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择业观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7-09-14邵源春罗强强
邵源春 罗强强
摘要:农科院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本文通过对农科院校经管类毕业生发放问卷进行择业观调查,从择业准备、择业心理、择业目标、择业地域四个方面分析了其择业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四个层面探索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科院校;经管类毕业生;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8-0098-02
據统计,201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720万,受宏观经济影响,招聘岗位数比去年减少15%,就业专业对口率不到30%,被称为“最难就业年”。然而,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毕业来说,就业难,择业更难,不知道自己选择什么职业,从事哪种工作。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以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择业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指导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以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个人交流、调查问卷方式收集资料,共发出问卷109份,除去8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01份,有效率达92.7%。从总体情况看,被调查者具有农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人数的45%,女生占总人数的55%,女生比例稍高于男生比例。城市来源学生占总人数的42%,农村来源学生占总人数的58%。从专业上看,经济学专业占35%,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占25%,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占10%,电子商务专业占12%,信息管理专业占18%。
1.择业准备,择业准备是指未就业者为了能从事某种职业或获得某种职位,在择业之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择业准备是否充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统计数据说明,93%的学生在大三以后,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在盲目的情况下择业、就业。其中有16%学生在毕业前4个月或更晚,数据显示只有7%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制定目标。访谈交流中问及对目前的就业政策和环境是否了解,是否有明确的择业方向时,数据显示,只有21%的学生了解或非常了解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择业态度明确的只占26%(表1)。可见,大多数学生就目前的就业政策、形式和就业环境不是很了解,自己的择业方向不是很明确。
在调查是否有比较系统的职业规划以及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是否了解时,调查结果显示,82%没有或只有不太清晰的规划,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了解不多或不太了解的达到53%。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缺乏规划,对想从事的职业缺少了解。
在调查在校期间对就业最有帮助的项目时,34%的被调查者认为基础专业课的学习对其择业最有帮助,33%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实习活动对择业具有重要作用(表2)。
2.择业心理,择业心理是指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在针对学生对自己的择业前景持何种态度进行调查时,发现21%学生对就业持乐观积极态度,17%学生对就业是悲观或不清楚的态度,反映出这部分学生对未来择业的迷茫心态,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使其度过茫然时期(表3)。建立积极向上的择业态度和确实可行的择业方向。
3.择业目标,择业目标是未就业者对未来职业或职位的期望值和要求,包括行业目标、薪金目标等。选择行业目标时,调查数据显示,有33%的学生参加考公务员考试,加上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毕业生共有80%,去民营企业的仅有17%。从数据可看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很高,就业方向还是以稳定为主。与此同时,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在对薪金目标调查时,结果显示,46%期望的薪金在(1500,3000)区间内,选择薪金目标在[3000,5000)的占42%,1500以下的只占1%。由此可见,8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对择业的薪金期望还是相对较高。
4.择业地域,择业地域是指对未来就业的地区或地点。数据显示,在选择就业首选去向时,地域观念较为突出,择业地点过度集中化,选择到中等以上城市就业的学生占大多数,达到77%。基层和西部工作的学生偏少,特别是选择西部边缘地区的只有3%(表4),大学生不愿到艰苦地方工作的思想较为普遍。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到基层就业的非常之少,只有12%,78%持观望态度,选择“政策好有可能去基层”和“暂时没考虑”。现在必须关注的是,国家已在一些去基层工作的政策放宽,优惠条件的实施下,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已到基层工作。
三、对策
1.个人层面。一方面,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另一方面,具备良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农科院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岗位多为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岗位,用人单位要求具备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这就需要毕业生在平时的大学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
2.家庭层面。首先,给学生就业以科学指导。其次,改变传统观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励指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去基层就业,为老百姓做实事。父母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毕业找个“铁饭碗”是他们的愿望,但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失衡的供求关系,应该鼓励孩子到基层去锻炼自己,挑战自我,正确认识就业现状、认识个人与社会,处理好愿望与现实、明确竞争和风险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3.高校层面。第一,开展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性择业观教育。第二,构建择业观教育课程体系。第三,加强对学生合理的市场定位及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社会层面。首先,采取鼓励政策和刺激措施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其次,充分地发挥媒体的正确引导作用。最后,用人单位应积极改变选用人才的标准和观念。不要盲目追求学历高、热门专业的学生,也不要因为各种因素而对农科院校经管类毕业生有所歧视,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罗会举.对我国大中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观问题的若干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1):53-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