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7-09-15侯廷荣郭新平柳京国白星焕董国豪董树亭孔晓民贾春兰吴明泉张吉旺

关键词:山东省粮食玉米

□刘 洋 侯廷荣 郭新平 柳京国 白星焕 董国豪董树亭 孔晓民 贾春兰 吴明泉 张吉旺

山东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刘 洋1侯廷荣2郭新平3柳京国4白星焕5董国豪6董树亭1孔晓民3贾春兰4吴明泉2张吉旺1

山东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玉米作为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其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和粮食安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山东省聊城、济宁、烟台、潍坊及德州五个地市2011-2015年玉米体系的基本生产利用情况、成本与效益分析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玉米价格下滑、成本较高,导致规模化种植无效益;生产和加工环节严重脱节,加工企业面临无粮可收的困境;农民技术水平不足,对玉米种植管理方面存在误区。根据山东省玉米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落实一二三产业链的融合,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分析“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对农民种粮产生的影响,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规模种植户的收益以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山东省玉米产业有序发展提供了借鉴。

山东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玉米的生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增”的不正常现象,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特别是玉米价位严重偏低、收储和进口压力不断加大、财政负担加重,玉米生产环节和加工企业之间严重脱节,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缺少必要的技术需求沟通,我国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面临调整。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开展了黄淮海区玉米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并形成了山东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的调研。本次调研以2011年以来山东省粮食及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产发展情况为基础,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德州、济宁、潍坊、聊城及烟台5个综合试验站对25个示范县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玉米产业类型及发展现状、趋势与需求以及相关产业链布局与国家政策新机制,旨在调整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建立合理的粮食流通市场机制,以此来保证农民的收益与国家粮食安全。

二、山东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概况

山东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2003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扶持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的激励下,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且总产连续四年稳定在900亿斤以上。201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单产以及总产分别比2005年增加11.6%、7.8%、20.3%,实现了历史上首次“十三连增”。

玉米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表1显示了2011-2015年全省粮食和玉米生产情况。近几年来,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的9%左右;单产也基本稳定,多年平均在440kg/亩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产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9.5%左右,占全省粮食总产的44%左右。从生产上看,2011年以来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增幅达5.9%,占全省粮食面积的42.4%;玉米总产2015年较2011年增幅3.7%,但是,2013年,山东省玉米总产比2012年减少1.35%。总体上看,近五年玉米种植面积稳定略增,单产徘徊,总产基本稳定。

表1 2011-2015年全省粮食和玉米生产情况

(二)山东省玉米加工与利用概况

根据山东省粮食局统计数据,2012-2014年山东省玉米总产量5950万吨,从外省购进玉米369万吨,进口118万吨,销往外省1010万吨,净调出523万吨。不仅保障了山东省玉米需求和粮食安全需要,而且为全国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加工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较落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玉米加工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山东省作为畜牧和玉米加工大省,饲料生产总量超过2100万吨,玉米年均需求约1100万吨。山东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实际转化玉米1000万吨左右,居于全国第一(表2)。2010年以来,饲料生产量和玉米加工能力都在稳步提升,玉米的综合利用以及加工产业已成为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

表2 山东省饲料和粮油加工能力

1.饲料加工概况

山东省饲料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饲料产品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连年快速增长,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较2007年饲料产量增幅达59%。近三年,山东饲料总产量一直稳步在2100多万吨。山东现有饲料企业1400家,占据全国的十分之一。稳固了山东省玉米加工业,有利于实现山东省玉米产业向规模化、高效化与优质化方向发展。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省最大的饲料加工企业,通过调研发现,玉米生产环节和饲料加工企业之间严重脱节,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业供给侧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玉米籽粒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专用性,国家粮食临储收购政策,国内外、产销地玉米价格倒挂是主要制约因素。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整个饲料产业的开机率不到30%(表3)。

2.玉米深加工概况

山东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大、数量多,是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通过调研发现,2009年以来全国淀粉加工产业低迷,主要受粮食临储收购政策、国家控制玉米深加工产业影响,目前整个淀粉产业开工率不到50%,加工企业运行困难重重。玉米生产环节和加工企业之间严重脱节,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缺少必要的技术需求沟通。目前,玉米籽粒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专用性,烘干籽粒淀粉变性,玉米成本高是主要制约因素,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企业还建议,玉米淀粉应当像小麦面粉一样定义为初加工产品,而不是深加工产品,应降低税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须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企业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升级,节能减耗是根本(表3)。

