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性疗法在临床压疮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2017-09-15刘召琼刘丽霞张红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湿性压疮伤口

刘召琼,刘丽霞,张红丽,张 静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湿性疗法在临床压疮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刘召琼,刘丽霞,张红丽,张 静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目的 研究湿性疗法在临床压疮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压疮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除了对患者进行翻身,更换床垫、做好皮肤清洁、加强营养之外,还给予湿性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给予传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创面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为92.11%,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和创面感染率经统计学比较发现,观察组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湿性疗法治疗压疮效果较好,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疗效,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湿性疗法;压疮伤口护理;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74岁,平均年龄(51.2±1.8)岁。对照组患者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5±1.5)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有无水泡,当有水泡时将水泡内的液体抽出,然后用无菌纱布将水泡部位包扎,当患者的创面溃烂时,首先采用常规的清洁方法将溃烂面进行清洁,然后用烤灯进行照射,使溃烂面干燥;当患者的压疮部位有脓性分泌物时,先予以清创,等创口长出新的肉芽组织时,创面贴鸡蛋皮内膜,并用烤灯间断照射,直至创口干燥结痂[1]。

观察组给予湿性疗法,当有水泡时将水泡内的液体抽出,在患者的创口部位给予透明创可贴,当贴膜将创口处的液体吸出后更换贴膜;而若患者的创口发生溃烂,则首先对创面进行清洁,当患者的渗出液较多时,可以在溃疡处贴溃疡贴,每5天换一次药,当患者创口的渗出液减少后则给予透明贴,直到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2]。若患者的创面分泌有脓性分泌物时,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创处理,然后用藻酸银敷料覆盖创面,外层加敷料包扎,更换透明贴或者换药应根据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直至创面愈合。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创面的感染率。效果判定标准如下: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无渗出液,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治愈;患者创面缩小,渗出液明显减少,出现新生的肉芽组织为有效;患者的压疮无明显变化或恶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n(%)]

2.2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s)

表2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s)

组别 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8 17.26±3.8对照组 37 22.4±2.1 P --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的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有5例出现创面感染,其感染率为13.16%,对照组患者有16例出现创面感染的情况,其感染率为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压疮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患者体力虚弱或运动能力散失而导致无法进行体位的改变,加之护理不当,致使体表隆突部位的皮肤与床褥之间,由于存在的各种压力,出现局部缺氧,血管栓塞,出现组织坏死、溃烂等现象[3]。发生压疮的常见部位为人体骨骼较为突出的部位。常见的引起压疮的压力因素有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而全身的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皮肤失去弹性和保护性,致使患者容易出现压疮[4]。卧位的不同导致出现压疮的部位也不同,因此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勤给患者翻身,以防一个部位长期受压出现压疮[5]。

以往对压疮的治疗都认为,压疮患者的伤口在干燥的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容易愈合,但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当空气过于干燥时会使得患者伤口脱水,不利于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不利于患者创面的愈合。而湿性愈合则是使伤口处于密闭的状态,在密闭的状态下可以使创面的细胞保持有效的活性,有效促进患者肉芽组织的生长;当伤口创面恢复的环境湿润时则可以促进患者上皮细胞的迁移,对毛细血管的发育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加速上皮细胞的角质化和内皮细胞的形成,对患者创口的恢复效果较好;密闭的空间可以有效阻止细菌的入侵,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提高患者伤口局部的免疫力,因此湿性疗法可以有效阻止细菌的入侵,保持细胞的活性,促进肉芽组织的新生,有利于压疮的愈合[6]。

综上所述,对于压疮采用湿性疗法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率,效果较好。

[1] 于芝兰.压疮伤口湿性疗法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08):5451-5452.

[2] 任 莉.湿性疗法在临床压疮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09):1444-1446.

[3] 王永莉.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在压疮治疗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21):23-24.

[4] 张红妹,陈育群. 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06):53-55.

[5] 占婷婷.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医药,2012,16(06):841-842.

[6] 王笑笑,李 萍.湿性愈合疗法在临床护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学,2013,43(03):4-6.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2.87.02

猜你喜欢

湿性压疮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自制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换药在中小面积烫伤中的应用效果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伤口“小管家”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新型湿性敷料在脊髓损伤患者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