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入住期间院内感染、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7-09-15李兰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分级

李兰香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广东 佛山 528200 )

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入住期间院内感染、护理质量的影响

李兰香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广东 佛山 528200 )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入住期间院内感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将其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ICU入住期间院内感染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出现院内感染2.3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专业技能(89.23±7.61)分、健康教育宣传(91.13±7.24)分、病房管理与消毒(89.64±7.28)分、护理文书(90.54±8.16)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护理制度在ICU重症颅脑外伤应用,助于院内感染率降低,临床护理质量提高,预后改善。

分级护理;重症颅脑外伤;ICU;护理质量

重症颅脑损伤为创伤性脑疾病的一种,临床具有较高发生率,该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予以患者精心护理干预,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确保疗效,降低死亡风险[1]。随着危重症医学技术进步发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分级护理制度得到广泛重视。为明确该护理模式应用于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对院内感染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我院针对性选取84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将其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5.78±4.36)岁;其中颅内出血11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挫伤9例,硬膜外血肿12例。研究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5.92±4.43)岁;其中颅内出血12例,硬膜下血肿9例,脑挫伤7例,硬膜外血肿14例。所有患者均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受伤至入院在12 h以内,之前未长时间应用抗癌、皮质激素类药物;排除标准:先天性畸形、残疾者,肝硬化者,血液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主要为定期清洁皮肤、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药等;研究组予分级护理,具体为:(1)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其包括急性生理学、年龄、健康状况等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依据得分结果进行分级护理,主要分成10~20分组、21~30分组、30分以上组;(2)首先,对于10~20分组,每2名患者配备1名护理人员对其病情监测,予以三级护理,每日对其呼吸、血压、心率与体温变化进行监测,每日4次;(3)其次,对于21~30分组,配备1名主管护师与护理人员对1名患者进行监测,实行二级护理,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电图、呼吸机参数、心率、体温与血压等进行密切监测,入院之后每1 h监测1次,之后每15 min/次,第2~3 h监测1次,之后每30 min/次,待4 h后病情基本稳定,则每1h监测1次,第2天每4 h/次;(4)最后,对于30分以上组,每1名患者配备2名主管护师进行监测,行一级护理,对其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测,监测频率同21-30分组;(5)护理内容需依据每日APACHEⅡ评分结果进行相应调整,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需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及早处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ICU入住期间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护理质量,其中护理质量采取自制调查问卷予以评估,主要分为专业技能、健康教育宣传、病房管理与消毒、护理文书等方面,每项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ICU入住期间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研究组出现院内感染1(2.38%)例,对照组出现8(19.04%)例,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 讨 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入院后即送入ICU进行监护,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危重且病情变化快,因此,在ICU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ICU监护工作主要是将临床医生医嘱作为核心护理工作操作原则,而临床医生主观经验对患者护理方案进行制定,使得监测标准未达至规范性,缺乏一定针对性,未将ICU工作人员进行最大程度合理利用,从而引起人力资源与医疗资源浪费[2]。有研究指出[3],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有助于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恢复,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表1 两组护理质量(±s,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s,分)

注:组间比较,P<0.05

分组(n) 专业技能 健康教育宣传 病房管理与消毒 护理文书对照组(n=42) 79.35±7.83 71.45±7.86 75.43±8.79 76.36±8.97研究组(n=42) 89.23±7.61 91.13±7.24 89.64±7.28 90.54±8.16 t 5.8642 11.9350 8.0688 7.5783 p<0.05 <0.05 <0.05 <0.05

本研究中,研究组院内感染2.38%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专业技能(89.23±7.61)分、健康教育宣传、病房管理与消毒、护理文书均较对照组高;此次研究结果与钟衬珠、钟慧玲等人[4]相似,表明分级管理通过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估,之后予以对症监测与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干预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实行之前,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通过对评分结果分析,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予以不同监护工作[5]。对于10~20分患者主要实行三级护理,每日4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于20~30分组患者则行二级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等进行监测,且在入院4 h后每隔1 h进行1次监测;而30分以上组患者实行一级护理,每2名主管护师对1名患者监护;通过病情评估进行监护观察,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针对性,助于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提高。分级护理可使患者于病情危重期得到最有效集中地护理措施,从而有助于加快患者身体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得患者痛苦减轻[6]。此外,分级护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且对病情判断由主观经验转变为客观指标,从而促进护理准确性提高,降低护理风险度,保证患者安全。研究受环境、样本等因素影响,未对患者预后情况作详细分析,需再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采取分级护理制度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具临床推广价值。

[1] 庞立新.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5,8(3):164.

[2] 卢远新.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康复期恢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2):62-64.

[3] 唐莉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外伤重症监护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2):241-242.

[4] 钟衬珠,钟慧玲,尹瑞华.应用分级护理策略预防颅脑外伤患者压疮的实践及效果[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2):167-168.

[5] 蔡丽叶.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呼吸道护理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22-123.

[6] 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8(10):131.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28.129.02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分级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