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明地区花椰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调查初报

2017-09-15何欢宇黄淼

上海蔬菜 2017年4期
关键词:黑腐病根肿病斜纹

何欢宇 黄淼

(上海市崇明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上海崇明 202150)

·植物保护·

崇明地区花椰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调查初报

何欢宇 黄淼

(上海市崇明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上海崇明 202150)

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摸清了崇明地区花椰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状况,重点明确了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螟以及猝倒病、黑腐病、根肿病等在崇明地区花椰菜上的发生规律,为今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崇明;花椰菜;病虫害;发生规律

花椰菜亦称花椰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在上海地区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崇明是全国闻名的花椰菜之乡,花椰菜种植面积逾6666.7hm2次,年产量超过20万t,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椰菜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山东、北京、辽宁等20多个省市。陈家镇、中兴镇和向化镇为崇明花椰菜主要产区,中兴镇花椰菜生产基地已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命名为“无公害花椰菜标准化示范基地”。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花椰菜品种的引进,崇明花椰菜的品种结构逐渐从单一的白花菜转变为以紧花菜为主、松花菜为辅,花椰菜颜色也由单一白色(白花菜)增加了绿色(西兰花)和紫色(紫花菜)。随着种植制度的多样化、种植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崇明地区花椰菜上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趋势也发生了变化,为花椰菜优质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摸清崇明地区花椰菜病虫害的危害规律,揭示花椰菜各生育期(时间段)病虫害的危害特点,我们连续多年在崇明花椰菜主产区开展病虫害调查,以期为花椰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调查地点位于崇明花椰菜主要产区的中兴镇和向化镇,花椰菜种植面积大于66.7hm2。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定点5~7块菜地,每次调查50~100株,自苗期开始调查植株上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采用性诱测报技术,监测其种群变化及消长规律,同时采用灯下测报技术监测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及菜螟等其他害虫[1]。

2 调查结果

2.1 虫害

崇明地区危害花椰菜的害虫种类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螟、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蜗牛、蛴螬等,其中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螟为主要常发性害虫。

2.1.1 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崇明地区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严重,发生期、危害特点等两者基本相似。斜纹夜蛾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12月中旬,甜菜夜蛾成虫发生期为6月中旬~11月中旬,田间幼虫危害最迟可延续到12月中旬左右[2]。根据崇明区多年测报数据对两种夜蛾成虫诱捕数量分析,8月开始成虫诱捕数量占全年诱虫数的70%以上,因此两种害虫在8月份进入幼虫危害高峰期。两种害虫对花椰菜的危害期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第一个危害盛期在7~8月,此时为花椰菜育苗期和移栽期;第二个危害盛期为9~11月,此时为花椰菜莲坐期和现蕾期。2005~2016年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灯下蛾量消长见图1、图2。

图1 2005~2016年斜纹夜蛾性诱蛾量消长图

图2 2005~2016年甜菜夜蛾灯下蛾量消长图

2.1.2 菜螟

菜螟在上海地区原为次要的记载性害虫,2003年以前无发生危害史。2003年,菜螟在崇明、南汇、奉贤等地的甘蓝和花椰菜上始见零星发生;2004年以后,崇明地区甘蓝和花椰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于气候较适宜、菜农对菜螟的危害性不够重视、虫情极具隐蔽性(早期的菜螟幼虫与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极其相似),花椰菜菜螟危害逐年严重。菜螟三龄幼虫具有钻蛀和再次潜伏特性,常在发生30~50d后才被发现,因其飞行能力弱,灯光诱杀菜螟成虫效果不明显,又没有性诱剂作为测报辅助措施,因此一般年份菜螟的危害株率为30%左右,严重地区和地块达80%以上,目前崇明地区花椰菜菜螟危害面积达2666.7hm2以上。调查发现,上海地区菜螟年发生6~7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上旬~11月中旬,以秋季(8~9月)危害较重,菜螟已成为崇明花椰菜苗期及移栽期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了崇明花椰菜的生产[2]。2012~2016年菜螟灯下蛾量消长见图3。

2.2 病害

崇明地区花椰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黑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菌核病、根肿病等,其中猝倒病、黑腐病、根肿病为主要常发性病害。

2.2.1 猝倒病

图3 2012~2016年菜螟灯下蛾量消长图

猝倒病为花椰菜苗期主要病害,秧苗长有2~3片叶时最易感病,土壤湿度高极易诱发,重发生年份株发病率为8%~15%。随着育苗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普遍采用穴盘育苗,并覆盖遮阳网、广泛应用微喷技术,猝倒病的株发病率已降低至1%以下。

2.2.2 黑腐病

黑腐病为花椰菜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产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上海地区花椰菜黑腐病主要发生时期为莲坐期和现蕾期(9~11月),黑腐病适宜发病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90%以上(叶缘有吐水),发病潜伏期为3~5d。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松花椰菜、西兰花等杂交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崇明地区花椰菜黑腐病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上升。调查结果表明,常规花椰菜品种对黑腐病抗性较好,株发病率20%~30%,发生程度以轻度为主;而西兰花、松花椰菜等杂交品种较易感病,重发生时发病率在80%以上,发生程度以重度为主。

2.2.3 根肿病

2016年以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在崇明地区未见发生,2016年该病在花椰菜种植区域大面积爆发,危害面积达333.3hm2,涉及崇明区多个花椰菜主产区。芸薹根肿菌发病适宜温度为9~30℃,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19~25℃、相对湿度70%~98%,每年8~11月为发病盛期。因芸薹根肿菌在土壤中可存活7~8年,且无有效防治药剂,如感病区域防控技术措施应用不到位,根肿病或将成为花椰菜的又一主要病害。

3 小结

崇明地区花椰菜一般在7月播种,10月下旬开始采收,整个生育期长达7~8个月。花椰菜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螟、猝倒病、黑腐病、根肿病等,危害时期主要集中在7~11月,其中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螟在集中危害期内混合发生,发生程度与当年气候条件和植株生长情况有关,猝倒病、黑腐病和根肿病则分别发生于花椰菜不同生育期,苗期以猝倒病为主,黑腐病发生于莲坐期和结球期。

[1]李惠明.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调查规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李惠明.蔬菜病虫害防治实用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黑腐病根肿病斜纹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斜纹软呢新姿
斜纹软呢再续睛采
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
保护地胡萝卜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抗根肿病红菜薹新组合HCR1和HCR2的选育
广大根肿病发生严重高山地区菜农朋友的福音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不结球白菜根肿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高海拔冷凉地区甘蓝黑腐病及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