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珠创新之见,合璧全球视野
2017-09-15
连珠创新之见,合璧全球视野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时刻提醒着每一位为科技创新努力的人们,保持开放的合作心态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创新之城未来发展方面,上海也正在积极地探索实践,发展目标和路径已经确立,配套政策也正在落地实施,但是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近日就全球贸易与创新政策从思想交流到行动合作的发展主题,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等单位召开了“2017创新政策国际研讨会”展开全面深入的研讨,在7月的13—14两天时间里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创新政策专家提供启发思想、火花碰撞的载体,同时对于创新经济、创新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期封面故事将关注活动中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英国、瑞典等各国智库专家对于创新政策的鲜活思想火花,以飨读者。
企业对话:中国的创新政策与企业创新
最近几年,在中国科技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里重要的思想就是要通过创新塑造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就把整个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思路再次明确起来,这是中国整个新时期对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安排。中国的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以及国家的重大需求,来加快各领域的科技创新,掌握和全球科技竞争的先机。
东北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胥和平介绍了中国的创新体系现状,从整体上看,中国已经形成了以政府引导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大格局,是2015年中国的全社会研发总投入14000亿人民币左右,78%企业的投入,政府的投入22%。中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层面的现在有了很大的进展,2015年底,依托企业建立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700家,各类企业技术研究院等达到1000家以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76家,区域层面上中国从最近几年以来部署一大批创新密集区,比较突出的是中国建设了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个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性力量。同时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最近几年增长得非常快,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了710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法国人口总量,研发人口总量超过500万,而且在最近几年为了培养和促使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中国出台了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一大批人才计划,着重于培养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据统计,最近五年回国人数超过110万,是整个前三年回国人数的整整3倍,其中80后、90后已经快速成长,成了一批创新的生力军。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杨学良从企业的角度分享了创新的观点,现在吉利汽车集团每一年都会在研发当中花费100亿美元,而且有一万名工程师,供职于全球的研发部门和研发中心,伦敦、欧洲都有设点,他深信吉利在未来10年当中一定能够成为汽车公司的领军公司,而且具有全球的竞争力,中国汽车从质量和创新的角度来说,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与其他的全球的供应商或者说整车厂都是持平甚至领先的,尤其在分享出行的概念当中,未来将网罗中欧最杰出的人力资本,一起进行协同创新。
△ 杨学良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而身为中国博奇环保(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曾之俊认为,当今世界信息化的脉络紧密相连,全球化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何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企业的发展改革创新、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企业超群价值的主推手,众所周知,创新可以改变并且正在改变着世界商业的格局,一些新兴的企业,例如腾讯、阿里正在利用创新迅速成长成为世界级的公司,并在制定业内的游戏规则。企业想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有所掌握,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创新能力,并逐步强化自身的创新,创新是可持续增长的推动力,应对变只有不断创新。
SAP产品管理副总裁Albert Tsai则表示,SAP内部非常重视帮助员工的成长和创新,在其企业内部也形成了孵化器,来让员工能够了解现在最新的情况是什么情况,最新的技术的趋势是什么,同时也欢迎所有的职工都能够给予反馈和想法,最后把工业人才计划纳入到SAP的流程当中,因为SAP相信在未来新生代后会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准,而且非常愿意去迎合创新和变化,所以他认为创新对企业而言也是非常好的趋势。对于SAP这样的技术型企业来说,非常欢迎新生力量的出现。
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办公室副主任Andrew Williamson提及,研发在华为是非常受重视,华为有8万名员工从事技术研发,华为可能和其他的企业会有一些不同,因为华为不是一个国企,华为的股份全都是由每个员工持股的。当华为公布业绩报告时,账面上体现多少的盈利或者利润的话,所有的员工他们都能够从中获益,从而保障华为可以通过股权下放的机制,让员工发挥他们在工作当中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全球供应链及对创新经济的推动
