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专业且可信任的师生关系

2017-09-14向蓓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未来教育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乐团师生关系师生

向蓓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对话:专业且可信任的师生关系

向蓓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DEVELOP UNDER THE SPOTLIGHT

今年2月18日,我受邀参加中关村三小2017年度论坛的分论坛“专业且可信任的师生关系”。坛主是张文峰老师,发言人有孟素清、刘焕荣、田金竹、谢驰、浦英、张燕青以及王晶老师,我是号称“第三只眼”的观察者。

回顾自己的学生生涯,源自学校教育的那些最深刻的成长,往往来自师生在课程教学、学校生活乃至日常生活联结里的交互作用。一篇印象深刻的课文、一段生趣盎然的对话练习,留在记忆里的远不止内容,是内容与老师朗读的声音、样貌、情感的交互,以及我坐在学生席的感受。知识和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真实的时刻杂糅在一起,储存于记忆,等待未来某个时刻被唤醒,在将来复活。和老师一起讨论乃至辩论,沉淀下来的,也远非知识,知识杂糅在完整的人与完整的人的互动里。此间,人远非仅是认知的个体,也是情感的个体,师生皆然,若彼此真诚,互动里便自然互为师生。杂糅在人性里的弱点,常常也展现在师生关系里,那些因成绩分等而差别对待的、贴标签的,乃至恶劣的经验,也在某些师生彼此对生命的迷障里,与晦暗不明的知识裹在一起,沉淀为深沉的伤害。从自身生命经验,以及对他人生命经验与研究的了解,让我逐渐确信,学校教育不是以谁为中心的问题,既非教师中心亦非学生中心,而是在师生以及更多主体间互为尊重的互动里,产生了配称得上“教育”的习得与成长。

在中国文化的源流以及日常生活实践里,至少是有过相当尊师重教的传统的。1999年在贵州支教期间,翻山越岭之际,常见山野村民家里的堂屋,郑重摆有“天地君亲师”牌位。那时,在那些国家级贫困县,有些村落的孩子尚只能在摇摇欲坠的“希望小学”危楼里上课。但村民对教育与教师的信念、中华的文化,还在乡野绵延不绝。中华传统里,教师的地位与父君齐,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谓“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我带着作为学生和教师的经验来到论坛。

孟素清老师分享了她在乐团教学的经验。我自己在讨论教育问题时也时常以乐团的协奏做比喻。记得我曾受邀为女儿小学阶段某班级文集写后记,在文章中就借用了和女儿一起听法国里昂打击乐团演奏的感受。在此,我也借孟老师的话题,将“乐曲”“乐团”作为“第三只眼”观察论坛的角度。

美妙的乐曲会充分体现每一种乐器独特的声音,教育的妙处在于通过师生交互的信任与引导,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向善的、尽可能充分的成长。

里昂打击乐团的音乐家们力求每一种乐器都充分参与乐曲的形成,他们让听众感受硬度不同的鼓槌在木琴、马林巴琴和小军鼓上敲打出的乐音,这些乐音或清脆或绵软,音乐家们通过不断尝试来确定:可以用哪一种硬度的鼓槌,让每一种乐器在乐曲中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声音,又与其他乐器的声音相协调。

论坛上几位老师叙述的故事里共同出现了一个男主角,既是“暖男”又是“恶魔”的小男生诺(化名)。老师们用心、不放弃孩子,在互动里逐渐相互信任,诺与教师在班级、乐团的互动中展现“暖”的频率越来越高。

集“暖男”与“恶魔”为一体,不是诺的专利,是普遍人性,你我皆然。暖恶之间多要素千差万别的排列组合,形成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在性善论、性恶论、人性无善无恶论之间,我理智上信任人性无善无恶论,人性在何种情境表现出孰善孰恶哪一面,取决于其与环境的互动。孩子内在有潜能的种子,在学校里和他人交互中也会生发种子,或影响潜能,让善的、求知的种子和潜能充分成长,需要滋养善和求知的土壤、阳光和水。