表3 玉米饲料加工和深加工企业调研情况

注:调研时间为2016年1月。

(三)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2013-2015年,玉米单产和生产成本年度间波动不大,但粮价波动较大,尤其2015年玉米单价比前两年平均低0.3元/斤左右,玉米产量受到干旱等因素影响,表现较往年水平偏低。从调研情况看,生产成本差异很大,普通种植户单位面积玉米生产投入成本低、收益高,而规模种植户单位面积投入成本高、收益低。2015年由于玉米价格偏低,多数种粮大户出现负利润。由表4和表5可知,济宁市种粮大户较普通农户平均产量减少102.7斤/亩,平均产值降低164元/亩,每亩成本增加482.2元,而普通种植户比种粮大户每亩净利润715.2元。即使加上政府补贴,普通种植户纯收益依然比种粮大户高663.6元。而聊城市种粮大户每亩亏损117.4元,种粮大户较普通种植户的总成本增加了土地租赁费和雇佣人工费,而普通农户自有劳动力的成本也未计入,导致种粮大户每亩纯收益低于普通农户,规模化种植效益未能得以体现。虽然各地市成本收益情况略有不同,但整体趋势是相同的。

由于受市场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再加上较高的土地流转费用,种地风险加大,一些地方2015年首次出现了退地潮。

表4 山东省主要地市2013-2015年玉米成本与收益统计表

表5 山东省主要地市2013-2015年玉米产值与成本构成统计表

小户大户年份201320142015201320142015单产(斤/亩)130013001400130013001350单价(元/斤)1.061.10.851.061.10.85产值(元)137814301190137814301147.5雇佣劳动力(元/亩)160160160租入土地(元/亩)450400475德州机械投入(元/亩)120110135607590肥料投入(元/亩)140180180130120150灌溉投入(元/亩)1208080606040农药投入(元/亩)202020202020其他投入(元/亩)21022019510515050补贴(元/亩)1351351350015

(四)玉米生产的相关政策

2004年后连续的中央1号文件,先后出台的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和粮食临储收购政策等,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表6)。但是,自2015年出现的粮食“三量”齐增,国内外产销地粮价倒挂等问题,为我国粮食生产尤其玉米生产相关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表6 山东省主要作物补贴情况(亿元)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攀升,政府采取了宏观的调控措施以及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2004年开始玉米良种补贴,近年来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不断增大。玉米补贴主要是良种补贴,2011-2014年补贴金额基本稳定。2012年各项补贴均达到最大值,虽然之后都略有降低,但玉米的补贴依然居于首位(表6)。

2014年之前,粮食直补11元/亩,农资综合补贴111元/亩;2015年起,每亩补助125元(包括小麦、玉米两季)。2014年之前,玉米良种补贴10元/亩,2015年不再发放。2015年补助12元/亩,农户自筹3元/亩,较2014年分别增加了4元和1元(表7)。补助和农民自筹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保证玉米的生产不受影响,国家不断摸索新的补贴政策,力求稳定农民的收入水平,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表7 山东省玉米生产的政策支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玉米产业结构不合理

山东省是养殖大省,而且畜牧业规模化饲养程度很高,饲料玉米年均需求1100万吨左右。山东省玉米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全省玉米深加工企业需求玉米1000万吨左右。201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62万吨、424万吨、275万吨,比去年同期上升0.52%、9.25%、-1.51%。近三年,山东饲料总产量一直稳步在2100多万吨。重视玉米产业有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玉米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低,种植规模、结构不合理,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偏短,种植效益低,玉米种植业结构并未实现与加工业的有效衔接,难以满足现代玉米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规模化种植无效益

近两年,在国家和中央关于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策鼓励下,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土地托管、公司参与播种、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等新型的服务组织和形式不断创新[1]。无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还是经营服务形式的创新都在推动土地流转或者土地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经营者的经济、技术条件和管理经验不到位,随之而来的农机具不配套、生产管理不到位、晒粮难等问题日益突出[2]。以玉米生产为例,为适应玉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亟需品种和农艺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规模种植直接决定了农户生产成本的高低以及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合理的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玉米产业的必然选择。

(三)产销地粮价倒挂

2015年1月至9月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前,国内外价差已经超过880元/吨。目前,国内外玉米价差仍然维持在600元/吨的水平。玉米品种出现阶段性供求相对失衡,玉米连年增产,阶段性相对过剩矛盾突出。由于国内外粮食生产单位成本差距较大,以2014年为例,中国每吨玉米的生产成本已经达到2128元,美国每吨玉米的生产成本仅为980元。国内粮食价格较高,市场主体入市不积极,大多数粮食被国储部门政策性收购,造成了巨大的粮食库存,粮食进口量也逐年增加[3]。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状不利于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再加上小农经营缺乏成本管控意识,推行规模化经营遇到多重短板擎肘[4]。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领域体制转型升级,对产销地粮价倒挂现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农民技术水平不足

