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普外科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7-09-14张纯燕
薛 涛,张纯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北京 100069)
心理护理在普外科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薛 涛,张纯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北京 100069)
目的 分析普外科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治疗的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实验组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疼痛感、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疼痛感、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以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肿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表现,提高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符合患者护理需求。
普外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消极情绪评分
肿瘤是指机体在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1]。以新生物细胞特性、机体危害性,在临床上分为良性、恶性肿瘤两类,癌症是恶性肿瘤的总称[2]。当前,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有明显的递增趋势,除治疗外,对于肿瘤患者更多的关注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护理干预工作,其目的是实现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状态,通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而心理护理价值尤为突出[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普外科肿瘤患者88例作为实验对象,总结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价值以及对患者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治疗的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6.0±3.6)岁;男28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8.0±5.0)岁;男26例,女18例。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基础护理干预。即患者入院后的疾病知识宣教、病区制度介绍、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以及日常记录工作等。
1.2.2 实验组
采取基础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基础护理执行与对照组一致,与此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首先,患者心理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包括工作、家庭成员、家属态度等,注意交流期间护理人员自身的态度要具有亲和力,语言要积极向上且带有鼓励性。其次,疾病介绍。护理人员就肿瘤类疾病病因、相关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在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状态的基础,提高患者肿瘤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再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每天主动与患者交流,并将自己接触到的趣事与患者分享。对于家属无法陪伴在身边的患者,要增加护理巡视次数,以表示对患者的重视。另外,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朋友等沟通,说明关怀对患者疾病治疗的积极意义,让他们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同时,根据患者的喜好、性格等特点,为其安排适合的娱乐活动,例如下棋、看书、看电视、看报等,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同时,缓解其治疗期间的消极情绪。最后,情感支持。患者疾病确诊且有具体的手术日期后,其内心焦虑情绪更加明显,影响手术治疗的开展情况。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期间,随时回答患者的疑问,学会倾听患者主诉,让患者在宣泄情绪的同时缓解消极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件SPSS 18.0统计学软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数据以“±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消极情绪变化评分
对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消极情绪进行评分对比。经统计学分析,护理干预前组间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对比(±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焦虑 抑郁 焦虑 抑郁实验组 44 48.0±12.6 47.0±7.8 30.0±8.5 30.9±6.8对照组 44 47.8±12.8 47.2±7.6 39.2±8.8 39.0±7.0 t值 0.0738 0.1218 4.9879 5.555 P值 0.9413 0.9033 0.0000 0.0000
2.2 患者疼痛感、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
对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进行疼痛感、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相关指标临床对比(±s,分)
表2 两组普外科肿瘤患者相关指标临床对比(±s,分)
组别 n 疼痛感 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 44 2.60±0.46 9.88±1.30 90.5±7.6对照组 44 3.82±0.78 6.60±2.15 71.8±7.8 t值 8.9367 8.6596 11.390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肿瘤患者随着病程时间以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表现出的情绪越发明显,严重影响生活以及生存质量。基础护理工作无法满足肿瘤患者临床需求,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通过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评估、疾病的宣教以及指导等达到缓解患者消极情绪的价值,最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感、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普外科肿瘤患者的消极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更加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推广实施。
[1] 仲文艳.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运用[J].医药前沿,2015,(30):224-225.
[2] 谢桂花.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26):263-263,264.
[3] 周 琦,屈双英.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B,2015,(3):261-261.
[4] 陈 丽.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14):18-1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08.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