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味冬瓜汤

2017-09-15蔡秀娟

特别健康 2017年8期
关键词:白饭鸭汤小暑

◎蔡秀娟

百味冬瓜汤

◎蔡秀娟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从进入小暑开始,天气就酷热难耐,动一下就一身大汗,全身怠倦,吃都不想吃,更加懒得煮。

这时候,养生专家发话了:多吃点冬瓜吧,夏季易倦怠是大量出汗、钾元素流失所致,冬瓜高钾低钠,除补充钾元素,还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号称消暑补水第一瓜。

出门买菜时,对门的师奶也不忘提醒:天时暑热,记得煲个冬瓜水鸭汤哦。

冬瓜水鸭汤,真是广东人夏天的汤水标配。水鸭、瘦肉飞水,过冷河;黑皮冬瓜连皮切成大块,薏米扁豆各一小撮,煲个把小时,一锅清甜的冬瓜汤就上桌了。两碗冬瓜汤下肚,第二天,果然感觉精神好多了。

对我来说,冬瓜不仅是种蔬菜,更是一个爱恨交加的神奇存在。

小时候,冬瓜是神秘的药。每年七夕,阿嬷用井水浸泡冬瓜,用陶罐封存一年以上,谁中暑了发烧了就拿出来煮了喝。每次我死样怪气,恹恹欲病的时候,喝了这冬瓜水再在背上刮几下痧,就好了一大半。在阿嬷眼里,这种七夕的冬瓜水,简直是灵丹妙药的代名词。

冬瓜也曾是我的恶梦。高三那年住校,学校食堂,每餐饭8分钱。市场上最便宜的蔬菜就是冬瓜了,几乎餐餐都是肥猪肉煮冬瓜。我从小就不吃肥肉,每次打了饭,先把肥肉挑出来,扔掉,就吃冬瓜白饭。学校食堂连酱油都不舍得放一滴,那冬瓜切得薄薄的白白的一小片,单调、乏味,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要多难吃就有多难吃。因为别无选择,就这样吃了一年的冬瓜白饭。那时的高考是在七月中上旬,热得让人抓狂,就这样餐餐冬瓜白饭,竟然“冇乜冬瓜豆腐(没出什么意外,没惹什么麻烦)”,顺利考完,或者,冬瓜亦有贡献。

冬瓜大概是蔬菜中最草根的了:最粗生粗长,最价廉物美,即使是物价飞涨的今日,仍然是良心价,一块钱一斤。等我成了煮妇之后才发觉,草根是草根,冬瓜其实不难吃,也并非命该冬瓜白饭,做得好,照样出彩。特别是夏天做汤,简直是最佳选择,即使天天吃,可以做出百变冬瓜汤。最普通的是瘦肉冬瓜汤;放点鱼片,就是鱼片冬瓜汤;跟虾仁在一起,就是鲜虾冬瓜汤;有白贝、沙蚬也不错,来个白贝冬瓜汤;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打个咸蛋,或者扔点虾皮,干脆来点紫菜,冬瓜汤照样很鲜美。

冬瓜最隆重的吃法是冬瓜盅。所谓“冬瓜盅”,就是选取冬瓜的底部,当作盛放馅料的容器,挖去瓜瓤,把喜欢吃的任何种类的食材放进去,鸡鸭鱼肉虾蟹菌类都可以,反正冬瓜盅是万能而宽容的,什锦、八珍、四宝、三鲜、全素,都可以。比如,把鸡肉、瘦肉、火腿丝、瑶柱、虾仁、草菇、白果、鲜莲子都放进冬瓜里,共治一炉,互相渗透,隔水蒸3小时,揭盅时,瓜香扑鼻、清香四溢。汤里有冬瓜的清香,瓜肉里有馅料的鲜美,清寡的冬瓜变得无比丰美。至此,冬瓜完成了从草根到土豪的完美转身。

从冬瓜白饭一路走来,到冬瓜水鸭汤直至八宝冬瓜盅,让我爱恨交加的冬瓜,从苍白寡淡逐渐走向丰盈繁盛。草根的出身,也可以拥有土豪的格局,关键看跟谁在一起以及肯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

摘自《南方日报》图/成士璧

猜你喜欢

白饭鸭汤小暑
白鸭汤煮粥补肺疗虚
先吃三口白饭
小暑
手心总出汗喝点老鸭汤
小暑
先吃三口白饭
冬瓜薏米煲老鸭汤
黄金炒饭不粘锅底的小诀窍
三白饭
送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