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的效果分析

2017-09-15潘克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时间段宫外孕预见性

潘克美

(山东省汶上县中医院,山东 济宁 272500)

预见性护理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的效果分析

潘克美

(山东省汶上县中医院,山东 济宁 27250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预见性护理;宫外孕;大出血;抢救;效果

宫外孕又称为异位妊娠,主要是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地方并继续生长以及发育,若不能及时治疗,随着患者妊娠时间的延长,会增加腹腔出血、子宫破裂以及流产的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及时治疗并加强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1]。本次研究主要对预见性护理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5±5.5)岁。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9.5±5.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述研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护理。

1.2.2 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2.1 术前护理

患者接受治疗后让其采取平卧位,并将头部以及下肢抬高30°,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加强吸氧等各方面的检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身体状况以及年龄性别等因素,为其营造舒适安静的诊疗环境,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产妇有效的心理干预,患者多存在焦虑以及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其疏导心理,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告知患者发生宫外孕大出血的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预后,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还需要检查手术器械,巩固吸氧以及抗休克治疗[2]。

1.2.2.2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患者仍会存在恐惧感以及焦虑感,在此期间护理人员不但要做好消毒准备工作,还需要安慰患者,鼓励其积极接受治疗,耐心倾听患者倾诉,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其摆放正确的体位,抬高下肢至合适的角度促进静脉血回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需要及时救治。

1.2.2.3 术后护理

术后24 h内加强监护,严格观察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将患者24 h内的出血量作为依据,预见性分析并制定应急预案。叮嘱患者加强营养饮食,术后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6个月内做好避孕措施,坚持定期复查。针对1年内有生育需要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妇科检查,避免发生二次宫外孕。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45.61±3.72 29.71±2.22 54.34±2.13 21.25±0.83对照组 30 46.66±3.58 34.73±3.21 55.12±1.56 33.55±3.46 t -- 1.114 7.045 1.618 18.934 P -- 0.270 0.000 0.111 0.000

2.2 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比较(±s,mL)

表2 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比较(±s,mL)

组别 n 术后2 h 术后24 h观察组 30 2145.35±712.49 81.35±2.49对照组 30 3251.22±906.09 151.22±3.09 t -- 5.255 96.435 P -- 0.000 0.000

3 讨 论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需要给予终止妊娠处理。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有效改善疾病预后。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预见性护理是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护理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可有效预见病情的发展,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通过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避免较多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显著的效果,是不可缺少的护理干预。②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发展并给予其预见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应急预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针对出现异常的患者及时告知医生可让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诊疗环境,进而有效改善疾病预后[3]。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林梅兰.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6,35(36):130-132.

[2]靳淑红.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急诊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7):178-178,179.

[3]李慧娟.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急诊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279-280.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3.104.02

猜你喜欢

时间段宫外孕预见性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怎样预防宫外孕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