进入新世纪,全球物流已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表现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追求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追求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智能化与集约化。国外世界500强企业约有80%制定了企业的供应链战略,成为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美国沃尔玛、亚马逊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日本丰田的精益供应链管理体系,德国DHL的全球供应链布局等都是突出代表。可以说,世界因供应链而变,供应链也正在改变世界。
对于全球创新链,瑞典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创新办公室主任Andreas Larsson以瑞典的创新为例指出,瑞典会进行进一步的价值链细分与专业化,非常关注R&D—会影响到瑞典的高等教育、大学、研究所扮演的角色,之前瑞典的全球公司并不关注在哪里招募到人才,不管是瑞典人还是非瑞典公民,只要有相应的非技术要求即可,因此这就显示高等教育以及培训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数字时代。另外是瑞典也看到全球供应链的岗位,现在许多瑞典的大公司,事实上他们都是巨大的薪资创造者,而且也给瑞典创造非常大的收益,而且创造岗位时要与收益匹配。而讲到产学研之间的合作,瑞典成功的战略会有所不同,而创新价值链的事实也很有意思,瑞典这方面会考察R&D里具体的设置步骤是什么,以及结构上面的劳工分布是什么样的,另外可以生产服务,而且可以为终端客户发送什么服务,有一些政策决策者认为服务就是服务,由专门的人员提供。但是现在在服务方面已经有了一层新的含义,可以由机器提供,因此这也是另外一个含义上的创新。
△ Andreas Larsson瑞典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创新办公室主任
美国全球企业中心主席Christopher G·Caine介绍企业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果是从传统的走向电子价值链,整个企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有形的供应链转向无形,预估可以增加企业10%的利润。每个企业他们都非常的关注价值链,每个企业关注如何把每一个环节有效联动起来。从而实现成本的节约。而很多大型的公司,他们从中小型企业采购零部件,对他们而言,通过电子供应链实施新战略,他们在整个环节当中可以节约20%的成本。通过实施电子供应链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而把客户的需求放在中心,这是强调管理的最重要因素。
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主席RobertD·Atkinson则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是数字技术,其实是使企业实现规模化,使人工智能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这是创新和技术给企业带来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20年过程当中有很多的企业转型成服务行业,我们需要不断来思考如何突破我们的限制,如意大利的情况,如果说企业只要有三个员工,也不可能有规模经济,如果没有规模经济未来可能无法生存,因此必须知道对于一些小企业而言,要如何学习德国中小企业那样运用数字供应链。但作为智库,Atkinson承认在这方面缺乏分析、研究力度不足,而这也是他希望智库同行们为中小企业成长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
跨境数据流: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2015年,全球跨境数据流的价值第一次比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价值还要高,因此数据具有的价值高于商品贸易的价值,而1995年数据贸易已经提升了40倍,在过去10年当中麦肯锡研究发现跨境数据流事实上已经占到全球GDP增长的10%,现在的现状就是,每一个行业或者说每一个公司,其实都是基于数据和信息实时利用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如何来整合和利用这些数据来生产出客户所满意的产品,而且事实上跨境数据流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影响。
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全球创新政策部副主席Stephen Ezell提出这样的观点,现在有更多的数据流,要使它们进行跨境的自我流动非常重要,但事实上现在全球有非常多的壁垒,而这将提高跨境数据流的成本比如说有一些国家,就要求强制性的数据当地存储或当地数据限制,尽管政府也是出于网络数据安全的考虑,就出台了不同的行业标准、行业政策,希望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本地化的储存和处理,但有了政策就可以保护这些国家自己的经济,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比如巴西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研究发现在发布过政策壁垒以后,如果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成本上升了60%,这使得中小企业使用ICT方面的成本大大增加,而其他的组织也发现他们可以在向巴西、印度、越南以及其他的国家,如果他们有类似的壁垒政策,他们的GDP可能降低0.7%-2%。
班尼特大学教授Nilanjan Banik介绍贸易流动市场中的情况,谈到大规模制造,他发现的增加值点,有90%的增值是出现在设计环节而不是它的制造环节,而现在的贸易只有通过跨境的贸易或者跨境交流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不管电子经济还是什么样的其他经济模式,只要生产货品,总是要出口的,但是在出口的时候就会遇到贸易壁垒,所以最大的关键就是要降低贸易壁垒,才能实现供应和贸易的增长。
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高级负责人Sean Randolph认为,跨境数据流确实是个政治问题,而限制数据流的并不仅仅是因为保护主义或者是隐私问题,而且有的社会上升到国家安全或者是领土安全的高度,因此如果能够有全球性的协议,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新技术浪潮为未来就业带来的是冲击还是机遇?
