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2017-09-15黄珍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性休克家属研究组

黄珍珍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黄珍珍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严重创伤性休克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45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另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4%,比较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并进行及时的并发症预防,不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严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并发症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创伤而引起的疼痛、出血、失液等一系列综合症,一旦发生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时都有呼吸和心跳停止的危险[1]。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急诊护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比较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41.5±1.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4例,坠落伤12例,钝器所伤9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42.5±1.1)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2例,坠落伤13例,钝器所伤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比较组患者入院后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脉搏),遵循医嘱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具体为:①患者入院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并实施抢救,根据患者的休克程度,补充血容量,相关血型缺乏时为患者注射生理盐水,以恢复血压,待血压恢复并找到相关血源后,进行输血[2];②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抬高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30度左右,避免因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③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和血块等,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必要时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保证患者充分吸氧;④对开放性损伤出血者进行加压包扎,密切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局部缺血性坏死;闭合性损伤出血者要尽快查明出血原因,并协助医生对出血进行控制;⑤患者入院后,患者家属难免会出现焦急、恐惧和情绪失控,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患者家属心理安慰和疏导,向患者讲解抢救方法,并告知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以防患者家属因抢救无效而出现过激行为[3];⑥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给予患者精心的用药、饮食及康复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邀请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比较组护理满意度为75.6%,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45例比较组患者中3例(6.7)患者发生血栓,5例(11.1)患者发生器官损伤,1例(2.2)患者发生感染,研究组患者中1例(2.2)患者发生血栓,1例(2.2)患者发生器官损伤,无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人在身体发生暴力作用后,体内重要脏器发生严重损伤、出血等情况,从而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剧烈疼痛,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等情绪的一种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交通事故伤、机器损伤、坠落伤等是常见的导致创伤性休克的病因[4]。当患者发生创伤性休克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的通知医生,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氧气吸入,补充血容量,由于失血过多,患者静脉充盈差,以致穿刺困难,所以在输液时应选择较粗大且直的血管,必要时采用双通路同时输入液体及其他血制品,但要防止发生肺水肿。同时,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出血部位进行临时包扎,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观察患者的

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颜色以及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手术风险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防止医患纠纷。术后及时做好患者的机体护理,防止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实验中,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价值,不仅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邱彩媛.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91-93.

[2]张秀香,郑玉秀.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处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9:261-262.

[3]陈华英,吴国新.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6,01:177-178.

[4]刘学慧.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6:165-166.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3.67.02

猜你喜欢

性休克家属研究组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创伤性休克的安全输血与中医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