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2017-09-15徐海燕
徐海燕
(江山市人民医院外科(外科护理),浙江 衡州 324100)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徐海燕
(江山市人民医院外科(外科护理),浙江 衡州 324100)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外科实施介入治疗的8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肿、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恢复治疗,提升远期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价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由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发展而来的疾病,属于退行性病变,临床以60岁以上男性较为高发。本病主要表现为血管腔发生闭塞、组织血供能力降低,患者行走时出现下肢剧烈疼痛,临床查体可见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下降、感觉障碍、皮肤发绀或苍白[1]。本病一般起病急、症状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造成下肢严重缺血,甚至坏死、截肢。介入治疗是新型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血管再通率高、疗效确切、术后再闭塞率低的优点,但围术期的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的发挥有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外科实施介入治疗的8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65.4±5.9)岁;对照组43例,男35例,女8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6.2±6.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ASO诊断标准,均经下肢CTA检查确诊,踝肱指数0-0.5,均采用介入手术治疗;排除伴有全身重大疾病者、恶性肿瘤者、有介入治疗禁忌者;其中,采用对侧股动脉穿刺71例、同侧股动脉穿刺15例;单纯行球囊扩张术69例、支架植入术及球囊扩张术1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闭塞程度、介入方式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宣教、手术准备、术后病情护理等。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①术前评估。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患者局部症状情况,观察有无间歇性跛行、疼痛程度、麻木、皮温降低、股腘足背动脉波动情况,记录肢体肿胀、溃疡程度,评估有无手术风险及手术禁忌症,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策略[3]。②术前心理护理及相关准备。术前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护理重在保持局部洁净,每日给予换药和消毒,必要时局部应用抗生素,对于溃疡严重者给予清创处理;观察患者术前有无出血倾向,完善各项检查,将血压、血糖控制在较为安全水平;术前2d训练患者床上排便,适量给予止痛药,预防术中疼痛反应;针对患者担忧、焦虑情绪给予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打消疑虑。③术中护理。术中给予密切心电监护,若患者因疼痛刺激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肢体移动、呼吸急促等,应及时提醒医生处理,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转移患者注意力,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血压升高者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心率及血压下降者给予阿托品及多巴胺[4]。④术后护理。患者回到病房后应及时了解患者手术用药、患肢血管通畅度、血流改善程度以及有无手术并发症等,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情况;注意患者保暖,指导患者食用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注意患者有无便秘,严禁患者用力大便;术后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栓形成倾向,给予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局部隆起、包块、搏动性包块,听诊有无穿刺点局部血管杂音,若疑似假性动脉瘤可能,应及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加压包扎制动12 h,压迫时间过短容易发生局部出血,压迫时间过长则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术后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观察患肢股、腘、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皮肤温度、颜色变化,若出现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皮温降低,应警惕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立即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若患肢发生疼痛、肿胀、皮色紫暗、皮温降低,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警惕过度灌注综合征,立即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脱水、局部外敷消肿治疗,以消除水肿,改善微循环[5]。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有无血肿、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并统计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血肿、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与同期对照组的79.07%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介入治疗ASO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局部应用药物以发挥作用,但其操作复杂,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因此围术期的针对性护理至关重要。围术期的护理干预针对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给予预防性措施,术前提高患者心理适应性、做好患肢手术准备,给予清洁、止痛等处理;术中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疼痛反应给予相应护理及药物治疗;术后针对性关注穿刺部位皮肤、疼痛、出血等变化,防止出血或血栓,预防并发症发生[6]。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护理后血肿、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手术效果的提高,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1] 吴 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03-104.
[2] 平秀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7):3518.
[3] 杨 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2013,(8):20-21.
[4] 陈彩玲,蔺 英,李艳华,等.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11):113-116.
[5] 周国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0):3379-3380.
[6] 王 彤.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干预方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4):122.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0.106.02
徐海燕(1987-),女,浙江江山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