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沿江经济带,许钱塘江一个辉煌的未来
2017-09-15陈建军陈怀锦
文 陈建军 陈怀锦
打造沿江经济带,许钱塘江一个辉煌的未来
文 陈建军 陈怀锦
杭州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思路
我们建议,钱塘江沿江经济带的发展思路是:以实现杭州建设世界名城为主要发展目标,创新构建城市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分区导引、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的产业分工体系,将杭州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绿色发展经济带。
具体定位应包括五个方面:(1)杭州城市国际化的功能核心区;(2)浙江省实践“两山”理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3)推动杭州市域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示范区;(4)城市绿色发展的生态廊道;(5)杭州地域文化展示区。
空间布局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空间开发战略,以城市为依托,干流为轴线,扩及腹地的“点—轴—圈”模式,逐步形成“一轴、三片、三板块”的空间发展布局。
“十二五”末,杭州人均产出达到了1.8万美元,如何将发展的重点从杭州主城区和市区转向杭州全市域,形成全杭州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集聚发展和共享发展,是杭州市未来5-10年的所必须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以钱塘江为纽带,推动沿江区域的双向聚合、高效紧凑和立体互动式发展,打造贯通全市域的沿江经济发展带,使之成为杭州的市域空间增长极,是破解这一战略问题的关键所在。
Tips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主要干流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下简称“三江”)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沿线涉及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市、西湖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上城区、江干区、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萧山区等行政区域,被称为杭州市的母亲河。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改革步伐
建议在杭州市域范围内,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整合沿江经济带所经各区市县和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构建自上而下、互联互通的“决策-协调-执行”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渠道,推动沿江绿色经济带的开发运作。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官产合作开发体制。
构建综合交通廊道,实现集约发展。充分利用沿江区域的空间通道,加强钱塘江两岸交通的立体化提升,构建立体综合交通廊道包括沿江跨江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沿江跨江休闲运动慢交通系统钱塘江水上交通系统的建设
“一轴、三片、三板块”的空间布局释义
构建网络化城镇体系
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为纽带,在“三江两岸”地区形成核心圈层(市域中心城市)网络化、外围圈层(市域副中心城市)点—轴化的空间模式,沿江构建“主中心—副中心—地方中心镇—重点发展镇—一般发展镇”多层次的城镇体系结构。
桐庐、建德作为沿江经济带副中心城市,是市域生态屏障,产业布局和城镇开发沿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沿路(杭新景、杭千高速,杭徽高速)点轴式发展,重点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打造特色化、国际化小城市,承载杭州旅游休闲、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生态宜居及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打造均衡推进沿江产业带发展的核心据点
沿江绿色经济带,发展的重心应该是钱塘江转塘以西部分,厉行“两山”理念,充分利用三江绿色资源,构建杭州市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应该对以往杭州市城市东扩、旅游西进的空间战略给予再认识和战略修正。杭州国际化战略中已明确,包括休闲、旅游和国际会展在内的大旅游已经成为杭州打造世界名城的主要抓手,再加上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这些都是杭州未来发展的主要产业,也是沿江绿色经济带的核心产业。基于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我们认为打造沿江绿色经济带的关键是构建沿江绿色经济带的核心据点,即打造杭州城市副中心。应该在杭州城西以杭州西站为中心,打造杭州新的城市副中心和沿江绿色经济带的核心区。杭州城西副中心应该超越原来的所谓“一主三副”的格局,而成为东京新宿这样真正的城市新中心。
打造协调发展、高端化集群的产业带
↓ 沿江产业带一轴三片三板块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三条产业集聚发展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形成沿江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带;以金融、电子商务、航运、会展、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特别以钱塘江南岸高端商务金融湾建设及白马湖至湘湖区域的创新创业新经济增长区建设,努力打造体现杭州国际化都市形象的高端服务集聚带;以凸显“三游”经济、观光休闲、文化展示、民俗风情、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主,着力打造与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相匹配、体现国际大都市滨水特色的旅游休闲集聚带。
要建立分区导引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
沿江经济带的中段区域,主要是作为辐射源的杭州主城区和萧山余杭部分地区,包括钱江新城、世纪新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区域、之江旅游度假区、滨江区、上城区、江干区以及城西科创园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区域等是高端服务业集聚区、以发展绿色高端服务业为主。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内涵,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沿江经济带东段区域,以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依托,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示范区;
沿江经济带的西段区域,主要指杭州转塘以西区域,包括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区县市以发展信息产业、和休闲、旅游、会展、健康、运动、养身产业,结合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高科技农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构建城市发展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沿江绿色经济带的主战场。以特色专业化城市和特色专业小镇建设推动沿江各区块产业内差异化发展。以小博大,优化、细化产业布局。
创新都市文化品牌。
以G20杭州峰会和亚运会基础设施建设为历史机遇,将杭州国际会展中心拓展成为杭州打造国际休闲、旅游、会展中心的主要空间平台,使之成为杭州实现国际名城发展目标的主要抓手,以此带动钱塘江沿江区域成为杭州的国际经济发展带、东方文化展示带、绿色生态涵养带。
打造“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文化走廊
突出打造以钱塘江为品牌的文化体系,通过文化引领钱塘江两岸功能的品质化进程,使钱塘江文化成为继西湖文化和运河文化之后的又一张杭州国际名片。加强历史风貌保护与利用。通过功能延续、升级或置换,实现历史遗存综合价值的提升,增强历史遗存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表现力。
打造丰富多彩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
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划定并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物种等生态保护红线,做好分区指引。重点保护上游水源保护地和河口湿地。
要打造滨江公共休闲带,引入多元化功能,创造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吸引人流、凝聚人气的活力滨江休闲带。营造富有韵律的滨江景观轮廓。扩展三江沿岸景观框架,构建以世界级地标建筑群为引领、以标志性景观区段为架构的沿江景观新轮廓,为全线景观脉络和功能主题布局奠定基础,为远期的局部景观细化和上下游延伸作铺垫。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