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2017-09-15宋艳丽赵正清王慧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预见性急性期我院

宋艳丽,赵正清,王慧娴

(江苏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镇江 212001)

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宋艳丽,赵正清,王慧娴

(江苏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镇江 212001)

目的 探讨分析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预见性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脑卒中是临床上较常见一种脑血管疾病,处于急性期的患者病情较重,若未采用有效治疗,则很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并且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1],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及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当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为提高预后效果,提示临床上治疗期采用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为分析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两种方案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4.18±5.27)岁,病程20天~2个月,平均病程(1.05±0.46)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4.27±5.19)岁,病程15天~2个月,平均病程(0.98±0.5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脑卒中急性期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合理膳食,并注意锻炼身体等。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操作如下:①肺部感染,对采用鼻饲的患者,在鼻饲后,保持原体位2 h后再改变体位,以防止反流,造成误吸;②体位摆放,在患者休息时,护理人员指导其采取仰卧位,垫高患肢,在急救中,帮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将患肢放置健肢的上面,并告知患者避免患肢受到压迫;③预防压疮,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营养情况,评估其发生压疮的风险等级,并根据机体皮肤颜色、受压情况准确评估,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皮肤卫生干燥、勤换衣物等方面;④静脉保护,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中首选上肢静脉进行穿刺,采用无菌操作,并保持患者血管内壁完整,如有必要,则可选择静脉留置管。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

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复发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护理满意情况于护理后进行统一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借助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很满意10例(30.30%),较满意15例(45.45%),尚可7例(21.21%),不满意1例(3.03%),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很满意4例(11.43%),较满意8例(22.86%),尚可14例(40.00),不满意9例(25.71%),护理满意度为74.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是临床上威胁中老年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后遗症很可能造成患者身体残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困扰。脑卒中在发病后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提示临床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预见性护理是临床上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2],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生,以提高预后效果。相关研究表明[3-4],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存在共同之处,表明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好。究其原因,在预见性护理实施中,护理人员根据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具体情况和脑卒中发展特征,预知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供针对性护理方案,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 张颖冬,李雪萍,林 强,等.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41-944.

[2] 刘玉芳,颜顺荣,张晓珍.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139-1141.

[3] 叶琳琳,金晓琼,郑声浩.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53-855.

[4] 李玉文,邓应美,唐讯波.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193-194.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12.43.02

猜你喜欢

预见性急性期我院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