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义东区三彩幼儿园唐墓M611发掘简报

2017-09-15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三彩塔式墓室

□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巩义东区三彩幼儿园唐墓M611发掘简报

□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7年4月底,为配合河南博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拟建的巩义东区三彩幼儿园暨三彩小学工程建设,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工程占地范围内的24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唐墓M611出土的一批精美的三彩陶器,造型独特、个性鲜明、施釉均匀,为研究巩义唐三彩文化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现将唐墓M611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唐墓M611古墓葬发掘区位于巩义市政府东黄冶河西岸的高台地上,其东北部1公里处即为巩义黄冶三彩窑址(图一)。

图一 巩义东区三彩幼儿园唐墓M611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概况

M611为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南北向,方向195°。

1.墓道 位于甬道之南,长方形竖穴,长2.6米,宽1.12~1.2米,深6米。接近墓口部东、西两壁置脚窝。

2.甬道 位于墓室南壁正中,长方形,拱形顶,宽1.2米,进深0.8米,高1.6米。

3.墓室 位于甬道之北,长方形,拱形顶,平底,南北长2.6米,东西宽1.12~1.4米,高1.8米。墓壁较为规整、平滑。墓室中部设棺,根据棺印残痕分析,系木质结构,形状为长方形,长2米,宽0.6米,棺板厚度和其他不详。棺内存残骨架一具,仅留头骨和上下肢骨,头居于北,口含铜钱1枚;其葬式为仰身直肢。在墓室的东北部,随葬有塔式罐1套,另于墓室东壁的接近墓口部,随葬有陶骆驼、陶马各1件,陶俑2件(图二)。

二、随葬器物

M611随葬器物6件。根据质地分陶、铜两类,分述如下:

1.三彩陶器 5件。均用红黏土制成,器体以绿釉为主,另施白、黄釉做搭配。陶骆驼 1 件(M611:1)。 模制。昂首,仰脖,竖耳,嘴微闭,双峰,峰尖部向两侧略卷,尾置于臀后脊部,背有三彩花毯,四肢粗壮,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上。鬣、垂胡、峰尖、毯和尾施绿釉,底板施白釉,其余部位施浅黄釉。长18厘米,底座高2.5厘米,通高21.5 厘米(图三:1,封二:1)。

图二 M611平、剖面图

陶马 1件(M611:4)。制模和手制。勾首,仰脖,肩部略抬,平背,肥臀,尾翘,四肢立于底板上。有络头,两侧攀胸,分鬣,前腹下有铃铛,背有鞍鞯,鞍鞯之间有小垫,双蹬于两侧,臀脊部有鞦。马面、鬣、攀胸、鞦和尾施绿釉,铃铛、底座施黄釉,其余部位施白釉。身长16厘米,底座高2.5厘米,通高19.5厘米(图三:2,封二:2)。

牵骆驼俑 1件(M611:2)。制模和手制。牵骆驼俑,圆脸,环眼,大耳,长须,左手置于胸部,右手抬起,外伸。头戴胡帽,身穿圆领宽袖袍,腰束带,着长靴,微蹲于方形底板上。胡帽、长须、腰带和长靴施绿釉,手和底座施黄釉,衣袍施白釉。底座高1.7厘米,通高 15 厘米(图三:3,封二:3)。

牵马 俑 1 件 (M611:3)。制模和手制。牵马俑,圆脸,环眼,大耳,左手微蜷置胸部,右手抬起,外伸;头戴黑色幞头,额部置飘带,收于脑后,身穿圆领宽袖袍,腰束带,着长靴,微蹲于方形三彩底板上。长靴施绿釉,手施黄釉,衣袍施白釉,底座施绿、黄、白三釉。底座高2厘米, 通高15.7厘米(图三:4,封二:4)。

塔式罐 1 件(M611:5)。轮制和模制。其中,罐体和底座为轮制,盖为模制。罐体,敞口,圆唇,矮弧颈,广圆肩,鼓腹,颈和肩部饰轮制弦纹。罐底座,呈覆盆形,圈足底,中部饰弦纹。罐盖,为榫状七阶塔形纽。罐体施黄釉,盖和底座施绿釉。口径7.2厘米,腹径15.6厘米,(座)底径13.2厘米,盖高11厘米,通高36厘米(图三:5)。

2.铜器。 铜钱 1 枚(M611:6)。钱铭“开元通宝”,直径2.4厘米,穿径0.7厘米。

三、结语

1.墓葬性质。M611为长方形墓道单室土洞墓,墓道和墓室分别居于甬道的南、北两端,甬道居于正中,墓道和墓室宽度近乎相等,墓葬形制符合巩洛地区唐墓特点。墓室中部置棺,随葬品置于棺东北部和东南部。据资料载,巩义所发掘的唐墓,随葬器物组合多分为四类:神器类、侍俑类、家用类和器皿类[1]。但M611随葬器物仅有侍俑类(陶马、陶骆驼、牵马俑和牵骆驼俑)和器皿类(塔式罐)。有关神器类、家用类以及后来分出的起居类等随葬器物于该墓(M611)中不存在,由此分析,这或许是当时随葬品主流组合之外的一种特殊组合。

图三M611出土的陶器

2.墓葬年代。由于M611未出墓志,所以没有确切的纪年依据。我们只能根据传统的断代方法对该墓进行定年代。一般来说,唐墓断代多根据墓葬随葬的镇墓兽、武士俑以及文、武官俑来进行定年代,或者根据一些女俑髻式、男俑幞头巾子的形状和变化来进行定年代。但是,巩义三彩幼儿园唐墓M611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同时,该墓随葬的陶骆驼、陶马、牵骆驼俑和牵马俑造型独特,根据目前公布的唐墓资料,我们暂时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借鉴和比对。由此,我们只能根据随葬的塔式罐M611:5的特征比对来对该墓进行时代划分。一是M611:5塔式罐与巩义北窑湾唐墓[2]M18:4塔式罐特征相近,北窑湾唐墓M18出土有纪年墓志,纪年为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二是M611:5塔式罐与天津南开大学文物博物馆系袁胜文所著《塔式罐研究》[3]中的Bc型Ⅴ式塔式罐和西北大学程婷所著《唐墓出土塔式罐研究》[4]中的Aa型Ⅲ式塔式罐特征相近,且Bc型Ⅴ式塔式罐和Aa型Ⅲ式塔式罐的时代都在武宗时期(公元841—846年)。综合分析,唐墓M611时代定于公元841—851年较为合适。

巩义三彩幼儿园唐墓M611出土的随葬器物中的三彩陶骆驼、陶马和陶俑,造型新颖别致、个性鲜明,光泽感强,亦为巩义首次发现,因此,该墓葬发掘所获资料对巩义唐三彩文化更深入地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先生一直以来对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

摄影:杨丽 王聪

执笔:赵红党 常慧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芝田晋唐墓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北窑湾汉晋唐五代墓葬》,《考古学报》1996年第3期。

[3]袁胜文:《塔式罐研究》,《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4]程婷:《唐代出土塔式罐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责任编辑 秦秀林]

猜你喜欢

三彩塔式墓室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唐三彩”是哪三彩
墓室探秘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风格浅析
巧借“三读”,写出”三彩”
中国三彩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概念问题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风格浅析
3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析比较
5000年前“塔式壶”的迷思
三彩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