求善的过程里,或许同时需对孩子们乃至我们自身无伤大雅、无伤他人的淘气、不完美留一席空间,保持活泼泼的人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判断,往往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在价值判断前悬搁片刻,返身自问一句“说不定那样也不一定不好,说不定那样也有道理”,或许为当下未显明的真理留下可能性的空间。孔子和老子都是悬搁判断的高手,《论语·子罕第九》记载孔子所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老子在《道德经》里常用存疑的态度来论述“道”,例如“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似、或,表达的都是悬搁判断,对不确定性怀抱敬畏之情。师生互动里,对学生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好与不好……众多判断,可以在悬搁里尝试与经验。

如老师们所言,教师对孩子的积极假设、信任与期待至关重要。儒家的“有教无类”,道家的“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说的都是“全纳”。老师这个职业是渡人渡己的职业,通过“立人”来“立己”,通过“达人”来“达己”,“因材施教”以“立人达人”,进而“立己达己”。

为促进个体成长和乐队合奏,三小乐团提供独奏课与合奏课,学校的学科教育也可以尽量提供班级授课制与个别辅导的结合,在师生互动中对学生提供专业和个性化辅导。在乐团里,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个体乐器在交响曲里的意义,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同理,学科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起点,建立起点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几位老师都提及诺对音乐极其敏感,他同时参与管乐团和民乐团,“耳朵和心一直在音乐里”,一次主动旁听乐团演奏,敏锐辨识合奏里同学们音准等方面的错误。对于诺,或许可以以他对音乐的兴趣与能力为起点,创造、发现孩子学习的起点,引导他建立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引导他更有兴趣和更有意义地学习其他科目。“艺”一直占据中西方教育合法及重要的地位,并与其他科目相关联。在古中国,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并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的,古希腊,人们学习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与音乐。

在师生互动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未来的职业、梦想,建立当下的学习与未来职业生活的关联,使学生建立有意义的学习。一位初三的学生以心理学作为未来职业的梦想后,主动查询未来心理学学习的各项要求,自己主动购买心理学教材和著作来读,并了解了自己学习的各种科目与心理学知识与能力的关联,激发了强烈的自主学习的行动。

各种独特的乐音在一致呼吸里才能融为一体,相互聆听和一致呼吸是演奏的灵魂,创造出美妙的乐曲和平衡,在乐团,乐手们在共同生活的合奏里习礼。

合奏不仅需要个体的音乐技艺,还需要彼此的合作,需要习得必要的规范,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共享与承担。还是诺,老师们论及他在演出前,特地脱掉演出服吃面条,吃完记得擦嘴,以免碰脏演出服。师生在一个共同体里互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合作努力的过程里,学生习得的是在共同做事里做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师生及家长在班级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学校团队生活里,可以创设一个共同生活的学习共同体、学术团体,也有研究者认为师生构筑的是道义共同体。

美妙的师生互动如同一首交响乐,每种乐器具备自己独特的表达,同时为交响曲贡献自己的价值。

每一位老师都提及了对孩子的爱,乐团近300名学生,老师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谈及班主任温暖家长、家长温暖孩子、反作用温暖家长的“温暖循环”例子。儒家本来就有“推己及人”“修齐治平”等联结私领域与公领域的传统,还视学生为“弟”“子”:“年稍长者先生视之如弟,年幼者视之如子,因而有‘弟子’之名。”

视学生为孩子,师生关系成为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将自己认可或期待的学校比喻为“家”,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关村三小自称“大家三小”,视其他学校、地区或者国家的孩子为邻“家”小孩,学校文化表述的第一条为“家和成学”,将学校愿景表述为:充满尊重、信任、包容的 “大家庭”,正是中国人往往用“家”表达自己对公共机构最高赞誉的体现。

猜你喜欢

乐团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滚烫的交响灵魂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
香港中乐团第37乐季开幕音乐会:千年之声 钟乐龢鸣