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传至今的钱塘江风俗
2017-09-15文顾希佳李维松吴桑梓邬玮砾方仁英
文顾希佳 李维松 吴桑梓 邬玮砾 方仁英
那些流传至今的钱塘江风俗
文顾希佳 李维松 吴桑梓 邬玮砾 方仁英
古人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民大众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钱塘江是浙江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久而久之,这里的人们便形成了这一带风俗民情中带有钱塘江“文化符号”的地域个性。
祭潮与镇潮
在历史上,祭潮与镇潮曾经是先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有潮神操纵海潮,所以会用祭祀的方法去与之沟通。
钱塘江一带信仰伍子胥为潮神是相当早的。在《吴越春秋》中,就有两处强调了伍子胥死后为神,并与潮有关。《文献通考•郊社考》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北宋朝廷派内侍到杭州吴山庙祭祀涛神,据说这么一祭,果然“涛势骤息”。
在浙江民间的口耳之间,一直说伍子胥是涨潮神,文种是退潮神。石瑰是唐朝人,杭州旧有潮王庙。周雄是富阳新城人,人称孝子,他也是钱塘江水神。张夏,人称张相公,生前是个带领百姓修筑海塘的功臣,旧时钱塘江出海口一带都有他的庙。历朝历代曾经为修建江堤海塘作出贡献,死后被祀奉为神的人物举不胜举。
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还会采用巫术行为来捍潮,又称之为“镇潮”。历史上最有名的镇潮事件,就是“钱王射潮”。据《钱塘遗事》记载:“钱氏以壮士数百人,候潮之至,以强弩射之,由此潮头退避。”镇海铁牛,也是一种巫术行为。传说秦代李冰曾经作石犀五座“以厌水精”。历史上,钱塘江出海口建造的宝塔往往有镇潮的功能。宋代智觉禅师建造六和塔就是为了镇潮。海宁盐官的占鳌塔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也是希望用造塔占鳌来保障海塘的安全。
三江口家庭手工艺
↓ 挑花边
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交汇的地方,人称“三江口”。这里的人们世代务农,同时又从事着各式各样的家庭手工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手艺大多淡出了青年人的视线,却让老辈人难以忘怀。
过去,三江口一代的农家女十来岁就开始学挑花边。花边是一种日用和欣赏相结合的抽纱工艺品。据说当时小伙子找对象,介绍人带去先看姑娘挑花边,再看容貌长相。而搓绳是男人的专利,晚饭后一边搓绳,一边讲故事,搓绳人家简直成了休闲娱乐场所。搓前,将稻草或麻筋喷洒少量亲水,经棒槌轻轻敲打一番,使之柔软。再将两股稻草顺时针揉搓,绞而成绳。
三江口老一辈农民大都会做草鞋,下田、上山、摇船、挑担,大部分时间都要穿草鞋。除了自用,也有出售给上门收购的小贩。草鞋用稻草按照“经”“纬”编织,草鞋大小全靠作“经”的细麻绳来控制。若加些布条,穿起来更为柔软舒适,比时下穿“阿迪”还风光。
20世纪60年代,这里的农家有做火柴盒的。从发货站领取薄木片、纸、商标、浆糊等材料,做成盒子干燥后,送到发货站验收合格后,领取加工钱。男人闲不住,就动手用野生蒲草和稻草编蒲包、草包。过去没有那么多塑料包装袋,无论包糖、包鲞,还是包布匹、食盐都是用蒲包。草包不及蒲包用途广,但需求量大,抗洪抢险草包是装泥护堤的首选材料。
许贤山区农家还会扎竹扫帚。通过将毛竹掰丝、并丝、紧扎、穿花打结、斩丝等工序制作的扫帚非常经用,不但满足自用,还销售城乡,在萧山、杭州一带也很有名气。
① 乞巧的少女
② 放灯(邬玮砾/摄)
坎山七夕乞巧
萧山一带的百姓大多称七夕为七巧节,其中,坎山的七夕乞巧尤其引人注目。这一天,人们要祭祀牛郎织女,男女青年求偶、夫妻求和睦,青年女子要向织女讨巧手,还有乞求孩子健康成年。
七巧节的食品中,吃巧果很盛行。用面粉和成面,做成面皮,然后切成正方形对折后,中间划三道成线状,并将线条交叉翻起来,叫翻巧果。然后将巧果放在油中炸,那味道又松又脆又香。
