,improvingCamelliaoleiferaforest tending and management,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w-yield forest.

Camelliaoleifera;management type;gradient;oil yield;transformation of low-yield forest

10.13428/j.cnki.fjlk.2017.01.014

2016-06-13

吴玉珍(1975—),女,福建尤溪人,尤溪县林业局城关林业站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及管护工作。E-mail:531131460@qq.com。

S794.4

A

1002-7351(2017)01-0061-04

猜你喜欢

尤溪县产油量低产
尤溪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晚秋黄梨低产果园改造技术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福建省尤溪县老年大学校歌重焕青春谱辉煌
爸爸的手提包
低产劣质枣园高接改优增效技术
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产油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