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这或许是一个耳熟能详的问题。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机器人或者AI一定是会取代人类,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技术的推动,智能科技应用越来越会取代人类的劳动力,也意味着,越来越多人将面临失业问题。
对于机器人是否会给人们的未来就业带来冲击,作为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主席和创始人RobertD.Atkinson表示:“我们发现随着技术的发展,70%的工作其实可以被智能或者用机器所替代,根据我们的方法论,我们发现这些行业他们可能会在未来二十年受到机器的威胁,比如说开校车的司机,未来20年可能会有无人驾驶的送学生上课的校车。所以这些行业可能是在未来20年当中会受到威胁的,但是他们并不会完全被取代。”他指出,很多的这些技能其实是跟脑力的相关智能不会被替代的,很多知识产业的这些岗位可能会被机器所取代掉一部分的功能职能。机器人生产本身就是在于它能够取代劳动力,可以减少在整个环节当中的劳动力成本。这部分的成本节约下来,最受益的还是消费者,在这个领域当中会刺激新的岗位的生成,我们看一下麦肯锡的咨询报告,它是42%的职业可能是会受到影响,比如说医生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只有6%的职业才会被机器所取代,所以我们担心的不是它的整体消失。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新的技术总是会带来新的机遇,也会带来一个新的岗位的这种机会。在过去英国很多女士都非常擅长针织,所以英国的针织业行业非常发达,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到来,缝纫机的引入导致当时的妇女失去了工作的就业机会,包括这项技能也渐渐被淘汰。但是相对地,社会开始需求缝纫机的使用者。对于这类现象,Competere. eu的创始人与罗马约翰卡伯特大学工商管理副教授Pietro Paganini认为许多科技创新它是能够在另外一个方面创造新的就业,它是一个更新替代的过程。而该过程是一个相对较为长期的过程,所以即使在经济比较萧条的时代,美国、欧洲等地区的失业率还是比较低。美国全球企业中心主席ChristopherG. Caine:“我们可以通过机器人其实可以能够找到它的利用点或者说把它的优势更大发挥出来,我们要知道政策制定它们要做什么而且不要做什么,这些是我们的职责。” ChristopherG.Caine举例说明,类似应用了先进科技的机器人,人类可以创造相应的就业岗位,这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让人类发现如何能更好利用机器的资源,把它的优势最大化。对于未来3至4年内,许多人所担心的怕把产业或者制造业外包会造成本地的劳动力流失,在ChristopherG.Caine看来实则不然,如美国的现在的很多的业务都是外包,但是美国的经济反而是促进美国经济的增长,因为美国是在价值链的高端处,人们需要相互帮助才能进一步发展。而如今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自己的区域、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社区里面创造适合自己区域或者说社区的就业岗位。
随着技术的推进,对于未来就业,冲击和机遇是并存着的,而对于如何推进相关创新政策,墨西哥思想基金会联合成员、经济发展部主任Alberto Saracho提出:“需要建议政策避免来征收机器人税,在这方面,墨西哥做得相对比较成功。我们不要直接告诉政治家你不要这样做、那样做,而是应该帮助他们,协助他们,让他们能够更方便地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Paganini:改变人类就业形态的自动化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社会整体上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交易成本急剧下降,以互联网平台连接供给和消费两端的分享经济或零工经济下的工作模式蓬勃发展。自动化技术是不是正在悄然改变人类的就业形态呢?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约访了意大利COMPETERE智库创始人Pietro Paganini,从他的角度来解读这一问题。
记者:自动化这项技术是否已经影响到人类的就业,现在的技术距离影响就业的程度还有多少距离,具体的难点是什么?
