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大,军就会大。国不大,军就不能大”

2017-09-14李珍

党史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毛泽东经济

李珍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好,国防建设才能有充分的保障,这是毛泽东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和建设规律,对建设国家、保卫国家两大历史任务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

民主革命时期,随着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毛泽东已经开始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际,他又做出了新的阐发。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发表,标志着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成熟。

《论十大关系》中的一段话,很值得人们深思:

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是按老章程办事。……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对经济建设与军队硬实力建设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早就有清醒的认识。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精兵简政——发展经济

1941年,延安,陕甘宁边区经济最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缺衣少粮,内外交困。毛泽东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困难程度:

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这时,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1941年6月3日,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突然,会议室被雷电击中,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身亡。事后,一个农民愤愤不平地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呢?”第二件事情是,1941年11月,在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上,边区民主人士李鼎铭根据财政紧张的情况,提出了有关财政问题的提案。提案的核心内容是:“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

这两件事情,反映了边区经济困难,人民负担过重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民军队要发展,要壮大,群众生活要维持,要改善。现在财力严重不足,怎么办?

經济建设创造物质财富,军队建设消耗物质财富,这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认识这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人民军队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毛泽东总是善于从困难中抓住转机,化被动为主动。他一面制止有关部门处理骂他的农民,一面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党的经济政策做了“反省”。他把李鼎铭的提案整个抄到自己的本子上反复阅读,重要的地方用红笔圈起来,并加了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反省”之后,他做出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号召积极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二是接受李鼎铭先生的建议,实行精兵简政这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毛泽东认为,只有实行精兵简政,边区农民富裕起来了,才能有力地支持抗战。然而,党内有人担心,这样做会使边区在遭到敌军进攻时没有足够的武装保卫力量。针对这种担心,毛泽东从维护抗战大局的角度做了说明:

敌后的严重的必然趋势就是缩小。敌后变化是突然的,在事变后再干就被动,故要主动和定出办法。在目前,战争的机构和战争的情况之间已经发生了矛盾,我们必须克服这个矛盾。敌人的方针是扩大我们这个矛盾,这就是他的“三光”政策。假若我们还要维持庞大的机构,那就会正中敌人的奸计。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使我们的战争的机构适合战争的情况,我们就将显得越发有力量,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战胜,而要最后地战胜敌人。

当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

为保证这项举措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毛泽东为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工作制定出具体原则和办法。边区先后进行三次精简,取得很大成效。同时,他又多次致电华北、华中、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反复强调根据地缩小必然到来,要求他们下大决心实行精兵简政,准备面对“愈来愈厉害”的物质困难。他说:这一次精兵简政,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否则,“如使根据地民力财力迅速枯竭,弄到民困军愁,便有坐毙危险”。

经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边区经济困难得到很大缓解,军队基本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单单1941年和1942年两年中,军队和机关学校靠自己动手而获得解决的部分,占了整个需要的大部分。有些部队还实现了全部自给,且有富余,可以上交一部分粮食、生猪、羊毛等。毛泽东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通过大生产运动,经济建设发展了,反过来又促进了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同时人民军队与根据地群众的鱼水关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种效果显而易见。

看农民,获得实际好处后,更加把自己的命运同党和人民军队紧紧地连在一起;看干部,一批能打仗又能搞组织工作、建设工作的干部迅速成长起来;看部队,人民军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培育形成,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强大……这些,都是不能拿数字来计算的无价之宝。正是有了这些无价之宝,在最困难的时候,党领导下的主力部队人数虽然由50万压缩到了40万,但是,与主力部队密切配合的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45年夏,解放区的抗日武装已经达到了91万余人,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打下了重要基础。我们不仅避免了“民困军愁,坐以待毙”的危险,而且实现了人民军队的大步发展。endprint

应当说,使党和人民军队度过严重困难、绝处逢生的关键,就是毛泽东所提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精兵简政。1942年12月,毛泽东对经济建设和军队发展的关系做了进一步思考,把这段历史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认识所体现的人民军队建设规律和辩证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

