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2017-09-15牛瑞军
◆牛瑞军
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牛瑞军
系统协调具体指的是借助某种特定的方法来对正在研究的系统进行组织或者调控,使该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最终达成协同状态。本文以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系统为例,讲述了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一些具体表现,并且就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应用展开了分析。
区域煤矿安全;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一、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表现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安全投入两者的相互协调,具体指的是安全技术措施所用的费用,安全措施费用以及安全投入总量费用等可以达到一个适宜的水平。第二,煤矿安全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可以发挥的贡献,具体指的是在煤矿安全保障机制可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发生事故造成费用损失得到减少,安全贡献率得到上升,达到一种适宜水平。第三,煤矿安全和经济外部的一种协调,具体指的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将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作为依据,使煤矿安全可以达到人们在现阶段经济水平基础下的可以接受的水平[1]。
在对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对具有定性特征的趋势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对定量进行分析,为了可以让二者可以更好的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两者的协调状况先展开评价,然后制定可以更好的促进二者共同协调发展的实际战略方针,对煤矿安全的具体水平展开合理的控制[2]。
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方法的确定
在对评价指标进行选择时,一般情况下选择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以及频度分析法等一些方法。频度分析法指的是根据相关论文中所提到的指标来对频度进行统计,从中将频率高的指标成功找出来。理论分析方法具体指的是对经济发展以及煤矿安全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将可以对系统特点进行反映的指标找出。专家咨询方法指的是在一定的评价指标基础下,对专家意见进行搜集,从而对指标进行合理的调整。本文综合专家咨询以及理论分析这两种方法来对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体系进行评价,对煤矿安全以及经济符合系统中包含的多种不同的指标按照层次原则以及隶属关系来进行有序的集合,从而实现对煤矿安全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监测,估价以及衡量。
三、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系统发展体系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对指标基础数据进行获取.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方法,将各地区经济以及煤矿安全的发展特征都考虑在内,进行经济系统序参量的确定,其中包括有第三产业的实际比例,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地方的财政收入以及GDP值等。对煤矿安全的序参量进行确定,包括有百万吨煤的死亡率,煤矿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机械化采煤的比率等。本文将2000年到2005年的经济序参量以及煤矿安全序参量作为基础数据,对新疆,宁夏,三俗,陕西,四川,江西,河南,山东,江苏,吉林,辽宁等20个省市的煤矿安全与经济系统发展度展开了而研究。
(二)协同度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GIS技术进行应用来将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的GIS图像,具体图像如图2所示,可以将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数据分成三个级别,第一级,煤矿安全与经济系统率可以达到0.4之上,这是最好的协同状态。第二级,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率在0.3-0.4之间,说明两者处在协调发展和不协调发展之间。第三级,协同率在0.2-0.3区间,表明煤矿安全与经济处在相对非常不协同的状态。对于第二级的煤矿安全与经济不是非常协调的地区,需要加强其煤炭安全工作,对于三级已经非常不协调的地区,可以经过计算发现全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不够稳定,需要对煤炭安全工作展开进一步改善。
结语
通过分析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体系可以得知,系统协同度虽然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但是整体的协同度还是偏低,造成煤矿安全和经济符合系统协同度相对比较低的原因是因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相对比较低,因此需要人们给予煤炭安全保障一定的重视,通过有效的提高煤炭安全度来促进煤炭安全与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1]李琳,刘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5,(5):67-73.
[2]姚有利.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9(5):172-175.
(作者单位:山西临县焉头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