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2017-09-15吴应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疼痛感初产妇全程

吴应芳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民医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全程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吴应芳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民医院,云南 文山 663000)

目的 分析全程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到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并对最终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SAS、SDS、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VA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剖宫产初产妇来说,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有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降低疼痛感,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产科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心理护理;剖宫产;初产妇;焦虑;疼痛;影响

对于剖宫产的初产妇来说,由于缺乏对剖宫产了解、初次生产及对疼痛感产生害怕等原因,容易产生各种焦虑以及不安等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阻碍了产妇顺利生产[1]。为此,给予剖宫产初产妇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产妇精神压力,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生产。现本文主要分析全程心理护理对产妇焦虑及疼痛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到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5.3±1.3)岁;研究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6.3±1.4)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我院进行产检且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自愿并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者为本次的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肝肾脏疾病患者为本次的排除研究对象范围。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产妇在入院后,医护人员接待并做好床位安排并向其宣传健康教育,把剖宫产过程中各种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做好迎接生产准备。对于第一产程产妇,护士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血压以及心率脉搏,注意饮食均衡,保证营养的足够摄入。对于第二产程产妇,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有不适合,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对于第三产程产妇,仔细观察期阴道的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对于娩出后的新生儿要及时清理呼吸道,避免吸入性肺炎现象发生[2]。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全程添加心理护理,在生产前,向产妇详细讲解各种相关生育知识,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她们的内心所需,并对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每位产妇不同特点,给予个性护理。及时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告知产妇剖宫产术已经成熟和完善,增加产妇内心的安全感,获取产妇的信任。在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肯定以及鼓励眼神,必要时可轻握产妇双手,增加其安全感,鼓励其深呼吸,尽量放松,提高配合度。告知产妇剖宫术于麻醉下完成,让其不用太担心术中的疼痛感。生产后,给予持续的心理护理指导,鼓励家属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陪伴,让产妇感受到温暖,预防产后抑郁。同时,可指导产妇通过聊天、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术后伤口的疼痛感[3]。

1.3 效果评价

护理效果主要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疼痛量表(VAS)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详细记录有关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获取的相关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产妇产后SAS、SDS、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VA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SAS、SDS、VAS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产妇SAS、SDS、VAS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SAS SDS VAS对照组 30 45.67±3.7 46.26±2.3 85.27±4.43研究组 30 38.10±2.1 37.14±2.0 61.21±3.36

3 讨 论

心理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符合现代护理理念需求。产妇在接受剖宫术时,出于担心手术风险性等原因,担心手术切口的疼痛感、手术后是否会留疤等原因,容易产生思想包袱,进而出现焦虑、恐惧等各种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给母亲及其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阻碍顺利生产。为此,在本次研究中,给予剖宫产初产妇全程添加心理护理,及时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对产妇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两组产妇产后SAS、SDS、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VA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对于剖宫产初产妇来说,采用全程心理护理的方法,有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降低疼痛感。为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产科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1] 李晓丽.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16):77-81.

[2] 肖 光,吕振琪.对心理护理效果的调查[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2,23(12):336-339.

[3] 王 静.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12):447-450.

[4] 王 丽,杨 慧,郝淑霞.产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10(07):675-677.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2.134.02

吴应芳(1973-),女,大专,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疼痛感初产妇全程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