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果而:全能妈妈“走心”过生活
2017-09-14
作为主持人她曾拿过“中国电视最具潜力主持人奖”,作为演员,她曾是热播剧《杉杉来了》中的封月、《柠檬初上》中的孙妮。明朗的张杨果而在主持界和影视界游刃有余,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朗朗乾坤;而在生活中,她是开明快乐的辣妈,最爱孩子脸上的笑容,在陪伴中摸索着自己的育儿经。
演戏就像打怪兽
不断get到你想要的技能
Q:对你来说,演员和主持人哪个更具有挑战性?
A:各有各的挑战吧。做主持是做自己,是释放本我的过程,而做演员是投身于角色中去,角色会和自己有部分的重合,但又存在很大不同,所以是在展现“超我”。虽然主持人和演员的表达方式不同,一个是用语言来表达,一个是用肢体、身体来表达;一个外放,一个内收;但是两者有个共同点:都要爱生活,在生活中丰富阅历,汲取营养。“走心”地生活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开阔。
Q:对你来说,主持和表演更喜欢哪个呢?
A:每个阶段都不同。现在比较享受演戏。这种创作的过程就像耕种,把种子种在心底,默默地浇灌,让它在心中生长,开出鲜艳的花,给人美的享受,潜移默化的启发和灵魂的触动,既有趣又有意义。
Q:在拍戏的经历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A:每一部戏都让人过瘾。就像打怪兽一样,每拍一部戏就能get到一样技能,在过程中一次次“升级”,真的很有意思。就拿这次杀青不久的《那条河》来说,当我和老戏骨王庆祥老师搭戏时,他总能在第一秒让人沉下心来进入角色。他那种找角色的能耐真让人佩服。这让我想到好莱坞演员让自己入戏的方法:开拍前独自待在一间只放了两张沙发椅的房间,自己坐一张,看着另一张空沙发,心中勾勒出角色的形象、言行,然后和他交谈。找角色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心灵碰撞的过程。
Q:最想演的角色是哪种类型的?
A:回想一下,我演过的角色似乎都各不相同:《柠檬初上》中我演的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主管;《那条河》中演的是一个压抑、拧巴的角色……每次接到角色的时候,我都觉得这个角色不太像我,但是周围人都说像。再仔细体会一下,发现自己身上的某一部分和人物吻合。然后再去体会人物的其他部分,演完时会发现自己身上留下了她的痕迹。这样的角色像跳一跳能够得着的苹果,有趣、有意思又有一点挑战性。
Q:你最喜欢的演员是谁?
A:我是凱特·布兰切特的粉。《返老还童》《丑闻笔记》中她的表演太迷人了。她所演的人物并不一定正能量满满,但却展现了人性的深度,让人感觉既真实又有艺术的美感,充满光彩,从没让人失望过。
Q:希望有一天成为她那样的演员?
A:对我来说,这是高高在上的目标,要是有那一天,那真是太棒了!
主持搭档最佳默契奖
颁给老公最合适
Q:和李维嘉搭档主持《百科全说》,和孟非搭档主持《非常了得》,和这些名嘴搭档主持的过程中,对你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他们每个人都既有个性又有才华。郭德刚老师爱戏剧;孟非爱狗、接地气;李维嘉很嗨皮……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会生活也是对工作的补给。每个人都有放光的力量,即使不是帅哥也能赢得众人的喜爱。认同自我,保持乐观和希望,或许经历的时间会比别人长,但终究会迎来成功。
Q:《爱情传送带》《一马当先》《爱幼科学说》,你和先生百克力也搭档主持过不少节目。和他搭档主持是不是会特别默契?
A:当然会有更多的默契啦。我俩搭档,不用台本,不用事先沟通,上台就天然地顺畅,常常聊着聊着,节目就到了尾声。一起搭档做节目给了我俩用另一种方式进行交流的机会,轻松又放松。他很幽默、放松,而我比较严谨。以前我的主持风格属于“打鸡血”型,一听到“开始”,整个人就绷紧了,说个不停一直到结束。但是,现在我改变了很多,上台时放松了很多,水到渠成的包袱也随之多了起来,这可能是他带给我的影响吧。
Q:《爱幼科学说》《超级家长会》《零零大冒险》,最近看你的微博更新,发现你参与少儿节目的录制更积极了,是不是做妈妈以后,对育儿方面的节目特别感兴趣?
