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电影分析:电影的意义表达》评述
2017-09-14郭蕾王蕾
郭蕾 王蕾
摘要:John A.Bateman和Karl-Heinrich Schmidt提出了多模态电影分析模型,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电影文本的分析之中。该模型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和电影符号学等理论,对电影文本进行标注、描写和分析,为分析复杂模态构成的语篇提供了实践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多模态电影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电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8-0093-03
一、内容简介
第一章“分析电影”,指出了电影的意义大致可分为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目前的电影理论对隐性意义的阐释和电影本身的现象分析间存在较大的理论空缺,而本书的目的是找到能够联系电影物质层和解释层中间的意义系统。作者在本章特别指出,在现有的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电影文本进行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对电影中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开展过研究,只是篇章功能涉及较少,但篇章功能对于将其他功能的整合非常重要。所以本书将对电影语篇中的叙事逻辑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
第二章“符号与电影”,列出了批评者们对电影符号学的两种经典批评:语言学帝国主义和把电影当成一种静态的符号指示系统。基于以上批评,作者强调电影是一个内部拥有许多不同符号系统的更大的符号表意系统,对电影的文本研究应该超越句法进入语篇语义层面。本书的电影符号学研究主要是参照了社会功能符号学理论。在本章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出文件理论(documents)。该理论将电影文本的底层,即物质层进行转写和重新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电影这种多符号系统的语篇进行细致描写。作者利用文件理论对电影文本中的一个片段进行细节描写,证明只有实现了对电影文本的充分描述,并通过描述实现解释充分性,对电影意义的判断才能实现底层符号和上层意义间的互通和交流。
第三章“建构电影的符号模态”。本章作者首先指出电影文本是符号资源的一种实例化表现,这既保护了电影的媒体特殊性,又把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实例放置在社会功能符号学层次关系的框架中。其次指出电影符号的归约性要在一定的语境中阐释才有意义,因而可以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的语篇语义学对电影符号加以研究。最后,作者提出了模态构成概念,认为应该关注在电影里不同符号模态的构成方式和效果。
第四章“克里斯蒂安·麦茨和电影图像的大段组合理论”。在麦茨看来,电影在叙事层面有很多规约性,正是因为这些规约,才能够实现特定的电影符号学意义,观众的理解才能和电影制作者的意图达成一致。麦茨对电影符号的规约性研究没有限于单个的视觉画面,而是着眼于更大的电影符号单位,如一段连续的镜头或叙事段落等。麦茨认为,在这个层面上存在着替换、代偿等一系列符号语言系统,从而共同构建起在电影中可以被识别的某种结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麦茨发展了他的经典电影八大组合段理论。在这一章中,作者总结和分析了麦茨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如过于强调电影语言的叙事特性、不合理地运用句法理论分析电影文本以及受安德烈·巴赞的影响仅限于将电影当作现实的再现等。
第五章“分析的基礎:电影的单位”。本章提出电影既不像语言那样有明显的规约性,无法提出所谓的电影“语法”概念,也不像某些反对电影符号学的学者所述完全是现实的再现,无法对其进行语言学上的单位分割和研究。为了对电影文本进行细致分析,就要将电影进行切分,那么如何确定切分单位,就成了多模态电影语篇分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该章节提出电影具有符号模态中的语篇结构,所确定的研究单位不是具体的一个或几个连续的电影镜头,而是这些镜头所实现的电影的语篇结构。电影是一种具有符号组合和选择过程的艺术语篇形式,通过各种模态手段将前电影事件(pro-filmic events)进行重组和改编,让原始的故事或素材通过电影手段(灯光、剪辑、音效、镜头、布景等)实现某种类型的操纵,由此产生一个可分节的声音和视觉媒体流。新的媒体流在操纵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原始故事或素材所不具备的语篇意义。对这些电影语篇意义的解读,不能仅根据对现实类型影片的自然理解,还需要借助诸如篇章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第六章“电影的纵聚合组织”,介绍用于对电影符号模态的动态画面流进行分析的纵聚合选择框架,该框架能够对电影进行细致的分析。麦茨的八大段组和当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镜头之间关系和序列的类型都不清楚。作者在这一章中提出的大段聚合理论,汇集和整合了之前学者对电影聚合组织的研究成果,并利用新的大段聚合理论对麦茨的八大段组合结构进行了重新诠释和标注,明确了镜头之间的时间、空间、对比和叠加等关系。为进一步表明其成果可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作者分别选取结构简单和复杂的两段不同电影片断,运用聚合连接关系进行逐镜头的分析,并形成一个抽象性程度更高的电影结构图,比较能够说明镜头之间的各种关系,也在电影语篇层面打通了从电影文本到语篇结构表述的路径,提供了对电影进行进一步文本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型。
第七章“电影的横组合组织”。麦茨认为,组合段之间的关系就是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的线性关系,没有将组合段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放弃了对电影文本进行更大范围的描写和分析的可能性。作者的做法是通过首先将电影分成不同的分隔段,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分隔段间的关系,使研究者可以在更高的层面(如行动、情节段、情节等)对电影的叙事结构、布局结构进行分析。作者在这一章中重点对文件的组合单位进行详细定义,为下一步将这些小单位组合成更大的结构进行铺垫,用于对电影进行更大范围、更复杂结构的描写。
第八章“运用横组合与纵聚合的结合框架具体分析一部影片”。本章运用前几章所建立的方法框架,对格里菲斯的电影进行细致的语篇分析。格里菲斯的电影一直被看作一部具有复杂组织结构的电影档案,没有完全依照事件的时间顺序来组织,而是将叙事打散,分隔成不同的事件单位,重新组织和穿插,对叙述顺序进行调节。作者试图证明本书的理论框架比较适合对具有叙事复杂结构的电影进行语篇分析。endprint
