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综合护理方式及效果分析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代偿纤维化肝硬化

周 君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综合护理方式及效果分析

周 君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综合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护理前后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后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结果 B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效果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综合护理方式及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肝纤维化情况,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综合护理方式;护理效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发病率随着乙肝等肝病患者的增多而逐年升高,患者可伴随较多并发症,治疗难度增加,且预后不理想,其治疗治疗关键在于抗病毒治疗[1]。但因肝硬化失代偿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多数患者治疗依从性低下,不利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的改善。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可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对预后不佳,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本研究分析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综合护理方式及施行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B组男27例,女15例;21~58岁,平均年龄(43.34±2.55)岁;发病时间1~7年,平均发病时间(4.22±0.29)年。A组男28例,女14例;21~57岁,平均年龄(43.13±2.52)岁;发病时间1~7年,平均发病时间(4.23±0.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认知护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说明疾病发病机制、转归和并发症等,纠正其错误认知。同时说明肝硬化虽然疗程较长,但只要坚持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向肝癌进展,并邀请康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鼓励患者。(2)心理疏导。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工作、家庭条件、病情等的评估,并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真实感受,为患者提供宣泄途径,使其释放内心的苦闷,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和关怀。在护理过程需注意给予患者眼神鼓励和安慰,避免打断患者谈话。(3)行为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饮食,根据肝功能情况加减蛋白质,以避免出现肝性脑病。在用药上需掌握药物作用、用药时间、剂量和不良反应等[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护理前后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后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

显效:经治疗,症状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改善50%以上;有效:经治疗,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改善3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比较

B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干预前后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B组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比较(±s,ng/mL)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比较(±s,ng/mL)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A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PIIINP CIV LN HA B组 干预前 20.42±2.13 256.13±25.13 151.35±5.56 435.44±35.34干预后 8.58±0.27#* 115.15±11.56#* 68.28±5.12#* 191.59±13.16#* A组 干预前 20.49±2.81 253.59±26.15 152.35±5.42 436.78±35.87干预后 13.52±1.31# 152.59±12.15# 93.51±5.67# 251.59±24.1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B组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A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A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AS焦虑状态 SDS抑郁状态 GQOL生活质量评分B组 干预前 56.37±5.75 55.14±5.22 76.35±2.56干预后 31.18±0.21#* 31.52±0.59#* 97.28±5.12#* A组 干预前 56.13±5.71 55.06±5.21 74.35±5.42干预后 43.01±0.59# 42.98±0.34# 82.51±5.67#

3 讨 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其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充分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构建患者正确认知和行为,使其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能力,具有加速疾病康复和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的作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促进肝功能的改善,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4]。

本研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B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B组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G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B组肝纤维化四项检查结果优于A组(P<0.05)。

综上所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综合护理方式及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肝纤维化情况,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1] 王 晶,安 丽.优质护理对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50-352.

[2] VanDeursen,V.M.,Edwards,C.,Cotter,G.et al.Liver function, inhospital,and post-discharge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Results from the relaxi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study[J].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2014,20(6):407-413.

[3] 林美芳,翁艺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4-6.

[4] 周 敏,李佳昕,张铭光,等.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48-50.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2.69.02

猜你喜欢

代偿纤维化肝硬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