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7年前,引领时代的教育思想
——史绍熙教育思想对当下学校管理的启示

2017-09-14杨忠平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副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常州跨界学校

杨忠平/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副校长

陈明/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教师

67年前,引领时代的教育思想
——史绍熙教育思想对当下学校管理的启示

杨忠平/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副校长

陈明/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教师

史绍熙

史绍熙,江苏宜兴人,生于1915年8月29日,194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本应该做一个建筑师,但他对教育工作情有独钟,辗转回宜兴家乡从一名乡村老师干起。怀着对学生的热情,35 岁的史绍熙就做到了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省常中”)校长。四十年扎根基础教育的史绍熙,竭尽全力爱护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教师成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提出了“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精讲多练”等教育思想。史绍熙以爱生、尊师、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为世人所敬重和推崇,2009年9月,在“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中,他成为20 位当选者中年龄最长的一位。

史绍熙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教育和民主政治事业,虽然也曾历经风雨,但他无怨无悔,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著名教育家刘佛年曾赞誉“史校长的事业和文章无疑是我国普通教育界的宝贵财富”。史绍熙常州兴学的成功之处给当今学校教育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尊重教育规律,真正做到以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史绍熙先生在回顾“文革”前、“文革”中与“文革”后的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后指出,“我们的学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使命,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史先生又进一步指出,“所谓以教学为中心,是指教学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而言,教学是中心,是主导。只有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才能使全面发展的方针得到深入的贯彻”。

为了践行这一教育思想,他曾顶着政治压力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左倾思想盛行之时,教育行政部门强调学生要大量参与劳动以及社会政治活动,史绍熙睿智地提出了劳动、休息、教学时间安排的“一二九方案”, 即一年中要确保九个月的教学时间,两个月的休息时间,而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时间应该压缩在一个月之内。此方案得到了时任国家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肯定,并在常州中学实践取得成效后在全国推广。

反观当下的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这一教育思想并未真正贯彻落实。一方面,学校的教学管理浮于表面,教学为中心只是一句空喊的口号。教学为中心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细致地谋划,认真地实施,因此,以教学为中心必须要深入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制定出符合教学规律的管理措施,这样教学才能真正地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为了真正地做到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学校教育活动,史绍熙先生深入研究并推进了“怎样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怎样领导教研组”“怎样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反对烦琐哲学,提倡精讲多练”等多项教育教学管理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常州中学和常州教育的发展。

以教学为中心又必须从学校教学实际出发,而不是一种僵化的教条。2016年,引人注目的河北省涿鹿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改革最终变成了“三疑三叹”。这次失败的教育改革开展了两年,但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细究起来,脱离师生实际状况的改革只能是形式主义。

另一方面,以教学为中心在一些学校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教学为中心变成教学唯一,变成以考试、分数为中心。于是,不顾一切地挤压学生的休息时间,漠视国家课程的设置要求,淡化乃至取消非高考课程,更谈不上课外兴趣活动的建设。“揪”成为了教师心知肚明的提高分数的技巧。在当年,史先生就辩证地指出以教学为中心并不等于教学唯一,反对把以教学为中心理解为教学唯一,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史先生这一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是真知灼见。在高度关注分数的教育背景下,教学工作必须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开展,这时的以教学为中心才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真正有意义的中心工作。

把握发展方向,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

令人惊讶的是,史绍熙先生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我国四化建设正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史先生从国际视野的高度看到了当时“中国的研究生与其他国家的某些研究生相比,在科研方面创新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我们过去所培养的人才,存在着独立工作能力不强、创造精神较差等缺陷。这种状况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中国教育中创造精神培养不足的状况在今天依然顽固地存在着。教师只是在“知识层次”方面一味地“驯化”学生,让他们被动地接受门类繁多的书本知识,并且尽最大努力把学生禁锢在“压断板凳”的学习氛围下。这样做,文化成绩似乎有所提高,但是毫无疑问,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学生厌学而冷漠,更别提创新能力了。

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教育模式必须要跟上现代化社会快节奏的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迫切需要反思的就是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扎实有效地推进。

史先生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首先要经常更新中学的教材。要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及时编写到教材中去。在教材的选择、组织和安排上,应当多从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等方面着想,不应只从便于教师的讲授或知识体系上考虑。其次,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统一。教学方法上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活动,去主动地创造性地掌握知识。第三要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第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第五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第六要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目前,学校教育中要借鉴史先生提出的六项要求,打破“知识唯一”的错误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课堂内外不断地开展自学,不断地发展学生智力。此外,要切实地推进社团活动的开展,社团活动要从小学开展到初中、高中。目前高中阶段开展的各项奥赛活动也是有意义的,但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可一味贪图眼前名与利,不可一味地追求超前学习、加深学习,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最终会毁掉学生的创造力。

尝试“跨界”管理,疏浚学校教育的活水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学校管理也必须不断地创新。一潭死水式的学校终究没有活力,也无法真正地做好教育。所谓的“跨界”既有非师范教育出身的人员来从事教育事业,也包括不同学校与同一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更包括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学习。

跨界人士参与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能够给教育带来有益的冲击和新鲜的活力。史绍熙先生其实是上海交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本应做建筑师,却跨界转战教育领域,成了颇具创造禀赋的教育家。可能有人会说,史绍熙从事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不能无限放大,毕竟那个时代教育的专业分工没有现在这样细致,门类没有如此齐全,当时的知识不像现在这样浩大惊人,所以像他那样的跨界者更容易横空出世。这是对的。

