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率和舒张压峰值的影响研究

2017-09-15翟独秀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峰值手术室心率

刘 靓,翟独秀,李 丽*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二师分院,1.手麻重症科;2.急诊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率和舒张压峰值的影响研究

刘 靓1,翟独秀1,李 丽2*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二师分院,1.手麻重症科;2.急诊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对患者心率及舒张压峰值的临床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峰值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心率与舒张压峰值,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心率;舒张压峰值

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且医学模式不断转变,人们对护理也提出更高要求。手术室为临床治疗各项疾病的主要场所,因人们护理要求不断提升,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职责也不再局限于配合医生实施手术,而是向主动对患者身心需求予以了解转变,尽量对其合理需求予以满足,进而将手术引起的不适感或并发症等有效减少[1]。舒适护理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主要特点在于创造性、整体性及个体性,于手术室中使用可确保手术开展的顺利性,将护理差错事件减少,将患者满意度提升[2]。现选取100例手术患者,分析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48.2±9.4)岁;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为(49.7±10.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术前常规访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并观察其病情等。观察组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士术前1天到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其基本资料予以了解,并结合文化水平、性格特点等合理使用沟通技巧,使其了解手术的麻醉方式、必要性、主要流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等,避免患者一无所知而盲目担忧,将其猜疑或恐惧等情绪减轻或消除。叮嘱患者术前充足睡眠,将全身皮肤清洁干净,着棉质宽松柔软衣物,关注口腔卫生,术前6~8 h禁水禁食。

1.2.2 术中舒适护理

责任护士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应热情接待,使患者了解手术室布局及设备设施,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2~24℃,维持湿度在40%~60%左右。若患者紧张过度护士可握住患者双手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以安抚。若患者麻醉方式非全麻护士需陪伴在侧及时开展信息交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若操作可能会导致牵拉反应需叮嘱患者深呼吸或放松,握住患者手将其恐惧感减轻。结合手术需求辅助患者取最舒适体位,避免对循环系统及呼吸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还要防止过度牵拉关节或压迫肢体神经,避免不适感如麻痹、疼痛等。将衬垫垫在护腕、头枕及臂撑上,将其舒适感提升,但避免外展手臂角度在90°以外,防止损伤臂丛神经。若手术耗时较长患者可能产生疲劳感,因此护士需每间隔30min对其受压部位予以按摩,鼓励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活动肢体,加快血液循环,将舒适感提升;注重保暖与患者隐私保护。

1.2.3 术后舒适护理

术后用温盐水将患者皮肤上残留消毒液及血液等擦拭干净,并辅助患者穿好衣物,轻柔操作,注重保暖。轻柔、稳固且准确搬运患者,为切口提供保护,避免碰撞或摩擦,将各种输液管、引流管及引流袋等妥善安置好,避免脱出。将患者送回病房,与责任护士充分交接。术后1天开展回访,对患者病情变化予以了解。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与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 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标准差(±s)及均数,t检验行组间对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 果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心率(次/min)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对照组(n=50) 96.4±7.2 88.4±9.6 139.2±14.5观察组(n=50) 83.2±5.7 73.6±6.5 103.7±8.1 t 6.074 7.116 9.421 P<0.05

3 讨 论

手术对于人体而言为应激事件,多数患者术前均表现出紧张或恐惧感,对手术顺利进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临床需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也开始关注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舒适护理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对患者合理需求尽量满足,使其心理、生理最舒适,优势在于易掌握、实用性强等。研究称在手术室护理中引进舒适护理可将患者注重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使其在手术中更加配合,便于顺利开展手术[3]。亦有研究称该护理模式可降低手术患者心率与舒张压,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手术风险[4]。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实该结论。原因在于护士术前访视开展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将患者手术信心增强,使其心理舒适,在手术中也更加配合。术中患者不可避免会紧张害怕,护士通过握手、鼓励与安慰性语言及叮嘱患者深呼吸与放松等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感,使其心理、生理均舒适,减少应激反应,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效果优良,有推广价值。

[1]刘 锐,石秀杰,宋 艳,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8(21):2000-2001.

[2]林 艳.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z1):36.

[3]刘蕴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284-286.

[4]陶香兰,王琼莲,任 君,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西部医学,2015,27(9):1423-1424,1428.

本文编辑:王 琦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33.35.02

李 丽

猜你喜欢

峰值手术室心率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心率多少才健康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宽占空比峰值电流型准PWM/PFM混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