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雅立德 礼乐育人
——传统文化在武家仿教育思想中的凝结

2017-09-14张晓冰

未来教育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礼乐传统学校

张晓冰/文

孝雅立德 礼乐育人
——传统文化在武家仿教育思想中的凝结

张晓冰/文

武家仿

我 一直在思考,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文化多元呈现的情况下,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应当如何走进校园,播撒进孩子的心间,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最近十多年来,在中小学校和未成年人中掀起的“读经热”“诵经潮”,究竟产生了多少作用,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孩子和家长是否接受?对此,我心存疑惑。

直到有幸和武家仿校长多次交谈,参观他所在的学校,让我看到了他对这些的问题的解读与实践。在他看来,教育应该在传统文化中提炼其精华,并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中,熔化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样才能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成就学生的人格素质。

边缘地带的文化丢失

武家仿原是湖北省仙桃市一所公办学校的校长,1998年,他被聘为一所股份制民办学校仙桃市仙源学校的校长。2006年,他又牵头创建了一所民办学校——天门市江汉学校。这两所学校均处于“边缘地带”,是两个或者多个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其边缘界限非常模糊。这两所学校距离华中大都市武汉约100公里,其中江汉学校位于仙桃市与天门市交界的汉江边上,仙源学校尽管在仙桃市中心,但是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仙桃市还只是江汉平原农村地带的一座孤立的小城市,对于周围广阔农村的辐射效应实在有限。我之所以将这两所学校的位置定位为“边缘地带”,还因为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仙桃市和天门市的农村甚至于临县汉川、监利农村的遥远村落。改革开放以来,江汉平原农村居民大量进城务工,他们的孩子大部分并没有随着父母流动到大城市成为“流动儿童”,而是进入到了农村中心城市的学校。尽管当地政府要求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孩子入学问题一视同仁,但谈何容易?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中小城市的公办学校基本上已经没有办法接纳更多的学生,“超级大班”早已司空见惯。在这样的情形下,满足不断涌进农村中心城市孩子的入学要求,这正是武家仿的办学初衷。

武家仿给我讲了办学初期的故事:

故事1:2003年上学期的一个下午,一位母亲从离学校四十多公里的一个小镇来给高中二年级的儿子送生活费。保卫人员给她的儿子打电话半个多小时之后,儿子才姗姗来迟。这位母亲将1000元递到儿子面前,小心翼翼地说:“妈妈想你了!”谁知儿子的表现却让人心寒:“我不要你的钱!我永远不想见到你!”随之返回了教室。后来了解到,原来母亲在两年前提出离婚后并再婚,儿子对母亲并不理解。母亲体会到儿子的心情,总是努力希望得到儿子的谅解。儿子的表现让这位母亲泪水涟涟。

故事2:也是2003年的一个冬天的早晨,寒风凛冽,雾霾朦胧。一位胡须上挂着冰渣刚从乡下来的老汉,被一个三年级小孩拒在校门之外。男孩说:“小气鬼,不给我买玩具车你给我走!”原来,这个小孩的父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由在仙源学校当教师的外公照看。乡下的爷爷每次来看望孙子,多次许诺给他买玩具小汽车,可是一直没有兑现,孙子终于发脾气了!

上述这两个故事是比较极端的个案,尚不能说明这一代孩子的问题。但是在2003年年底,仙源学校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着实令人震惊!问卷调查的主题关于“尊敬父母”:(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家庭收入吗?(2)你在家为父母做过哪些事情?(3)父母省吃俭用供你读书,你有何感想?调查结果显示:95.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亲的生日、爱好和收入;98.2%的学生没有做过家务事;99.2%的学生认为父母亲供自己吃穿和读书天经地义,完全应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武家仿认为,最近三十多年来,学龄期孩子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分别为如下三种情况:一是“80后”儿童,他们的父母一般都是20世纪50年代出生或60年代出生,他们所受的教育本身并不完全,基本上没有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改革开放以后,便很难运用《毛主席语录》中的思想,来教育在市场经济价值观冲击下的孩子。其二,当“70后”“80后”也为人父母时,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大。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自身的人格形成存在较大的缺限,比如自私自利,缺乏爱心等。第三种情况是,当前在校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父母,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忙于工作赚钱,基本上都没有和孩子住在一起,并承担起培养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责任,而是把任务交给了“50后”“60后”的爷爷奶奶。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这样的边缘地带,传统文化早已经被人们丢弃。

