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观察

2017-09-15王宜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感染率科室住院

王宜珍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句容 212400)

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观察

王宜珍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句容 212400)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疾病治疗住院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管理措施进行院内感染控制,比较两组的控制感染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1例,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例,18.1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3.65±2.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69±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管理措施进行院内感染控制能有效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护理管理;院内感染控制;效果观察

院内感染是患者住院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的情况,这要求医院要不断加强对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院内感染[1]。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为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供合理的护理方式。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疾病治疗住院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3.56±3.21)岁。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43.37±3.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内感染的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管理措施进行院内感染控制。观察组患者的详细护理措施如下。

1.2.1 完善院内感染防控制度

我国已经颁布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各个管理部门需要以此文件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地按照规章制度开展院内控制感染防控。与此同时,医院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监控,促使硬件设施准备齐全。例如:购进相应的废气物处理设备以及洗手设备等,确保能有效地进行院内感染控制。除了要完善院内的感染控制的措施,院感科还需要加强与护理科室的合作,完善监督体系,了解到患者的感染率的发生率、多发科室以及人群特点等。这能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合理的依据。再次,加强对感染控制的检查,与科室目标考评相挂钩,保证管理制度能得到有效地落实。

1.2.2 对重点环节进行严密地监控

由于护理管理不当,比较容易会造成患者感染。例如:对重点环节处理不当、没有及时预防、监控不到位等,这些都会导致医院出现感染。因此,院感科需要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疏漏,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大监督的力度。供应室是控制感染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的科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重视,补足工作人员数量,促使科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保证消毒质量。手术室、内镜室都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场所,要不断强化院内的工作流程,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与控制。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无菌操作,加强消毒,保证工作场所的整洁,减少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

1.2.3 加大患者方防感染宣传力度

想要进一步提升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医院需要加强对患者感染的宣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感染的措施。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同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与教育。当患者住院以后,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所在的科室,向患者讲解一些相关疾病可能会产生的感染问题,促使患者了解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潜在的并发症状况。患者自身清洁有利于减少住院感染率,加快疾病康复的速度。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进一步减少院内感染概率。

1.3 评价标准

在患者住院期间,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状况,并采用满意度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1例,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例,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3.65±2.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6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院内感染是院内防控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感染问题,多种因素都会导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感染。导致院内出现感染的原因主要保护护理管理组织不够健全、护理人员尚未按照相应的护理流程开展工作,管理制度缺乏等[2]。就目前而言,各大医院仍然没有寻找到排除医院感染的措施。而护理工作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最终有效地减少与降低住院患者的感染率[3]。例如:通过制定院内感染防控的相关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针对护理人员的具体科室,对其进行不同内容培训,做好针对性的培训环节,并在护理过程中切实地履行。再次,促使患者意识到防止感染的重要性,医院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控,最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3.65±2.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69±5.28)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1例,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例,18.18%),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管理措施,通过一系列的院内防控措施,促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明显减少了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1]庞贞兰.护理管理预防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的作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5(28):166-167.

[2]张芬平.护理管理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疗效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版,2015,33(2):152-153.

[3]刘秋荣.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2(13):120-12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3.155.02

猜你喜欢

感染率科室住院
妈妈住院了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