Paganini: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探寻劳动,而如今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取代过去这种工作。如今在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那么多的技术正在革新,这些技术不再只是取代我们的体力劳动,而逐渐发展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究竟会替代多少工作,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企业逐渐使用自动化的机器来代替人完成相应的工作而不必花出更多的代价,也许不会完全取代人的工作,但是人的薪水就会相应的缩水,这将是一个经济杠杆的概念。所以以后有可能是人去协助机器工作,而非机器自动化帮助人类。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人类需要做的是如何提升自我,每三年或每五年去做一些培训、学习,做有高技术的人,教育将会成为终身制,人们需要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断进步。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软能力,像人的品德、领导力、变革、诚实、正直、创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管理方面的能力。
记者:是不是就像我们的自主创业企业呢?
Paganini:在20年前,一位美国编年史作者Jeremy Rifkin写过一本书叫《The end of work》,说人工智能发展太快,我们不再需要工作。假如我们每人都由机器来帮我们工作,但根据意大利的宪法我们又必须要工作,那么其中唯一的问题就是薪资、福利,或者说社会公正的问题,你可以不做任何事,有机器人来帮你做,但是你想要获得更多的钱,你就要出去再找工作,所以这些就是那些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分配机制的问题。
而自主创业企业,他们自己创立了一家公司,寻找资金,他们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改变,也许能找到一些合作伙伴,但对于他们自己而言,还是非常孤独的创业者。
△ Pietro Paganini意大利COMPETERE智库创始人
全球创新政策最佳实践:政府如何推动自身创新
政府如何推动自身创新一直是大小峰会上少不了讨论的一个话题,在中国,创新政策的推动已经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针对各国推动创新政策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如何落地的相关问题,在本次创新政策国际研讨会也展开了讨论。
在政府内部谈到进行创新的时候,往往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墨西哥思想基金会创始成员和经济发展部主任Alberto认为主要有四点:第一是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在很多方面,创新像婴儿一样,成长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且你说它有回报也是长期的考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对于走马上任的政治家们,他们可能没有那么久的耐心。第二,创新肯定会面临困境和遭遇失败,公务员和选举上任的政府官员,他们对于创新的容错率特别低。第三,在组织架构里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规则和问责制,虽然墨西哥的政策创新成功率高达90%,但是实际上从根源上来说不能把这类活动归结为创新,因为创新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成功率。而因为创新的低成功率,大部分的公务员或者政府官员都会有意识地想要规避失败。第四,任何的机构里面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架构的创新,尤其是在公共部门,实际上里面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很多,必须进行协调,对于机构本身来说,运行方面本身也是很大的挑战。
虽然创新已经成为了全球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创新驱动力还不足。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全球创新政策部副主席Stephen Ezell说道:“跟私营部门不同,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好像对于客户之间的理解度不够,因此在公共部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阻隔。”换言之,服务的提供商、消费者、政府之间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激励和回报措施,如果创新失败,那么创业者就可能面临到处罚和创业失败带来的重担,如果创新成功,也不会得到政府的各种补偿,依靠市场驱动,创新会变得格外艰难,也就是现在面临的挑战。
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高级负责人Sean Randolph则认为创新最大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是所有问题当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高度的信任、分享和合作其实全都是植根于每个国家的文化当中,如果通过文化的革新或者文化的改变,可以促进人文交流,这样公司或者大学都能够有更多的创新结果。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及全球创新城市建设
瑞典是一个创新大国,在整个国家内充斥着良好的冒险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这些成果与瑞典政府的大力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瑞典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创新办公室主任Andreas Larsson表示:“我们长期都在关注创新,同时我们也关注下一代人的教育,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都是影响我们成功的因素。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创新的体系,因为我们的创新是自下而上的方式,不像中国,草根力量的阶级非常强,我们在年轻人当中发现有很多人他们会去到硅谷,在硅谷工作几年积累不少的经验,然后再回到自己的比如说瑞典报效自己的祖国,我们发现年轻人的投入,他们可能也会帮助瑞典创新的成长和发展。”在瑞典,更多的不是从上制定政策,然后一级一级贯彻下去,而是要打造比较开放的平台,聆听年轻创业者的一些建议,这样能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Andreas Larsson认为,瑞典政府之所以会投入大量的创新,因为创新所带来的经济非常好,让国家获得很多收益,从而打造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这一点上来看,瑞典的创新体系对于中国有非常良好的借鉴意义。
