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7-09-15胡海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慢性病我院常规

荣 丛,胡海霞

(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荣 丛,胡海霞

(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2例为主要实验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其中常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为61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为61例,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分析统计数据,试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8%),明显的高于常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1.97%),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环节中,积极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连续护理模式;老年慢性病;护理满意度

老年群体因为自身身体机能下降,同时身体素质随着年龄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得一些老年群体慢性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使得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并同时对老年群体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1]。鉴于此,我院研究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具体研究报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2例为主要实验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其中常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为61例,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62~77周岁,平均年龄(68.15±1.35);试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为61例,男性患者为31例,女性患者为30例,年龄66~89周岁,平均年龄(75.29±2.21),对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深入的对照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具有对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

对试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情况下,给予连续护理模式。(1)组建护理小组:组建专业的护理小组,通常有科室护士长、责任护理工作人员以及医师的等组成。同时护理小组要深入分析每一个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具体病情、生活方式等,从而对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2]。(2)健康教育:护理工作人员要依据不同患者的相同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组,从而定期对该类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中要集中教育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以及病情认识和用药指导等。要积极的将患者进行健康讨论,鼓励患者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护理经验以及治疗经验,使得患者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护理效果。(3)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要对一些有着不良情绪的老年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帮助患者抒发内心的情绪,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要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使得患者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疾病情况,从而掌握到相对应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得到有效提高。(4)连续护理:由于我院属于养老福利院,老年人可以长期入住我院,护理工作人员在患者可以在入住一个月内,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同时制定出科学的连续护理计划,使得患者可以掌握更加全面的药物用法、饮食规划等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百分制调查表格,邀请所有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以及一部分患者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水平以及业务技能等进行较为全面、真实的评分。具体分为非常满意(100~80分)、较为满意(80~60分)、不满意(50分以下)三个评分等级[2]。

1.4 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分析研究数据,试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8%),显著的高于常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老年慢性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有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较低,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通过应用连续性护理模式,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并组建专业的护理小组,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要给予科学的健康指导,使得患者在入院后,可以获得全面、专业的护理,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受到医护专家的一致推崇[3]。

在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我院采用随机分析组将122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其中常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为61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为61例,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护理一段时间后,试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8%),明显的高于常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1.97%),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患有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环节中,积极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改善现阶段备受关注的医患关系,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得患者更加信任医护工作人员,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米 静,曹 如.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5):313.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

B

ISSN.2096-2479.2017.33.42.02

猜你喜欢

慢性病我院常规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常规之外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