不仅如此,当前人们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也非常浅薄,只要不违法乱纪、不杀人越货、不入室盗窃、不拦路抢劫、不犯毒吸毒就行了。有的父母亲甚至认为,只要不进派出所,道德教育就没问题了。但是学习成绩一定要好,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人们关心的不是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有品德、有文化、有礼貌的人。只要考得好,能上一所好大学,即便不孝、不雅、不求进、不讲理,都只是小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在学校方面,德育教育仍然存在假大空、难以落实的问题。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校长,更不能空谈德育。学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建设,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紧密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思想“孝”“雅”来浸润青少年的道德品质,重拾丢失了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精华提炼

传统文化,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学习和传承呢?武家仿的观点是:围绕其核心,吸取其精华。中国文化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伦理文化。宗法制度是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社会基础。宗法制度重于家庭,由家庭到社会,再走向国家,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组织形态。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是一个超越宗教的国家,所信奉的宗旨是以德立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德”。整个社会用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组织起来。维系家庭秩序的伦理原则,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从,其中以“孝”最为突出。《孝经》说: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并且把“孝”看成是一切道德之本:“孝,德之本也”,“百善孝为先”,“务本莫贵于孝”。尽管宗法制度已经崩溃,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但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还在继续。中国家庭以合居为幸福,“孝”和国、家是连在一起的,“孝”就是“德”,有“孝”才有爱,所以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今天仍然要把“孝”放在思想道德建设的首位。南京中山陵矗立着一座铭刻着《孝经》的青铜鼎,是1932年金陵兵工厂铸造的,一方面它弘扬了两千多年前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孝”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试想,你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敬、兄弟姊妹都不爱,你还能爱社会、爱他人吗?一个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人,一定是一个重孝之人。

武家仿说,“雅”也不难理解。雅是指高尚,不粗俗。雅和俗是相对的。一般用来指人的精神格调和文化素养。在中国古代,雅是读书识字之人的专利,比如语言符合标准规范,称雅言;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举止符合读书人(也是上层人)的审美规范,称为雅行。又因为只有王公贵族、官僚仕大夫的家庭才有钱读书,才能成为这种雅人,处于底层社会的老百姓根本就读不起书而与雅无缘,有所谓“难登大雅之堂”之说。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电视连续剧《父母爱情》,实际上就是反映中国底层社会的农民,通过革命翻身作主之后,对文明生活的不相适应与对“雅”的生活品质的追求的主题。武家仿认为,改革开放近40年了,中国人已经富裕起来,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上大学已经很普遍了。如果用数字说话,我国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在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超过了80%,大学的升学率已经达到70%以上,纯粹农民出身的“大衣哥”“草帽姐”也能登上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大雅之堂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可同台演奏,雅俗共赏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常态”,“雅”如今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大众追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仓禀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中国人都应该、都有权利、都有能力追求“雅”的品质!在今天,应该在老百姓中间普及“雅”的教育,而要形成“雅”的品质,则要从青少年抓起。

“孝”和“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所在,也是武家仿育人理念中的目标。如今,仙源学校办学已有18年,他们不是盲目地让学生摇头晃脑、背诵经文,而是建立了一整套贯彻孝雅理念的课程体系,比如在校园营造孝雅教育文化氛围;选编孝雅文化读本;开发孝雅教育音、体、美校本教材;选读经典,灌输良心(善良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开展孝雅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孝雅教育评价体系,等等。

为了扩大孝雅教育的影响,把孝雅教育进而扩大到家长,扩大到社会,武家仿提议并筹资在仙桃市区建立了孝雅书院,一方面存列历代杰出人物行孝立德的事迹,另一方面聘请当代名家来书院传经送宝,向孩子们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

