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9-15刘娟
刘 娟
(江苏省宿迁市妇产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 娟
(江苏省宿迁市妇产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急诊妇产科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护理服务的孕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孕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孕妇则接受优质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8.33%,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高危孕产妇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优质护理;急诊科;孕产妇;满意度
我院急诊科以孕产妇为主,在面对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等高危因素面前,不仅对母体产生严重影响,与此同时也对胎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威胁[1]。急诊孕产妇会因为自身因素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加大了围产期的死亡率[2]。此次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急诊妇产科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分娩孕妇120例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选取的患者均符合高危妊娠孕妇的相关诊断标准。观察组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6.3±2.5)岁。对照组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6.8±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具体方法是:
(1)做好急诊预检分诊。按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主动迎接询问病情,指导或帮助孕产妇家属挂号,确保急诊孕产妇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2)提供亲情服务。孕妇就诊、检查、住院,护理人员全程陪护,进行手握手式服务,减少孕妇的陌生和恐惧感。提供护理和指导,并给予生活照顾。拉近护患距离。
(3)心理疏导。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积极主动、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等,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项工作,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能够取得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信赖,帮助患者来解决实际中的困难,积极鼓励孕产妇战胜对分娩的恐惧感。
(4)健康教育。专门建立一个沟通角,让护理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和患者进行亲密沟通,从而做好针对性地防护措施;与此同时,采取看宣传片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患者介绍分娩等基础知识,让患者能够更为配合相关工作。
1.3 观察标准
对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有关知识的知晓率实施调查分析,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级别,知识知晓率以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之后,其满意率达到98.33%,优于对照组的78.33%,另外在知识知晓率方面,观察组达到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3%。在满意率以及知识知晓率方面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率和知识知晓率比较
3 讨 论
急诊科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紧急事务,我院急诊科以孕妇治疗为主,主要包括处理妊娠风险等因素,而妊娠的风险因素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孕妇的年龄[3]。由于孕妇的年龄太大,身体的各项免疫器官组织不再像年轻时候一样强壮,因此对部分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比较差,基于此,年龄太大会加大风险;其次,孕妇的文化程度[4]。文化越高的高危孕产妇更知道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胎儿;最后,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过少及胎位异常等均是影响高危妊娠孕产妇的相关因素,基于此,需要全面注重高危妊娠发生时要做好发高危妊娠的宣传工作和预防工作,继而有效预防高危动态因素的发生。
[1] 汪艳娣,朱丽燕,李 苹,等.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对患者急诊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89-2791.
[2] 高利平.急诊护理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3,(2):121-122.
[3] 范 丽.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对患者急诊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3(56):248-248.
[4] 牛鸿爽,白 雪,韩 琦,等.优化的急诊诊疗流程对急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13(22):201-202.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1
B
ISSN.2096-2479.2017.12.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