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公式帮你抓住健康
2017-09-14
喝水公式
成人每日需要的饮水量=体重(公斤)×(30~40毫升)。儿童代谢旺盛,需水量比成人多。2岁以上的儿童,每日需水量=体重(公斤)×80~90(毫升)。2岁以下的儿童,每日需水量=体重(公斤)×(100~150毫升)。
饮酒公式
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一般来说,饮用40°以下的低度数白酒,不能超过2两;40°~50°的中度数白酒,不超过1两;50°以上的烈酒不要超过0.5两;葡萄酒度数相对较低,但也不要超过3两,否则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负担。
骨密度公式
骨密度=【体重(公斤)—年龄】×0.2。如果结果小于-4,风险高;结果在-4~-1之间,属于中度风险;如果大于-1,风险小。比如,体重45公斤、年龄70岁的人,风险指数为(45—70)×0.2=-5,说明极有可能患骨质疏松症。
运动心率公式
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宜的运动心率=170—年龄。比如,70岁的老人做有氧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170—70=100次/分钟。年纪较大的老人,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控制在(170 —年龄)×0.9。
体脂率公式
女性体脂率公式:参数a=腰围(厘米)×0.74;参数b=体重(公斤)×0.082+34.89;体脂率=(a—b)÷体重 ×100%。计算男性体脂率时,参数b=体重(公斤)×0.082+44.74。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男性是17%~23%,女性是20%~27%。
幸福感公式
个人幸福=物质÷消费欲望。这个公式可以演绎出3种可能:(1)当欲望不变时,幸福和物质成正比。(2)物质不变时,幸福与欲望成反比。(3)当物质和欲望一起增加时,如果物质的增速超过欲望的增速,幸福感仍会增加;如果物质的增速低于欲望的增速,幸福感就会下降。
效率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量÷付出时间。当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时间过长,人体会感到异常疲惫,建议适当地休息20~30分钟,把工作先放一放,回家洗个热水澡,吃一顿可口的晚餐,睡个好觉,都能给身体充电,提高效率。
(摘自《生命时报》文/田飞)
入秋后按这些穴位润肺防燥
祛燥——按“迎香” 润肺防燥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养心——按“极泉” 理气护心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该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经常弹按“极泉”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每次弹按的量应因人而异,一般弹按10次左右。
健胃——按“四缝” 防秋膘增肥
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四缝穴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縫”效果也较好。该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显著。
防热伤风——按“足三里” 强身败火
“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摘自《大河健康报》文/何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