当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2020年会形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2030年创新驱动发展要走在全国前头、世界前列。其重点的任务为:建设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搭建共性技术的平台、实施引领产业发展的项目和工程以及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优化双创环境等。从区域的角度上,建设6个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区,包括:张江、紫竹、杨浦、徐汇、嘉定和临港。《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又特别提出要提升“五个力”,即: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国际影响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区域创新辐射带动力、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同时,提出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重视强化法制保障,在成果转化、园区建设、中小企业等方面加强立法研究。重视健全政策体系,在政策衔接配套、综合运用、需求侧政策探索以及政策协调机制和综合评价上深入推进。在此基础上,上海提出了其2017-2022年的未来城市愿景—创新之城将会是一个充满活力、更有朝气、全球创新企业、创新机构密集、国际科技精英和各类人才云集的大都市,创新智慧将无处不在,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中国政府对科技创新支持了很多,也产生许多重要推动作用,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所长杨耀武认为,中国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有着奋发有为的强烈意愿,体现在我们有一个比较强的行政系统,国家的动员能力、创新资源的集中有效配置方式。我们定期研究制定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与配套政策,规划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这样的规划和政策实际上发挥了一个指导性作用,更多地还是激励和调动社会资源,围绕着总体目标一起来做。
硅谷是创新的发源地,目前中国也在研究如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硅谷,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在报告中提出,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其一是在“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提出,在上海和北京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二是在八个跨区域跨省跨城市建设全面创新改革的试验区,并将中国一些新推出的创新优惠政策在这些地区展开试验,其三在中国建设了十七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此外,在现在已经有150多家国家级高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国家级高新区的范围。赵刚介绍道:对于高科技的集群,这方面更多是政府的规划和政府的政策推动,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比如张江生物医药的园区,这个地方的基础设施由政府建设和配套,比如搭建公共的服务平台和一些实验室,这样有很多创业公司或者中小企业来了以后可以节省非常多的重新购置设备的资金,也节省了VC和PE的基金,来支持创业的公司。
△ 赵刚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会上,科睿唯安大中华区总经理郭利带来了基于科学数据的全球创新中心和创新城市的评估,并分别从论文及专利的产出量、研究的质量、科研主体三个角度为各国际大都市创新搭建了坐标系,让各方创新创业相关人士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新体系的推动,当提及各国创新特色时,郭利表示,从之前报告的数据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城市它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城市可能在某个领域里他们是强项,但是其他的领域他们就是弱项或者没有那么强,所以在分析所有城市创新的时候,不应该用一刀切的方法。目前此评估已经分析了20个全球创新前沿的城市,今后还将扩展到更多的城市。
△ Sean Randolph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高级负责人
Sean Randolph眼中的中国创新政策
如今,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在中国政策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企业纷纷在政策的扶持下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那么远隔大洋的美国学者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创新政策呢,为此记者专程采访到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高级负责人Sean Randolph,其研究所是一家公私合营性质、与商业、劳动、政府及高等教育部门都有密切合作关系的研究机构,并致力于加速加利福尼亚和旧金山湾区的竞争经济。由他来谈一谈其眼中的中国创新政策:
记者:在中国,对于创新企业来说,有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这类政策上的扶持,那么美国会不会给创新企业一些扶持还是说完全依靠市场驱动呢?
Sean Randolph:答案是基本上还是没有,像比较大一些的企业,会涉及到政府将它们统一聚集类似硅谷这些创新地带,但是对于中小微起来,尤其是初创企业,它们必须由自己去寻找资金支持,自己去寻找所有的渠道去开拓它的市场,所以说,美国的创业环境还是由市场来驱动的。
记者:中国将创新创业政策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请问您是如何看到我们国家这样的一个举措呢?
Sean Randolph:这是我的个人观点,首先来讲从中国政府层面来讲,中国政府对于创新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包括培训、孵化器等等孵育工作,这应该是每个政府都鼓励去做的。但是我作为一个其他国家的人,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的话,会觉得在孵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壁垒。比如:中国政府在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进行竞争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的确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此,我感到有一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