1950年9月,朝鲜战争已经打了近3个月。密切关注战场局势的毛泽东,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的一封电报。电报中说,在上古龙村发现了美机活动。事实上,不仅在东北,在上海、山东沿海等地,均陆续发现美机或美舰侵袭的情况。美军对中国的侦察、试探可以说是肆无忌惮的。这些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的警觉。但是,我们的空军、海军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能力对此做出军事回应。对此,毛泽东于9月16日做出批示说,对这些侵袭置之不理是不妥的,但是,“若每次抗议则不胜其烦,似宜每隔十天或半月汇集多案抗议一次,请酌办”。透过这些话,可以看到毛泽东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无奈。

这个时候,新中国成立已经近一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怎样抓住主要矛盾,打开局面?毛泽东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国防建设迫在眉睫的现实,明确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

从理论上说,这两件大事,哪一件都举足轻重。但是,随之而来的更为严酷的战争,使国防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更加尖锐地提了出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后,虽然作战勇敢,战果辉煌,但武器装备落后、后勤补给线不畅,部队损耗也很严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更多的装备援助。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我军在朝鲜作战八个月来,深感敌我装备的悬殊和急于改善我军装备的必要”。在给到苏联承担谈判任务的徐向前发电时,毛泽东更直接地点明:“没有现代的装备,要战胜帝国主义的军队是不可能的。”

不仅如此,我们在拥有尖端武器方面,还是空白!这对于仍然处于战争威胁下的新中国而言,是椎心之痛。抗美援朝中,美国数次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1953年,他们甚至秘密将战术核武器运到了日本冲绳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后来在回忆录中曾经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在朝鲜之所以做出最后的让步,乃是美国的核威胁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核讹诈就像一把悬在新中国头上的剑,时时刻刻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影响着我们的战略决策。一直到中国即将开始核爆的前一刻,这把剑还在晃动。有人说,这是一种比刚刚推翻的三座大山更沉重更现实的压力。

这种压力,增强了毛泽东独立自主加快发展国防工业、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的紧迫感。1953年1月22日,他主持召开中央会议,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在会议总结时,毛泽东指出:“无论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如何,都要搞国防工业的建设与军工生产。朝鲜战争证明,已不能靠夺取敌人的装备来武装自己了。”1955年,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发出号召:“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

这些认识,为“建立强大的国防”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即建立在国防科技基础上的武器装备现代化。蓝图已经绘就,但要把它变为现实,又谈何容易!旧中国的经济条件和工业基础都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有90%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我们还有90%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

1956年2月,受周恩来委托,归国不久的钱学森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意见书》中说道:

我国现在航空工业是十分薄弱的。我们在最近才从飞机修理阶段转入飞机生产阶段,有了飞机工厂和喷射式推进机厂。但是这两个工厂现在完全依靠苏联供给的图纸。自己还不能够设计新型飞机,更不能做出为设计用的工程及科学资料。至于飞弹火箭,我们是完全没有。

说到航空用的材料,我们的情况也是一样的薄弱。现在只有一个年产二万吨的铝厂。我们所必需的航空特殊金属还是要由国外进口。电子器材厂也是正在开始,还不能完全生产各种类型的零件。

至于航空研究,我们只有些主要地为教学用的风洞及其他实验设备。我们还没有专为研究用的设备,更没有大型为设计研究用的设备。所以可以说,我们完全没有航空研究可言。

人力呢?我们也是很薄弱。以整个力学来说,估计全国有180人从事力学教学;力学研究的高級干部,中间最有能力的,能做领导工作的只30人左右。力学人才只是航空人才中的一部分,人是更少了。

由引文可见,我们的物质基础、人才储备,与现代化国防所需要的条件相比,实际上是一种“代差”。要搞原子弹,抓尖端科技,就必须在短时期内迅速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科技水平,克服这个“代差”。

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两者齐头并进,存在巨大的困难。打基础与抓要害,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历史以更为急迫的方式,再次把这个难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国大,军就会大。国不大,军就不能大”

在回答上述难题的同时,毛泽东还要同时面对另一个历史性课题——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这样,统筹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就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直接联系起来。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20日,在会议最后一天,毛泽东发表讲话。他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他说:“现在是打什么仗呢?现在是要飞机飞上一万八千公尺的高空,飞的速度是超音速。那个东西,没有他们不行的,而且我们自己也要变成他们。”endprint