根据调查,进行玉米种植的农民年龄普遍偏大,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文化水平以小学学历为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对知识技能、生产经营方式、市场信息掌握等方面欠缺,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种植,很难进行经营理念的调整,缺乏专业的培训。即使有培训,也可能会由于培训地点过远、培训时间不合适、培训方式较单一以及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需求等原因,而导致农民很难接受良好的培训[5]。尤其是很多传统农户对玉米种植管理方面存在误区,对除草剂、化肥的使用不当;对播种时的深度和株行距随意调整;玉米倒伏就是品种的原因,并不归因于恶劣天气和自己的管理不当等等。所以,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培育新型农民对我国农业的生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

(一)完善玉米产业链,保障粮经饲协调发展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玉米饲料加工和深加工产业对玉米籽粒品质有专门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玉米生产的分散性,现有玉米生产环节与加工环节产业链脱节[7],亟需一二三产融合,按照全产业链的需求提升现代玉米产业,尤其提升玉米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切实加强供给侧的改革[8]。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9]。玉米供大于求,库存大幅增加,种植效益降低。适应这种新趋势,需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合理调整饲用玉米、青储玉米和优质鲜食玉米的种植比例,优化“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稳固优产区玉米,在调减的过程中稳定玉米产能,保证粮食安全。

(二)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10]。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年龄普遍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管理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开展依附于科技的综合性培训,加强农民对网络的认识以及学习运用网络获取供求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11]。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玉米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另外,亟需加强农机手的专业化培训或培养,确保人机匹配、协调升级,提高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培养农民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激活各类人才到农业农村创业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的田园综合体。

(三)国家农业扶持政策要到位

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改为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兑付到生产者,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按照中央“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要求,不断拓展农村承包土地权能[12]。实施“三权分置”,最终是通过法律形式,对“三权”相互关系、权能设置和权力架构等予以确认[13]。“三权分置”创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必须牢牢坚持。全面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业用地政策,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合理进行作物种植。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让农产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让玉米生产与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建立粮食流通市场机制,以保证玉米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和农民持续增收。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是关键。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增产,但同时大量谷物还要进口,暴露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有效供给不足,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人们真正的需求生产不出来,在品质和质量安全上还不适应。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有良好开局。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农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继续调减玉米面积;粮食生产调结构,扩大玉米大豆轮作试点,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发挥比较优势,须牢牢把握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转方式、调结构,开辟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境界。

[致谢]:特别感谢山东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池方副处长、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柴兰高研究员、山东省环保总站曲召令站长、山东省发改委农经处于处长、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处、山东省粮食局调控处、山东省统计局、《饲料科技与应用》杂志社姜良森主编、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邱立忠副会长、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刘晓娜经理、潍坊市农业局郑以宏站长、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张桂国副教授、食品科学院侯汉学副教授、农学院刘鹏教授等在协调联系、调研、基础数据获取和资料提供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1] 周丹. 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D].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 朱峰, 孙兆明, 李树超. 山东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3): 6-9, 12.

[3] 书荣, 陈宇. 以供给侧改革解决土地续期问题——关于实行年租制延续土地使用权的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 2016,(8): 21-24.

[4] 曹国鑫, 王文珂, 张宏彦, 刘娟, 张福锁, 张卫峰. 华北小农户不同规模化组织的生产效率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6): 1001-1006.

[5] 胡永盛, 陆建飞, 唐春根.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视角下的农民培训——基于江苏省泰州市的调查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2): 456-460.

[6] 刘兆征.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 生产力研究, 2008,(6): 21-23, 163.

[7] 李北, 张国刚, 林海龙, 王春才. 我国玉米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1,(1): 20-23.

[8] 王奕娇, 张庆柱, 朱金鸣. 我国玉米深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建议[J]. 农机化研究, 2010,(9): 245-248.

[9] 杨红旗, 路凤银, 郝仰坤, 董兵. 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6): 368-373.

[10] 费强, 许长荣, 李宝昌, 毕施华, 郑江平. 以家庭农场主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 11604-11606, 11608.

[11] 李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12] 龚睿.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约因素及路径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5): 143-147.

[13] 陈金涛, 刘文君.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探析[J]. 求实, 2016,(1):81-89.

2017-02-21

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项目编号:CARS-02-20)。

1.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2.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聊城,252000;3.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宁,272000;4.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莱州,261400;5.潍坊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潍坊,261000;6.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德州,253000

刘 洋(1991- ),男,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玉米生理生态 ;张吉旺(1974- ),男,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学博士,研究方向:玉米生理生态,本文通讯作者。

F326.11

A

1008-8091(2017)02-0024-07

猜你喜欢

山东省粮食玉米
珍惜粮食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收玉米啦!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玉米送给你
我的粮食梦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