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专业基础课程《建筑力学》中的应用

2017-09-14梁颖晶燕乐纬张永山汪大洋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建筑力学教学研究思维导图

梁颖晶+++燕乐纬++张永山++汪大洋

摘要:建筑力学是各建筑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和课后复习环节,探索和研究如何在建筑力学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推动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思维导图;建筑力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93-03

建筑力学是各建筑大类专业(土木工程除外)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建筑力学课程的专业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等。在不少学校,它还是一门校级平台课程,涵盖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本部分内容[1],修读人数众多,覆盖面广。开设建筑力学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建设材料等提供必要的学科基础,同时也需要使得该专业的学生掌握初步的力学概念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其在工作中更详尽地理解工程图纸中所蕴含的设计构思,准确把握设计意图,深入领会相关设计数据提供专业的知识基础。由于其知识点繁多,教学学时紧张,如何有效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思维导图是用图表方式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外部呈现。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使得大脑更加强大有力。[2]将思维导图与教学结合起来,能促进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激发大脑的能动性,更高效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对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本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课堂讲授和课后复习部分,遵循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探索和研究如何在建筑力学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和知识掌握的效果,推動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

一、建筑力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建筑力学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内容繁多,知识面广,而且逻辑性比较强,任一环节没有掌握,都将影响后续的学习。所以有效高速地掌握相应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对知识点的充分掌握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整体的框架,抓住老师的讲解要点和思路,否则知识点或者一道典型例题讲完了,学生有可能当时似乎听明白了,但是回头想想,脑子仍然是一片空白,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再碰到其他相似的题目不会举一反三,最后还是做不出来。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热情。而且有可能产生恶性循环,进而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教师在建筑力学的课堂教学中如果碰到学生不能主观能动地思考,有效掌握知识点和解题要点时,一般会反复讲解,或者从细节部分一点点讲解,这样既耽误课堂时间,也剥夺了部分同学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用图表形式表现的发散性思维。研究表明人脑不是按照工具条和菜单的方式进行思维的,他是像神经系统或者树枝一样的思维——发散性的思维[2]。要进行良好的思考,人脑就需要能反映这一自然的有机思维。由此可见,发散性思维体现了大脑的内部结构和程序,而思维导图是它的外在表现。所以运用思维导图能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提高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工具。

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词或者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形式从中心向四周发展,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点。虽然思维导图是在二维的纸上画出来的,但它可以代表一个多维的世界,包含了空间、时间和色彩,所以能够体现全面多维的发散性思维。[2]

思维导图绘制的三要素是突出重点、使用联想和清晰明白。突出重点是改善记忆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强调尽量多用图像和颜色,图像和词汇的周围要有层次感,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尽量多变化。而联想的目的是让人的生理体验产生意义,是人脑记忆和理解的关键,联想在思维导图用分支模型或者箭头表示,要求尽量使用多种色彩和代码。清晰明白可以帮助联想思维和回忆更加流畅,使得思维导图的应用更加合理。

思维导图的应用始于商业,现在已逐渐扩展到教育领域。其中在国外的应用相对广泛,有些学校已将其列为必修课程,但是在国内,其教学的应用和研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的教育中[3-4],在本科的课程教学中也多数集中在偏文科方面的学科,如政治[5]、英语[6]、生物[7]等。其在本科力学相关学科的教学应用至今未见报道,所以本文探索思维导图在建筑力学教学的应用,希望能对相关学科的教学有个借鉴意义。

三、思维导图在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应用分析

1.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建筑力学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知识点在讲解前,以思维导图板书的形式,给学生展现知识框架。重点提示关键知识点、原理以及其跟前后知识点的关联,让学生能在整个框架中把握重点和难点,提高授课的效果,同时在知识点和相应典型例题的讲解结束后引导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发散性思维,自我总结,发掘出更多他们感兴趣的理解和记忆方法。因为在教师讲授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板书,能够迎合学生大脑的思维特点,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板书中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能够为学生的知识框架构建提供支持,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以及对于宏观脉络的把握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每个知识点和典型例题讲解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为课后的复习做准备。

2.课后复习的应用。建筑力学课程逻辑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当场快速消化所学的知识点,否则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这样课后复习、归纳总结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再现课堂教学的内容,如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发现不足,查缺补漏。每一章的课程结束后也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知识的整理,进行阶段性的查缺补漏。整体课程结束亦采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通过一张思维导图(如图1),将整本课本的知识重现,能让学生建立脉络框架,抓住重点,提高学习和复习的效率。

四、结语

将思维导图与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将思维导图有针对性地应用于课堂的教学以及课后复习,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繁杂的知识群中整体把握要点,建立清晰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实践表明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同期有所提高。而且在学校组织的匿名教学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评价也有所提高,他们普遍认为该方法能使他们快速高效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可见该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德敏.建筑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陈瑞娟.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4]丛李方,徐欣.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0,(07):51-53.

[5]雷慧婷.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6]魏巍.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课堂应用中的现状及对策初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6):275-276.

[7]王秀平.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筑力学教学研究思维导图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二力杆在建筑课堂上的应用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