第九章“总结和展望”。作者提出在电影研究领域虽然现在从符号学的角度细致分析电影文本的方式较少使用,但仍认为一些方面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比如,电影作为一种文本,比起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有何特性和独特的表达机制,以及运用什么描写工具对电影文本进行描述和分析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对电影解释的文本分析基础,从而把电影现象和更为抽象的意义表现模式更好地连接在一起。不过,本研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电影这种媒体本身的复杂性。从众多变量中判断哪些对电影意义的分析更为重要,是比较困难的。即便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对于如此大量的技术性细节的分析,这一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二、简要评述
本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跨学科性。虽然理论框架是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但作者并没有仅用语言学理论描写、分析和解释电影内容,或者仅把电影当作一个证明语言学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研究对象而已。相反,作者从电影本体出发,对电影本身的相关美学解释理论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从中找出不足以及语言学可以使之完善的部分,然后再分步骤、分层次地结合语言学理论逐步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才有可能使不同学科都有所获益,得到不同学科学者的共同关注和认可。麦茨本人在将语言学运用于电影符号学时倡导:语言学的概念用于电影符号学时应当特别慎重。相反,语言学的方法(替换、分段、严格区分能指和所指、区分内容与形式、区分相关与无关等),为电影符号学提供了可靠和宝贵的帮助。(麦茨,1978,p449)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突破性。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突破性,主要表现在:本书立足电影媒体本身的特点,根植电影研究的传统理论,探讨其不足和局限;提出要弥补麦茨理论的不足,就是要采用一种分层明确的模式,可以将电影中的镜头定义为更抽象的电影语篇单位,然后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特别是马丁的英语语篇结构理论的成果纳入对电影进行形式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中。该研究框架对研究和分析动态的、复杂的多模态文本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
在电影理论方面,本书的突破性在于:麦茨是尝试运用语言符号学理论形式化研究电影文本的集大成者,无论得到的是追随还是批评,他之后鲜有人能够将电影的符号学研究提升到更高层面。尽管形式化研究电影文本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经被逐渐边缘化,本书突破性地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麦茨的大段组合理论提出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修正,并可能对电影文本进行某种形式的类型研究,为接下来将电影作为一种语篇形式进而开展实证性的文本分析提供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前瞻性。其所提供的对电影进行文本分析的方法模型,可以让研究者在以下方面获得借鉴和帮助:
1.对电影改编的符号学研究。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电影原著小说和改编后的电影文本进行翻译符号学对比和研究(潘琳琳,2016),或是符际翻译研究(王晨爽等,2016)。这些研究仅代表了一种对电影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和手段,其对电影文本描写和分析的效力还不足。本书在麦茨的大段组合理论之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扩展,融合语篇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在描写和分析电影这种多模态语篇形式时,较好地表现电影文本本身的特点。所提供的电影语篇分析工具,能够在将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进行语篇对比时,根据基于语言或符号事实的证据,从而使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和客观性的优点。
2.本书为建立包含电影文本或动态多模态语篇的多模态数据库提供了描写和分析手段,同时所提供的电影多模态文本分析和描写方法可以为电影文本进行多模态文体学研究(Michael Toolan,2014)、跨媒介叙事学研究(Marie-Laure Ryan,2004)、媒介间研究(Lars Ellestrom,2010)等提供文本实证分析研究工具。
本书也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首先,缺少对电影声音模态的分析。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因为电影中的声音模态,无论在电影语篇的概念功能、语篇功能还是人际功能的实现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本书侧重对电影镜头的衔接和剪辑进行研究,这些方面仅属于电影意义生成的一部分。如果拘泥于描写和分析以单个镜头为基本单位所构成的电影语篇,这对发掘和阐释电影的意义是有局限的。而电影中的其他表意的符号元素,如镜头、场面调度、色彩等,如能与本书的理论框架进行整合,那么对电影的解释会更有说服力。此外,本书介绍的理论框架如能涵括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理论,对电影语篇的阐释力会进一步提高。本书所分析的电影实例比较有限,需要同行就该模型对不同类型的影片、影片的不同分析视角等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探讨该模型的适用性和解释的有效性,同时将分析和阐释结果与传统电影的研究结果相对照,以发现该模型研究方法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Ellestrom,L.,2010.(ed.) Media Borders,Multimodality and Intermediality [C].UK:Palgrave Macmillan.
[2]麦茨·克里斯丁.电影符号学的若干问题[C]崔君衍,译.1978选自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A].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30-449.
[3]潘琳琳.翻译符号学视阈下的文本再生——以《红高粱》小说、电影剧本、电影台本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39(5):26-32.
[4]Ryan,M.-L.,2004.(ed.).Narrative across Media:The Languages of Storytelling[C].USA: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5]Toolan,M.,2014.Stylistics and film[A].In Burke,M.(ed.),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tylistics[C].(pp.455-470).London:Routledge.
[6]王晨爽,文軍.电影改编的符际翻译研究——以《喜福会》的心理描写为例[J].中国外语,2016,13(2):103-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