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构想与探讨

2017-09-14李昌新朱常龙马鹏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问题设计

李昌新+朱常龙+马鹏

摘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大学生巩固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式和培养环节。笔者针对现阶段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构想和探讨改革思路,努力实现转变广大师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态度,激发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以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毕业论文(设计);问题;原因;探讨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003-02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进行总装式综合训练的环节,是对毕业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果、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全面性的检验。同时,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3]。

众所周知,要完成一篇质量不错的毕业论文,不仅需要作者具有较扎实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一定程度的科研能力培养和训练[4,5]。但是在现行的教育培养环节中,广大本科毕业生很少能系统地接触科研训练,甚至不知科研文献为何物[6],更未去检索和阅读,从而对本学科的前沿问题缺少基本的了解,因此,很多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心里没有方案,没有计划。

伴随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现象不容忽视,普遍存在内容雷同、应用价值缺失、工作创新性不足、行文杂乱、逻辑性混乱、写作极不规范等现象。鉴于此,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就很难保证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本校安全工程专业特点,从实际出发,分析目前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方法,为培养理论过关、实践能力突出的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型人才提供参考。

一、现阶段毕业论文(设计)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不充分。目前,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是在第七学期与第八学期,而这个时间段也是高校的就业旺季,因此,找工作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上冲突,而学生显然会将良好的就业放在首位,造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完成时间不够,教学质量下滑。而且,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口碑,高校迫于社会、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更趋向于保就业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控制较宽松。

2.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往往认为毕业论文完成过程和专业学习一样,只不过是修够学分而已,因此对毕业论文(设计)不重视,积极性不高,甚至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只要在答辩前找找老师就可以了。而对于老师,一方面,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地位看得比较低,另一方面,对本科毕业生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能否完成科研任务持怀疑态度,因此往往不把稍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解决。

3.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多以指令任务式完成。在这种指令任务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响应式的知识灌输对象。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是根据老师的具体指令完成,学生没有被引导利用自己原有认知去同化和探索新知识。

4.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陈旧、缺乏实际性。目前,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一般是根据指导教师所涉猎的科研领域或者課题拟出,而高校教师的研究领域往往更加偏重于理论研究,与实际过程应用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觉得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对以后工作帮助不大,对完成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现在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工作,还要完成各自的科研任务,导致工作量增大,使得论文选题陈旧,因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必然大打折扣。

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的构想与探讨

1.重视毕业论文的动员宣传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宣传动员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广大师生统一思想,严格责任,明确任务,对于学生的选题、文献检索、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方面要逐一落实完善。但是,目前现阶段显然很多师生均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节点上,部分学生总是以要参加考研或者是找工作为由,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能拖就拖,而老师也往往对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一再放松。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实行学生—老师间的双向选择。现阶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主要由指导老师给出,学生往往对选题是被动接受,从而不能发挥学生主体性。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学生选、老师导”的双向协商制确定论文(设计)选题。一方面,老师提前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以供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自身感兴趣、有研究意义的题目,也可由学生先自行拟定,并在和指导老师沟通后确定。

3.积极开展论文写作培训。目前,在大学培养阶段对于科技论文的撰写训练不多,大部分学生对科技论文了解较少,对其格式和要求完全陌生,常常导致在毕业论文(设计)在格式上五花八门,完全不满足科技论文的撰写规范。因此,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前对学生文献检索、论文规范格式与编辑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和开展讲座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专业论文写作训练,为毕业论文(设计)规范撰写工作奠定基础。

4.积极引导本科生将毕业论文(设计)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得益于我校现阶段施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目前每位本科生均配有一名指导老师,导师可以根据学生和自己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给每位学生安排适量的科研任务,让本科生在课程学习之余尽早地进入实验室。另外,大力鼓励本科生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在学生进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过程中,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有机地结合,学生在相对自主地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大大延长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时间,而且能够极大程度上丰富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使学生科研素养得到系统化训练。

三、结语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大学生巩固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式和培养环节。因此,对现阶段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构想和探讨改革思路,努力实现转变广大师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态度,激发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以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切实做好这一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希望引起更多领导、老师的关注,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惠明.高校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147-149.

[2]呼汉卫,刘正远,张茂仁,等.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94-396.

[3]范强,杨建会.材料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2):25-26.

[4]张萍,周大利,芶立,等.产学研合作构建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179-180.

[5]李烨,李坤权.研究型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新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9):84-86.

[6]高运明,薛正良,李光强.校厂结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8,(2):40-42.endprint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问题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