孝雅教育作为仙源学校新德育的文化取向,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已经形成了一种以孝立德、以雅为美的文化氛围。

当代中国人的品格提升

“礼乐育人”是武家仿在开展孝雅教育实验取得明显成效后,在“孝雅立德”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育人理念。上述对学生的“雅行”要求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礼乐”的内容,之所以要重新提出来,是因为“礼乐”在武家仿教育思想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彭林教授指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礼”,“礼者理也,德之则也”,“礼”是根据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系统性典章制度及其规范。在“礼”的文化中,包含着“乐”,即谓“礼乐”。《礼记•乐记》中说:“礼乐皆得”,“礼”和“乐”的真谛都得到了,“谓知有德”。武家仿说,为什么要提出“礼乐育人”,是因为“礼”“乐”的重要教化作用。孔子要求学生掌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把“礼”“乐”放在前两位。前两项是思想品德规范和艺术修养,后四项是知识与技能。《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的话说: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后来儒家认为乐教比礼教更加重要,把音乐分为声、音、乐三个层次。《礼记•乐记》有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为心生,心动了就发声,“声”是音乐最低的层次,没有文化内容,是“喊”出来的,是动物的层次。音乐的第二个层次是“声成文,谓之音”,“声”之中有了“文”采,成为“音”。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表现出来。那么,“乐”是什么?“乐”是能够体现道德教化的“音”,《礼记•乐记》中有“德音谓之乐”或“德音雅乐”。同时,“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能够使人变得温文尔雅,能够使人变成谦谦君子。所以,只有倡导健康高雅的音乐,社会才能风清气正。武家仿坚信:一个知书达礼、能歌善舞的人,一定是一个儒雅之人,一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围绕礼乐,武家仿在两所学校开展了实践,如升国旗礼要求:第一,每周升一次国旗,每次国旗下的讲话必须有一个不同的主题。第二,学校全体师生无特殊原因都应参加。国旗升起时,无论在学校的哪里,都应停下脚步,并行注目礼。第三,按时间要求迅速集合列队,保持安静,不喧哗交谈。第四,统一穿着校服。无校服者,服装必须整洁朴素。第五,在升国旗礼的过程中,由政教处负责清点人数,并当场通报;由办公室负责拍照录像,作为资料保存并在有关活动时播放。

升国旗礼是集体活动的仪式。这种集体礼仪在两所学校已经成为常态。学生个人“礼”更加丰富多彩。比如:

称呼:在交流时选择正确恰当的称呼,既能反映自身的教养,又能体现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传统礼仪文明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对熟悉的长辈、师长、亲属、同乡、同学和对工作中的同事,其称呼是有区别的。另外,在什么情况下称呼职务、头衔、身份,什么情况称呼敬称、昵称等,在两所学校的学生中都能熟练地应用。

仪表仪态: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男士每天要修面剃须,女士宜简要化妆,清丽素雅,避免使用芳香型化妆品和当众化妆补妆。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手部清洁,忌留长指甲。

在乐教方面,两所学校从小学到高中,整合了艺术类的课时,开设了多种形式的音乐乐器、戏剧舞蹈课程,其中江汉学校的交响乐团、民乐社团,仙源学校的京剧社团、合唱团都开展得让人耳目一新。

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曾经著有《格调》,在20世纪80年代被翻译成中文,据说在中国很畅销。这本书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把人分成等级,对处于下层社会的民众有歧视之嫌。他认为一个人的格调高低与否可从人的穿着打扮、相貌特征、住房大小、消费方式等来判断,并没有找到人的格调形成的原因。而决定人格调高低的根本原因,是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否。什么是文化底蕴?我认为,文化底蕴是人类精神成就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或者是人们所秉持的经过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也就是人所拥有的学识修养和精神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雅德行与礼乐文明,是千百年来长期的积淀。我想,如果我们的学校,从小学就开始,到中学,到大学,一直坚持弘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孝雅立德,用礼乐育人,何愁中国人的品格不能提升?

猜你喜欢

礼乐传统学校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学校推介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