但从另一方面说,技术和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下,跨界正带来精彩的创新,教育界也不例外,跨界教育人有其重要地位。教育家史绍熙成功之处在于他的通识水平高,不局限于一门学科,而且他把自身浑厚的禀赋,发挥到了极致。

昔日有研究艺术家思维的加德纳从中获得洞见,创立多元智能学说,而多元智能学说影响最大的是基础教育领域而非艺术教育,这是教育内部跨领域创新的经典案例。我国IT精英也曾试图引导基础教育的创新,他们也是跨界。从深层机理看,不管是史绍熙、加德纳还是IT精英,他们的通识水平、人文修养、教育情怀在适当时机相遇,那颗为人更好成长而付诸行动的心,就会流淌出教育的美好篇章。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适当地引进一些非师范出身而又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学校与学校之间要尝试通过合作交流让人才不断地流动。从一所学校内部管理来看,不同的管理部门要尝试跨界。有的学校推行部门互换角色的管理办法,甲部门要站在乙部门的角度提出建议或意见,乙部门也同样为甲部门提出建议或意见,部门之间不断地相互启发补充,这样能更好地激活学校的管理。

学科之间其实也没有明显的界限,也要尝试进行跨学科教学交流研究。史先生在教学管理中就曾经负责语文、数学、物理等三个学科的建设,跨界并没有拦住史先生的教学管理步伐,相反史先生以其卓越的组织能力推进了三个学科的建设。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与社会学家潘光旦合著的《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中写到:真正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如果一名数学老师能从语文老师那里吸收一些人文素养,肯定有利于数学教学;同样,一名语文老师也应当从数学老师那里借鉴严谨的逻辑思维方法和习惯。

坚持亲身从教,教育推动者要有相当的道德感召力

教育改革的推进,也少不了改革者的身体力行、亲身从教。当然,亲身从教方式可能不太一样。史绍熙先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三振省常中——在抗战后的废墟上重建学校,在新中国的曙光中发展学校,在文革的浩劫后再铸学校。在孕育出不凡的学校、培养出无数杰出人才的同时,也以自身高尚的学识修养得到了社会广泛称道和尊敬。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创造,成就了名校长的风范,成长为中国二十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之一。

教育改革的推进者在亲自从教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感召力。教育家史绍熙一生严于律己,热爱学生,关爱教师,致力于探索教育规律,献身教育实践,在省常中师生中和常州、江苏教育界享有较高威信。因此他的创新想法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达成共识,形成很强的感召力和执行力。

无独有偶,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当年在山东潍坊任教育局局长时,就有一些佳话在小范围里流传。李希贵有个习惯,晚上一到某一时段就放下其他的事情专心阅读和写作,虽然谈不上雷打不动,但也不轻易挪作他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风格又有不同。打开他的网易博客“张志勇——我的教育生活:思想会客厅”,看到的是“敞开自己的心扉,将我的所思、所悟、所愿、所怨记录于此”。可以说,这位厅长是在用教育行政推动、个人生命影响的“双引擎”来做教育。这个博客真实地展露了他的教育家情怀和个人魅力,也侧面记录了他引领山东基础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回归教育本质的心路历程。

作为地方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如果没有把自己放下,与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经常、直接、平等对话,就很难接地气。相反,如果有个别人对你有意见,你不直接与他们交流,当这些反对者集合在一起反对改革时,纵然这些改革有多么美好的意图,也难以改变夭折的命运。

当然,在“放下”自己的同时,还要善于“搭成一个好班子”。史绍熙曾将自己的省常中校长角色戏称为京戏里“王帽”:“他每出场总是王冠齐整,仪仗森严,文武将官,前呼后拥,煞有介事。其实会看戏的绝不注意这正中端坐的‘王帽’,他因为运气好,搭在一个好班子里,那么人家对这台戏叫好时,他亦觉得‘与有荣焉’而已。”这当然是史老的自谦之词。实际上,史绍熙对省常中的贡献,恰恰也在于他培养建设出“一个好班子”,而非是他自己说的“运气好”。从培养人才、教育科研等大处着眼组建的这样一个班子、一套运作的体系,自然是成果斐然。

史先生早期就一直注重关注和培养年轻优秀教师、优秀的教育管理干部。他培养的数学特级教师郭长风、杨浩清,物理特级教师张有光,常州中学副校长后来成为常州教育局长、副市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蒋溢涛,是常州史绍熙教育思想的传灯人,发挥自己教育行政干部的优势,一直致力于在常州区域推进史绍熙教育思想深化工作,使史老教育改革大思路长期得到一以贯之的践行。

史绍熙先生在70岁时从常州中学校长转任常州政协副主席,八十多岁还在工作,这样的人生境界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启迪。在教育领域,必须让那些热爱教育、懂教育、愿意为教育终身付出的教育家们,长期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坚持教育规律探寻、规范办学行为、回归教育本质等具有前瞻性、引领性教育教学改革,并且要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教育奇迹,中国也才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猜你喜欢

常州跨界学校
常州的早晨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学校推介
跨界之道
常州梳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