会后,全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一九五六年— 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纲要》列出了12个科技发展重点,部署发展原子弹和导弹研制的对空导弹,以及相应的喷气与火箭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到1967年,《纲要》确定的目标基本完成,实现了某些重要的和急需的部门“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设中许多复杂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能够逐步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决”,以及“更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1956年2月起,毛泽东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集中听取了全国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他边听边思考,边思考边归纳,最后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他提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统筹解决的重要矛盾之一。在讲话中,毛泽东开宗明义地提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可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基本前提,是总的目标。由这个大局出发来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无疑应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但是,两者又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提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国防建设又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没有巩固的国防,经济建设不可能正常进行。因而,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节省军费开支,腾出财力人力支援国家建设。同时,在国力可能的条件下,加速国防现代化。处理好两者关系,就可以做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那么,怎么理解这里的“适当”二字?怎样正确把握国防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比重?毛泽东认为,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严格控制”。早在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国防工业要成为“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但军政两项经费不得超过国家全部预算的30%,要把钱省下来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工业打下一定基础后,他又进一步提出,30%的比例太大,“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它降到百分之二十左右,以便抽出更多的资金,多开些工厂,多造些机器”。也就是说,只要有了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就好办了。

在1956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曾经反问过与会的同志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毛泽东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做了肯定的回答:“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是按老章程办事。这是战略方针的问题,希望军委讨论一下。”

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从此成为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战略方针,并得到新的概括和发展。

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主持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时,明确提出:“希望搞一点海军,空军搞得强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他号召全党全军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和强大的军而奋斗。为了鼓励大家“为这个目标而奋斗”,毛泽东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道理:“国大,军就会大。国不大,军就不能大。你就没有钢嘛。一无粮,二无钢,三无机器。”道理很明显,只有国家强大了,军队和军事力量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1964年5月,毛泽东在听取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时强调:两个拳头——农业、国防工业,一个屁股——基础工业,要摆好。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坐稳,屁股就是基础工业。这个形象的比喻,同样说明了经济建设,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有人提出,既然经济建设极端重要,就可以暂缓甚至停止国防建设,以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毛泽东认为,这不对。国防不可不有。“把兵统统裁掉”不好。“因为还有敌人,我们还受敵人欺负和包围嘛!”如果超越国力可能,对国防工业投入过多,会影响基础工业及其他民用工业的建设,最终必然制约国防工业的发展。但必要的国防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比如,有不少军事工业,在平时就是机器制造业,增加军事工业的基本建设,就是增加机器制造业的力量。国防现代化可以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是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因素。这些认识,也是基于我们党和军队实行“精兵简政”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多次做出裁军决定。1956年以前,共裁军3次,人民军队总数由550万压缩到320万,减少了约42%;1956年,中共八大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再次决定裁军1/3,全军总人数降至约240万。这些数字的减少,代表着人民军队为国家经济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代表着人民军队在质量、装备上阔步前进的步伐。

遵循毛泽东有关“国大,军就会大。国不大,军就不能大”的思路,我们不仅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对矛盾,而且逐步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身规律。因为,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矛盾都始终存在。从此,国防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处理此类矛盾的核心原则。

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教条地理解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原则,就意味着我们要等到经济基础改善一些,工业现代化有了必要前提,航空工业所必需的条件基本具备以后,再来搞核武器。

毛泽东不赞成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的观点。先抓原子弹,发展国防尖端科技,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识。由于毛泽东狠抓不放,加之全国军民的艰苦奋斗,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已能设计制造除航空母舰之外的全部国防装备。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成功爆炸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把中国一举带入原子核时代。紧接着,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同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些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一跃进入世界军事强国行列,而且向全世界宣告:悬在我们头上的那把核讹诈之剑,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探索规律、发现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又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这就是毛泽东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完整回答。这个回答,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又体现了中国在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事业的鲜明个性。

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毛泽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1949,毛泽东点将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民军队忠于党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经济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