七巧节的活动主要在晚上。主妇们早就将庭院打扫干净,摆好了供桌,并摆放家中姑娘媳妇的手工活儿,如绣品、鞋子、衣服等,在这些物品上撒些香粉。供桌上要放桃、梨、西瓜等,还要放十碗菜肴、香案蜡烛。
祭祀的女子恭敬地端起酒壶,将酒倒进杯中,二杯是牛郎织女相会吃的交杯酒,另一杯慢慢举起,默默祝愿,然后将酒酹地,成等距离的三点,再把剩下的半杯绕着三点的中间一点,前后洒成一个心字形。之后,从供桌上拿起绣花针和丝线,对着星光穿针眼。据说,如果乞巧之人在短时间内穿不进线,就是乞巧失败。
还有一种活动叫赛巧,就是多个人在一起对着星光穿针,谁穿得快、穿得多,谁就最巧。坎山被称为“花边之乡”,挑花边的女子需要有一双巧手,这里的人们特别看重乞巧,于是这个习俗在坎山就一直传承了下来。
浦阳江水灯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浦阳江沿岸都要举行盛大的水灯会。作为钱塘江支流的浦阳江历来多水患,为了祭祀祖先、纪念治水英雄、祈祷国泰民安,这里的水灯会历经200多年从未间断。
沈家渡村水灯会的规模尤其令人瞩目。最为吸引人的要数放荷灯,每年水灯会制作的荷灯多则五六千个,少则三四千个。荷灯通常用彩色桃花纸制成,经过松香浸润,再在圆木柱状的模子上一握,做成形如酒盏的形状。再经过剪刀修剪,就成为酷似荷花的灯盏。灯芯以土纸单股捻线,用融化的松香粘于荷灯中央。
大约晚上六点半,村民们就聚集在浦阳江边,准备放荷灯了。时至七点,锣鼓鞭炮齐鸣,荷灯被陆续送到江船上,每条船上一人负责划船,其余人负责注油燃灯。当荷灯一一点亮后,就会被小心翼翼地漂浮在浦阳江燕子湾一段江面,随钱塘江潮的起落南北进退。放荷灯的同时,永思堂里举行着礼拜先祖、祭祀治水英雄和放焰口等仪式。
水灯会这一习俗在沈家渡村自古有之,人们认为,这是为了祈福、保一方平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也融入了具有时尚色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每年参与人数在一万人以上。
孝女龙舟会
三江口流域有孝女龙舟会,很有些名气。孝女龙舟会又叫湘湖龙舟,与绍兴龙舟、西湖龙舟有许多不同之处。
孝女龙舟会竞渡在农历五月二十,若会期三天,则从五月二十至二十二日。它也“客串”参加元宵节、端午节等节庆表演。孝女龙舟会竞渡的纪念对象是孝女曹娥。相传,曹娥于五月二十这天跳江寻父,孝行感天动地。萧山金家浜是曹娥外婆家,历史上建有孝女殿,在大通桥西北侧。
“孝女龙舟”因船上搭彩棚配锣鼓,又叫“敲棚龙船”。船长2丈8尺,宽5尺4寸,船身用青、黄、金、银四色油漆漆成龙鳞状。龙头双角如叉,触须高跷,红唇白牙,口含金珠。船上配划手12人、乐手7人、把舵2人、龙头1人,共22人。青、黄、金、银四色龙舟上的人,分别着青、黄、金、银四色对襟无领布衫,扎青、黄、金、银四色头巾,人船一色,相得益彰。
五月二十日清晨,四邻八村的信众,不约而同地来到大通桥头孝女殿举行佛事,膜拜孝女娘娘,标志一年一度的龙舟会开始。孝女神像打扮一新,前置供桌,点蜡烛,祭供品。道士7人,设坛拜忏,诵读榜文。与此同时,文里头村的青龙舟、姚江岸村的黄龙舟、东河村的金龙舟、车家埭村的银龙舟四色龙舟,敲锣打鼓地划来,然后开始竞划。
傍晚时分,各路龙舟先后回到孝女殿,举行“送榜”仪式,“龙头”“龙尾”再次祭放在孝女神像前。各船的牵龙头、后梢及划手,分批跪拜,鞭炮声、锣鼓声大作。道士揭榜,放在银锭、佛经上一同焚化,诵经老妪膜拜至诚。至此,龙舟会圆满结束。庙内摆晚宴,共享荤素福礼。
↓ 沿途信众膜拜龙舟(李维松/摄)
“活金死刘”习俗
人活着姓金,死了姓刘,据说这种习俗在富春江边的一个小山坞里,已经绵延了500年。
公元1510年8月中旬的一天,一对年轻夫妇乘着一叶扁舟,渡过一江清流,来到富春江畔,在墅溪村定居下来。来者是谁?传说这与明朝大太监刘瑾伏诛事件有关。
1510年8月,刘瑾以谋反罪被3357刀凌迟处死,行刑3天。刘氏后裔为了逃避灾祸,躲藏到墅溪村,在这里择地开荒、生儿育女,经过500年的繁衍,后裔竟然已有450多人。他们世代相传,一律活着姓金,但是死后一律又改回姓刘。
他们始终坚信自己是“汉氏后裔,金氏望族”。金居五行之首;金也源自繁体刘字,刘金同源;金还有真金不怕火炼,坚忍不拔的意思。据了解,目前浙江境内遵循“活金死刘”习俗的大约有2万人,主要聚居在500年前宗人流散地。
原载于杭州出版社《钱塘江风俗》,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