A:是的,我现在对这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育儿资讯还是产品都对我有强大的吸引力,平时接触得也特别多,所以有平台和大家一起分享心得特别开心,甚至我现在还创立了自己的母婴优选品牌“一味果儿”。
Q:和小朋友们一起做节目,与和成年人一起做节目是否很不一样?
A:和孩子接触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在我眼里,他们和我的孩子一样可爱、率真,让他们把童真、童趣展现出来,常常给节目带来意想不到的火花,甚至有些“笑果”还能在录制结束后让人回味好久。有一次,我们请了一位学校菜园的学生园长来做客。我们问他菜园打理得怎样,他说:谁都想吃。我们又问:老师会摘吗?他说:悄悄来,都摘没了。在一旁的校长听了,开口道:这是老师对你们工作的认可。全场都笑翻了。
每次做节目都特别开心,而通过他们让我感受到现在的教育和以前不一样,思维更开放。以前,学校只重好习惯、好德行,但现在的教育已经意识到有价值的人生固然很好,但体会过程的快乐,过有意思的人生更为重要。
Q: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能和我们分享一些育儿心得吗?
A:我做得最多的是自省和观察。
比如,我凶过他一次后发现他是个敏感的孩子,便反思面对他时要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我也喜欢在他那不紧不慢的节奏中观察他。有一次他来探班,我抱着他,他拿帽子遮住我的脸,存心问:妈妈,你在哪儿?我看不见你,你在哪儿?他有自己的快乐游戏法。有时,他不小心座位坐空,摔跤了。他起身拍拍屁股,自我解围:椅子跑了,屁股没跑。这种乐观的说法又新鲜又好玩。还有一次,他喝完八宝粥过了好久,嘴还在动,我问:你在吃什么呀?他说:花生米,花生米渣渣。原来过了那么久,他还在沉浸在咀嚼的乐趣中。endprint
Q: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一个妈妈?
A:我属于快乐型妈妈。作为妈妈,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他很快乐。每天早上,他睡到自然醒,睁开眼就变成了一张笑脸。然后,推开门叫我起床:妈妈起来了,陪我玩。他一听到音乐就会平地自嗨,跳起舞来。前阵子,我们带他去旅游。对于大人来说,旅游出行,走路是件极为辛苦的事,可他不仅走还连蹦带跳,兴高采烈,比大人还精神旺盛。因为快乐,所以什么苦在他眼里都不算什么。
Q:你觉得他像你多一点还是像爸爸多一点?
A:看他那精力旺盛的样子,像我多一点;而他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幽默感则像极了他爸爸。我有个朋友养了两条狗,一条叫Luca,一条叫coco。我问他喜欢哪一条,他说:coco。但却会问:下一次Luca会来嘛?跳跃的思维节奏真让人跟不上啊。
Q:成为妈妈之后,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A:化妆师说我变好看了,眼睛里的东西不一样了。
Q:对现代女性来说,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是一大课题,在这方面你会怎么做?
A:工作的時候,我属于角色,全身心投入,不受影响、不分心,尽力塑造好他。但在家时,我是他玩伴的第一人选。陪他的时候,我也同样一心一意。手机常常是不在手边的,最多就是给他播放歌曲时用用;在客厅下半部分的柜子中放的都是他的玩具,我会陪他尽情地把这些玩具玩个遍。
Q:你最欣赏他什么优点?
A:他是一个很暖的孩子。尽管他只有两岁,但他会体察我们的情绪,尽量不让我们为他担心。比如,他很想我俩陪他,但每次出差时,他会很爽气地和我们拜拜,一点都不缠人。再如,他生病时,我问:好点了吗?他会使劲挤出笑来说好点了。有时,我叮嘱他宝宝小心点。他回答我会小心的或者我在表演杂技呢。然后反过来叮嘱我:妈妈小心点。我胃不舒服的时候,他会主动来给我捶背……
前阵子,我们在出差,带他的外婆又回去了,奶奶一个人带他。尽管他平时爱看《小猪佩奇》《超级飞侠》,但那几天这些要求一个也不提,表现特别乖。一天晚饭前和外婆视频完后,他终于摒不住了,到厨房拿出外婆吃饭用的碗筷,抱着哭了好久……
Q:第一次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会不会忐忑紧张?如何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有什么经验分享?
A:今年他上小班了。上学第一天,我们和他说今天我们不在你身边,你要一个人过一上午。他明明也很想大人陪伴,但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哭,他不哭反而会去安慰对方:不要哭,妈妈要来了。
要说体会的话,我觉得家长情绪平和,情绪控制力强对孩子情绪管理会有很大益处,这让他相信大部分事情都可以通过讲道理解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