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

2017-09-15李镇西

新班主任 2017年8期
关键词:进校聚会错误

□李镇西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

□李镇西

在许多人看来,我非常爱学生,学生也非常爱我,这种师生关系简直像童话故事一样美好温馨,又像神话一样难以置信。我要说,读者的这种感觉真实,但不全面。

教书30多年来,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那么喜欢我。

也许有读者不知道,与我的《爱心与教育》同时写作,并几乎同步出版的还有《走进心灵》一书。在这本获得了“中国图书奖”的书里,我专门写了一章《我的教育失误》。里面写了我犯过的许多教育错误,我当时的用意在于,既告诫自己尽量避免再犯已经犯过的错误,也提醒年轻的同行引以为戒。但遗憾的是,二十多年来,人们读我的书时,只记住了我爱学生和学生对我的爱,却没注意到我也曾伤害过学生以及也有学生不喜欢我。

对中等生的冷落

教师对学生的伤害有一种不容易被意识到,就是对中等学生的冷落。这里说的“中等生”,主要是指那些成绩中等、不起眼,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孩子。我说的伤害,也不是说我冤枉或批评了这样的孩子,而是说当我过多地关注学困生和优秀生时,对这类学生的漠视就是一种伤害。

李燕琼同学,一个三十多年前的学生,当时,论成绩是不错的,数学尤其突出,但整体表现似乎不那么“优秀”。她善良,学习刻苦,乐于助人,有集体荣誉感,只是因为性格不是那么活泼,也没有什么文体特长,出头露面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我眼中就表现“平平”了。平时也很少和她单独谈心。

她现在在北师大工作,研究脑科学。有一次我去北师大讲学,她特意来听我讲“未来班”的故事。说起“未来班”,她眉飞色舞,很是自豪,对我的尊敬丝毫未减,后来还陪我去东北传播新教育理念。我感到她现在对我的好,远远超过了当初我对她的好。

和李燕琼相似的,还有她的同班同学毛加庆。当初在班上除了成绩不错外,在其他方面表现很一般。所以直到初中毕业,他都没有当过三好学生,也没当过班干部。我觉得他的不调皮、不热心,让我省心,也让我冷落了他。

几十年后,他现在是四川省武胜县县委书记,对我依然尊敬有加。他曾特意请我去武胜县给全县教师作报告。说实话,在现在的背景下,我对从政的学生总有一些担心,但我通过四川省委组织部的朋友侧面了解到毛加庆干得很棒!我的确放心了,同时有些自责,当年我没看出他出色的组织能力,他连小组长都没当过。

这里举了几个中等生的例子,严格地说,他们并没有“不喜欢”我,相反很尊敬我。

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历届学生中,还有被我粗暴批评或伤害过自尊心的孩子。我的书中曾写过一个叫“耿梅”的女生,曾经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被我骂“脸皮厚”;还有一个叫“付饶”的女生,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被我责令把写的检讨贴在学校大门上。这都是我刚当教师那几年发生的事,毫无疑问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同样的,她俩也不能算“不喜欢”我的学生,因为多年后,他们都原谅了我,至今对我非常尊敬。我再次感到,学生对老师的宽容远远超过我们对他们的宽容,孩子的胸襟其实比大人更宽广。

有一次,校长告诉我,某家长找到他,要求将其女儿转出我班。后来这位母亲向我解释,说孩子要求转班,原因是某次迟到,我没让她进教室,这让她很没面子。

后来我反思,这个女孩肯定不是或不只是如她母亲所说是因为迟到罚站,也许还因为我平时的严厉,让她感觉在我的班上很不快乐。其实,同样的严厉,我对其他孩子也有过,甚至更甚。由此,我意识到教育的个性,需要对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

对学生偏心

比呵斥、体罚更伤学生心灵的,是教师的不公。我曾在高一新生中做过调查:“你最不能忍受的老师缺点是什么?”统计结果让我意外,排在第一的是“老师偏心”。

有一个学生,我一直对他挺好的,可有一次,几个学生一起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认为我对他的处理格外重,从此耿耿于怀。虽然现在每次聚会也和我打招呼,向我敬酒,但我感觉他心里仍有疙瘩。

昨天,一位当年我对她既欣赏又严苛的女生与我聊天,说:“李老师当年对我的影响很大,正面、负面的都有,有段时间我是有些怨气的。但现在人到中年,回头望去,有句话不知适不适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向她表示,对她有些内疚。她说:“老师当然也有个人喜好,不可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而且您当年也才二十多岁,越是充满热情,越可能是对学生爱憎分明。”

我理解,她说的“爱憎分明”,其实就是有时候对学生没有一视同仁。我认为,学生希望我们做到的“一视同仁”,指的是感情和尊严的平等。我们虽然做不到从感情上爱每一个学生,却必须在行动上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能够做到的。

“无情抛弃”了最爱的学生

最不喜欢我的学生,也许是成都市玉林中学初98届6班的孩子们。那时的他们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当初,我带这个班的时候很投入,还没进校,我就拿着花名册挨家挨户地去家访。进校第一周,我就给他们举行“露一手”主题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展示自己的特长甚至绝招;在世界乐园,我们留下了开心的笑脸;在濛濛春雨中,我们徒步去郊外踏青,穿过油菜花,走过原野,走着走着天晴了,我们放飞的风筝在蓝天写诗……教他们的时候,是我的教育思想相对比较成熟的时候,所以我感觉带这个班得心应手,浪漫而富有情趣。

但是,两年后我离开了他们,而且离开的原因我难以抗拒,而且也无法给他们和他们的家长解释。于是我在他们及其家长眼中成了“无情抛弃”他们的人。近二十年里,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很少和我联系。

让我惊讶而感动的是,2015年8月,这个班的孩子举行进校20周年聚会,那天上午聚会活动即将开始前的半个小时,他们突然给我打电话,请我参加聚会。当我赶到现场,孩子们给我热烈的掌声。

虽然我知道,这掌声更多的是出于礼貌,但我已经知足。他们对我那时候的许多往事记忆犹新,欧阳懿哲同学居然还带来了我当年指导他们办的手抄报《玉林日报》,而且一份不少!在饭桌上,有学生对我说:“当初,您突然离开我们,我们真像失去了父母的孤儿……”经过这次聚会,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重新和我建立了信任,但依然有少数学生没有“原谅”我。

其实,之所以“不辞而别”,是因为我给学校做出过承诺:为了维护学校声誉,我绝不给学生做任何解释,一切以学校给这个班的学生及其家长的说明为准。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写出这些,我的心已经平静,因为每一方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有道理,都值得理解。只是那一班十四五岁的孩子所受到的伤害,已经无法抹去。

现在的我体会到,与其计较学生不喜欢自己,不如反思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自己。这样,我们会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会更理解孩子,自然便会赢得更多孩子的心。在我看来,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笔教育财富。

猜你喜欢

进校聚会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不聚会少出门外出做好防护
浅谈“进校”应如何搞好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
快乐的聚会
生日聚会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新年聚会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